未來醫藥零售業態將有一場大戲
醫藥零售行業何時開始有“業態”的概念已經很難考證,筆者根據各方資料判斷醫藥零售行業有“業態”概念的萌芽應該開始于九十年代中后期,醫藥零售行業開始逐步發覺了中國零售行業正在進行中的各種業態變遷,業內人士也走出國門看到了國外醫藥零售業態的豐富多彩而逐步拓展了思路,2001年后“業態”更是開始為藥店經營者所關注。由于醫藥行業的政策制約、不完全競爭特點以及藥品的特殊性,醫藥零售業態的發展相對于中國零售行業來說,要顯得緩慢和稚嫩,但近幾年又非常迅速的在借鑒與吸收國內外的各種零售業態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豐富的多樣性特征。
在零售行業,關于業態發展的研究理論有零售輪回理論、辨證發展理論、手風琴理論、自然選擇理論、生命周期理論等,每種理論都能解釋一部分零售業態發展演變的現象,例如零售輪回理論可以解釋中國的百貨店、超市、大賣場依次主導的原因,辨證發展理論可以解釋不同零售業態間的相互模仿借鑒,手風琴理論則可解釋為什么百貨店、專業店、購物中心的交替出現,自然選擇理論可以解釋為什么日本的零售霸主先后是三越百貨、大榮超市、伊藤洋華堂GMS、7-11便利店……這些理論對我們認識醫藥零售業態的某些變化有積極意義,但是卻不能完全解釋和準確預測中國醫藥零售業態的發展。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由于西方業態理論產生的土壤基于均質化的環境和完全競爭市場,而中國與之不同,原因如下:
1) 醫藥品既是商品,又有治病救人的非商品屬性(生命健康無價),國家對醫藥行業有嚴格管制,因此中國醫藥零售行業是受政策影響非常大的非完全競爭性市場,業態發展方向會受到政策的很大影響,而國家政策由于不同利益群體的博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2) 中國本身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從東部到西部的社會環境差異相當大,也使得不同業態在不同環境中自行發育。
3) 醫藥零售行業真正開始發展的21世紀,技術變革(例如信息技術)相當大,同樣觀念革新和管理革新也波瀾起伏,這些都會對醫藥零售業態發展起作用。
因此,我們如果從系統論的角度看醫藥零售業態發展,就可以發現在不同階段,某些外在動因或內在動因在不同環境中會起主導作用,使得醫藥零售業態朝著適應這一主導因素的方向發展,達到平衡.而一旦另外的動因發生重大變化破壞了平衡,則業態開始新一輪的演變,而我國醫藥零售業態的發展時間短,企業多,企業環境差異大,當某個主導因素引導業態演變過程中,不斷有其它動因發生重大變化,使得業態發展方向震蕩變化.
舉例來說,影響醫藥零售業態的外在動因有:
1)我國醫療衛生體制、醫療保險體制和醫藥流通體制的改革給醫藥零售業態發展帶來市場機遇,但醫藥零售業要獲得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則還有賴于具有不確定性的醫藥分離真正施行。
2)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民眾階級分化和消費分層,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結構和消費需求都發生了差異化的變化。
3)城鄉二元化和戶籍制度對人口與人才流動所需醫藥的影響。
4)非醫藥的其它零售業態變化給醫藥零售業態帶來的觀念、人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聯動。
5)我國市場化進程帶來的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進入醫藥行業的資本對贏利模式和贏利能力都提出了強有力的要求。
而內在動因則因每個企業都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目前來預測我國醫藥零售業態的發展還未時過早,目前還是處于百花齊放的初級狀態,醫藥零售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外在動因和內在動因作用下正在震蕩發展,雖然未來業態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多元化、差異化、細分化、規范化、精細化,但是到底哪個業態會真正成為霸主,我們還將耐心等待,未來中國醫藥零售業態發展將有一場大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