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全家便利“逆風策略” 強化創意DNA
雖然去年零售業業績整體下滑,成立超過20年的全家便利商店,靠著“逆風對策”,卻能讓營收與獲利雙雙成長,即使面對經濟預期衰退的今年,全家便利商店仍大舉挹注資金,進入企業快速發展期,并將強化全家的創意DNA。
“要蓋多高的房子,就要打多高的基礎。”這是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的經營理念。全家雖是后發品牌,但近年來緊咬著領導品牌不放,同時更企圖拉開與其他便利商店品牌的差距。他認為,這些成果一半來自企業內的逆風策略,另一半則是靠著重新塑造品牌,讓全家便利商店找到自己的靈魂。
持續投資 保持競爭力
“現在大家都講現金為王,但零售業如果在現階段采取守勢,恐怕將面臨更多跨業態的競爭,所以我一直鼓勵全家便利商店的同仁,要執行逆風對策迎向挑戰。”潘進丁在談到全家便利商店去年營收持續成長,三年后營收要挑戰500億元的同時,也宣布他所謂的逆風策略,就是三年內要達到30%的市場占有率目標,同時也將投資40億元進行硬件等建設,讓全家進入快速發展期。
不景氣的年代,多數企業都減少投資計劃,全家便利商店為何沒有放棄投資?潘進丁解釋,還能持續進行投資,主要是全家便利商店沒有多角化經營,所以有更多力氣改變現況,且這次的三年計劃,主要投資在信息科技硬件建設。此外,隨著景氣變化,商圈也快速移轉,再加上現階段店租成本大幅下滑,也正是零售業大舉投資展店的好時機。
品牌再造 跟上市場腳步
除了業績、市占率與展店目標,潘進丁強調,全家便利商店要持續進行品牌重塑及組織再造計劃。
他回想88年全家便利商店開店時,市場上已有統一超商、福客多、萊爾富等先發品牌,全家便利商店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打基礎,包括企業識別更新、店鋪改裝、信息系統提升、內部績效成長等,最后才開始跟上市場腳步。
但即使已經追到市占率排名第二的成績,消費者心中的便利商店品牌,始終只是統一超商,無論全家便利商店再怎么努力,還是和其他連鎖系統一樣,在消費者心中都歸類為“其他”。
潘進丁說:“我很不服氣,后來終于了解,這是品牌塑造的問題,企業形象和商品形象不同,一定要跳出‘其他’才能成功,我們的武器就是‘創意’。”
創意發想 吸引消費目光
于是,全家便利商店在一次與廣告代理商的會議中,以“賓至如歸”的主題,想出“全家就是你家”的廣告標語,讓全家便利商店的企業品牌形象,深深烙印在消費者心中,讓全家便利商店跳出消費者心中的“其他”。潘進丁表示,除了“全家就是你家”這種廣告金句的創意表現外,全家便利商店還要透過文化再造,培養內部員工的創意DNA。
他再以“廢電池換茶葉蛋”活動為例,這是源自全家的某家小區型店店長的創意,當時他為了吸引小區小朋友,希望原本都到其他連鎖超商消費的小朋友,能轉進全家便利商店,于是發起這個點子,結果拉近這家店與小區小朋友、鄰里間的情感,也成功塑造親切、環保的形象。另一個創意“包鮮料理”,也是總公司員工平時的發想。這些都是潘進丁相當自豪的創意表現。
領導決心 激勵員工投入
“要讓公司內部有創意,這要透過企業與文化的再造,現在我期待,全家便利商店能做到‘新創意讓每天更有風格’。”潘進丁認為,這些過程中,領導人一定要以身作則,除了要有決心外,還要有耐心。
他表示,企業領導者的決心,將是員工是否愿意全心投入的重要依據,當員工全心投入企業再造運動時,領導者也該給員工更多時間與耐心。潘進丁給了全家便利商店員工20年時間改造,如今已有成果,下一個成功將在哪里開花?或許將在某個小區的便利商店內。
(經濟日報 吳嵩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