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蘇寧融資PK:一為生存 一為發展
昨日,停牌7個月的國美復牌,收盤大漲68.75%。業內普遍認為,貝恩入股國美,帶來了極為正面的陽光消息,國美利空影響已釋放完畢,將逐漸走出陰影,穩定發展。
幾乎在同期,蘇寧電器公告2009年非定向增發預案,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與國美融資32億幾乎相當。對此業內認為,兩者融資目的有所不同,國美融資為解決現金流問題,求生存;蘇寧融資為增加門店,求發展。當下國美依然居國內零售業榜首。
國美不穩定因素基本釋放
昨日,國美電器在香港股市以開盤價2港元高開,盤中最高價2.32港元,最高漲幅為107%左右,最低價1.87港元。收盤價1.89元,漲幅68.75%,換手率15%。
對國美電器股價走勢,業內人士多持樂觀態度。國海證券一位商品零售行業分析師表示,國際資本入駐國美,整體來說是重大利好。這將整合國美的網絡資源和品牌資源,并且解決國美面臨的現金流的問題。
“國美在停牌前,沒有充分考慮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黃光裕事件主要對國美品牌造成負面影響,使各家銀行放貸額度有所收縮。而對店面經營沒有影響。”該分析師分析,“目前來看,負面影響已經結束,這從開盤股價也能得到反映。市場的不安因素已被釋放,國美穩定向上走勢基本已經確定。”
國美融資求生存,蘇寧求發展
而記者注意到,一直是國美電器第一競爭對手的蘇寧電器,6月19日公告2009年非定向增發預案:擬向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0萬股股票,發行股票價格不低于15.00元/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頗有與國美展開新一輪競爭的架勢。
而從2008年兩家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可看到,蘇寧、國美目前發展規模旗鼓相當。其中蘇寧上市門店數為812家,經營面積346.2萬平米,國美上市門店數為859家,經營面積312萬平米。
光大證券行業分析師黃志剛對兩者的點評為,蘇寧在門店經營,規模擴張速度和效率,盈利能力,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狀況上都超越了競爭對手國美。而國美目前仍在門店網絡和銷售規模上占據優勢。但總體來看,其對國美未來的發展存在擔憂。蘇寧的發展步伐更穩健,將受益于市場競爭格局的調整。
對國美和蘇寧的PK式融資,長城證券商業零售分析師姚玟琪表示,“兩者盡管是競爭關系,但是此次融資的用途不同,近日連在一起的融資,應該是機緣巧合。”另外,她分析表示:總體來看,兩者融資用途不同,國美融資為了求生存,而蘇寧融資為求發展。
國美2007年發行了46個億七年期可換股債券,按照約定在2010年可提前以102.27元贖回,這相當于國美面臨47億的現金流壓力。而國際資本貝恩入駐國美,基本兜底解決了此問題。以18億港幣的入駐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商也相當劃算。而且,向老股東以100股獲發18股,認購價僅為0.672港元的價格。
“這個價格非常便宜。按照0.17港元利潤,PE僅為4倍,一般老股東不會放棄。”姚玟琪分析說,“這又將聚攏逐漸失散的老股東的心。重塑市場對國美的信心。”
股價或同步趨高
對昨日股價走勢,她表示,去年停牌時行情不好,恒生指數平均PE為8倍,國美是6倍的市盈率。目前恒生指數平均PE為16倍,國美目前為12倍市盈率,基本走勢是補漲過程。
另外,據其了解,從基本面上看,國際資金進入國美,公司治理結構得到改善,國美和供應商的關系也在趨好。管理層激勵機制也在醞釀中。國美店鋪盈利能力也依然健在,因此,國美在逐漸發生根本性的好轉,業內看多的因素居多。
而蘇寧融資主要是用于公司發展,將利用募資中的14億元開設250家連鎖店。店鋪數量將超過1000家。而國美加上未上市門店,總數為1300家左右。此外,利用募集到的約10億資金在成都、無錫、重慶、天津、徐州、北京六地區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將滿足約410億元的年商品周轉量的作業要求。另外,利用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3.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從目前構架來看,國美趨于穩定,蘇寧極力尋找發展,兩者有PK的架勢。股價走勢應該同步趨高。
(網易 記者梁永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