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百貨零售業五大預測
2010年如果你想為中國經濟提速及商業發展多做貢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消費。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國家促經濟增長大戰略已從投資、出口轉向內需拉動,希望“消費”能撐起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那么,今年在大規模的投資隱退后,消費能否補位?改善內需、刺激消費的節點在哪里?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他們均表示,隨著今年國家更多培育和鼓勵消費的政策出臺,以及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大事件帶動,今年商業零售業仍將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將超過去年,預計達到20%以上。
預測1
刺激消費政策有望升級
從政策層面上,去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因此,2010年刺激消費政策有望升級。
日前,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國民消費尤其是居民最終消費對促進經濟增長有新的貢獻,去年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112733億元,同比增長15.3%,預計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將超過去年,達到20%以上。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表示,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整體消費增速回升,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不斷上升。今年國家又出臺了8條促進消費的政策,除了終止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優惠政策外,2008年底啟動的7項重要優惠政策均得以延續。國家大戰略已從投資、出口轉向內需拉動,而消費拉動將在今后10~15年內不斷擴大,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他說:“2010年上海世博會及廣州亞運會將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加廣武快線、廣州輕軌等交通設施的完善,將拉動廣州、上海及周邊的消費。”
預測2
國內消費能力仍可大幅挖潛
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一點也不差,近日不少經濟學家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而無論是經濟危機還是后經濟危機時代,中國人的消費仍是一根救命稻草。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史蒂芬·羅奇曾直白地表示,實現可持續的全球復蘇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中國人多花錢,美國人多儲蓄。
從數據上看,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值得稱贊。銀河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7年間,我國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平均為14%,近兩倍于GDP增速;2009年第三季度,我國實際消費增長率接近17%。相比之下,金融危機之前,美國的消費增長率是3.5%,基本與經濟增長持平。
“在后工業化時代,我國消費增長率有望增長到50%。”王先慶表示,只有第三產業得到發展,才能夠有效地拉動消費。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維持在40%上下,而發達國家通常在60%以上。這一現狀預示著,我國仍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可以挖掘。他認為,隨著社會保障體系、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完善,以及80后、90后年輕一代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月光族”逐漸增多,我國的消費觀念將發生巨變。
預測3
區域龍頭加大異地擴張
零售商因盲目擴張的戰略失誤而倒在市場競爭中,讓中國零售企業尤其是中小零售商,從一味注重規模的盲目擴張開始調整為做強區域市場。這一戰略在經歷3年多時間后,可能將于2010年迎來新變化。
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表示,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再加上內外資零售巨頭的圍棋布局,廣東本地的“龍頭”開始擔憂,如果不與時俱進,創新變革發展,就可能固步自封,過幾年就可能被實力更強、規模更大的企業擠垮,或者被自己打敗。因此有實力的區域龍頭企業將會重啟異地擴張的步伐。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回暖,無論是外資零售巨頭還是內資百貨龍頭,都加大了異地擴張步伐。廣百股份去年一年異地開6店就是一個信號。
另外,沃爾瑪在去年也一反常態,1至9月開出35家新店;屈臣氏也對外宣布2010年“百城千店”計劃。今年包括家樂福、TESCO等外資零售巨頭都宣布加大在二、三線城市開店力度。種種跡象顯示,2010年仍是中外資百貨的鏖戰之年,外資零售商試圖通過異地擴張打造出一個網點的“包圍圈”。
預測4
百貨盈利模式加速轉型
為了在金融危機下積聚人氣,去年廣州百貨商家掀起了一輪又一輪非常規的大幅讓利促銷。促銷雖然增加了銷售額,但卻沒有帶來利潤的增長,甚至反而出現下降勢頭。
孫雄表示,降價促銷短期內會起到增加客流、提升銷售的目的,但商家的毛利率空間會受到擠壓甚至出現負增長。“一些零售企業今年將開始轉變一味打價格戰的做法,如通過更多增值服務、綠色營銷等新的促銷手段,顯著促進了銷售業績,且提升了利潤。”
此外,孫雄指出,無論是超市、百貨還是其他專業連鎖,自營能力的提升已經迫在眉睫。他說,現在許多百貨、超市充當二房東模式,與供應商聯營靠收扣點盈利,自營能力弱。
而在危機下,自營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尤其是今明兩年,廣東將有眾多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功能的購物中心開業,連鎖品牌更愿意選擇這個平臺,因為它只收租金免去進百貨那樣的要進場費、被迫打折促銷讓利以及賬期回收長等弊端。
他說,今年百貨企業在培育品牌和買斷品牌方面將有了新嘗試,內資百貨業對“買手”的重視程度日漸凸出。
預測5
店鋪環保節能改造漸入佳境
隨著國家對環保、節能減排高度重視及相關措施實施,低碳經濟商機凸顯。而經過幾年的鋪墊和實踐,對店鋪進行節能升級改造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據悉,節能超市與普通店相比,節能店每年可節電23%、節水17%,平均每店每年節省100萬元,節能改造的店鋪能在2至3年內收回投資成本。可見,節能降耗將是零售商新的利潤增長點。家樂福目前現已累計投入2.5億資金用于門店節能改造,沃爾瑪將在2012年全部完成全國門店節能改造。
看到外資企業節能效益后,更多內資企業將加入,節能是純粹增加投資的觀念將逐漸改觀。目前,零售企業已從局部照明、空調等見效快的節能設備更新,逐漸進入到門店全局架構節能統籌改造階段,零售企業的節能降耗將漸入佳境。
(信息時報 林建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