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股份資源整合初見成效 今年將開500店
首季凈利增幅超五成 今年將新開500家門店
上海大型零售集團聯華超市股份自去年6月收購華聯超市后,憑借并購產生的規模效益及聯合營銷優勢,業績步入增長期。今年首季實現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據悉,聯華超市今年將計劃斥資6億元,新開500家門店。
今年首季度盈利大幅增長
去年6月,聯華超市股份以總價約4.9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母公司旗下華聯超市全部股權,從而擴大了經營規模。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近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聯華股份以5599家門店和671億元的銷售規模,連續13年排名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企業百強第一。
據了解,目前聯華和華聯的商品、供應商、門店和合同編碼已經統一,加盟發展已合署辦公,商品集約化采購也已全面啟動。兩大企業的商品資源、門店資源、市場策略和營運督導等方面互補共享的優勢,使今年3月份舉行的聯華華聯加盟店商品聯合訂貨會的訂貨金額超過億元大關。聯華在長三角的分店數共增加1058 家,截至去年底,長三角地區分店數躍增至4930家。經營如此龐大的銷售規模,物流運輸的效率十分關鍵。聯華超市股份總經理華國平表示,聯華將在上海郊區物色300畝土地,興建物流配送中心,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除了資源整合帶來的優勢外,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消費正處于上升周期,這也使聯華業績逐漸步入增長期。聯華超市股份上月公布的首季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五成,公司市值也從50億港元迅速攀升至150億港元。
繼續探索門店發展和轉型
據介紹,2009年,聯華一直在積極探索各類面積門店發展和未轉型門店的定位,擴大生活館模式的實踐。其中,大型綜合超市業態逐步向“大賣場+品牌百貨”模式轉型,快客便利通過增加金融和多媒體等增值服務,逐漸形成快客標識與虛擬網絡相結合的“Q+e”轉型新門店。截至去年年底,“Q+e”轉型新門店已超過100家。聯華超市和華聯超市轉型門店分別占門店總數的65.3%和60%。近幾年,聯華還加大了生鮮的經營力度,使生鮮經營更加全面化、專業化。
據了解,最大限度地整合供應商資源進行集約化采購,是聯華超市股份深化轉型、提高商品競爭力和擴大銷售的有效途徑,聯華建立了多元互補的集約化采購體系,加大了區域集中采購力度。目前,聯華在上海、浙江、江蘇等區域和安徽的部分區域,商品年采購額都處于市場第一。同時,還探索境外對接直采模式,歐洲6個國家12家供應商的110個單品已進入市場。
展望今年,華國平表示,聯華會繼續擴大華東的分店網絡。今年集團計劃斥資6億元,以直營、合資、并購、加盟并舉的擴張策略開店500家,包括15家大賣場、200家便利店及285家標準超市,保證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和便利店三大業態協同發展,重點將放在長三角。
上海世博會帶來60億商機
在世博會如火如荼舉行之際,各零售商施盡渾身解數,以求捕捉世博會帶來的商機。聯華超市董事長馬新生表示,世博會的舉行將為集團銷售帶來正面作用,預計將為聯華在世博園區附近分店帶來60億至70億元的銷售額。
馬新生表示,為迎接世博會舉行,聯華超市做了積極的籌備。在上海的140家超級市場都按特定規格進行裝修和改造,拓寬了行人通道,增設洗手間,令來客在店內購物感覺更舒適。在貨品采購方面,超市還特別設立專柜,售賣世博紀念品及相關產品。
此外,為服務外國游客,聯華超市還培訓了一批懂外語的服務員在門店提供相關服務。在世博園區的聯華分店,更聘請了一些大專院校外語系的學生充當導購。
新聞鏈接
百聯四大公司提前實現節能目標
記者日前從百聯集團獲悉,百聯集團旗下的聯華股份、物貿股份、百聯股份、商業連鎖四大公司目前每萬元營業收入能耗大幅度下降,提前完成了上海“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
據介紹,百聯集團曾于2007年與市政府簽訂了“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即到2010年,萬元營業收入能耗比2005年下降15%。近幾年來,百聯集團旗下的各大公司都加大了節能降耗的工作力度,加大了節能技改資金的投入,強化了責任考核,尤其是在迎世博講低碳的環保氛圍促進下,各大公司均加快了節能降耗的步伐。據統計,聯華股份每萬元營業收入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44.26%,物貿股份下降了30%,百聯股份下降了20.07%,商業連鎖下降35%。
(上海商報 記者 葉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