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賣旅行背包的“宜家”
雖然在法國媒體《回聲報》評選的“法國人最愛的100家企業”中,歐洲第一大體育用品連鎖品牌迪卡儂超過了宜家、谷歌和可口可樂,但這家運動連鎖店在中國顯然還遠沒有獲得后三者的知名度。它的店面不僅位置偏遠,而且幾乎不做廣告,家族企業的低調文化使它對媒體也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在正式進入中國12年后,這家習慣于穩扎穩打的運動連鎖店開始擴張。最新的計劃是20年內在中國內地開出近千家門店。
看上去,中國成了迪卡儂實現邊際利潤的理想市場。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迪卡儂在中國逆市開店,2008年內接連開了5家新店,2009年又保持了同樣的速度。這家公司投資動作不斷,在江蘇昆山,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的花橋物流基地也已投入使用,甚至為下一步擴張預留了空間—這個物流中心面積超出了需要面積的30%左右。
“如果市場競爭是一場環法自行車耐力賽,金融危機就仿佛這場比賽進入了爬坡階段,這正是好公司與潛力不足的公司拉開距離的機會。”迪卡儂中國區總裁孟東說。他透露,從2007年開始,迪卡儂中國的很多單店已經實現盈利。法國總部認為迪卡儂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得到了驗證,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擴張。
截至2010年3月,迪卡儂在中國的商場數量為23家,距離千家門店的目標依然遙遠。“這并不是瘋狂的想法。”孟東說,“中國的面積是法國的17倍,法國已經200多家店了。”
這家戶外用品巨頭全面進攻的消息,對于那些勢單力薄、尚未形成規模的戶外零售店而言并不是個好消息。和宜家家居一樣,它的角色囊括了從研發、設計、生產到零售的整條產業鏈。這不僅使其擁有小型對手難以匹敵的豐富產品線,也更利于全球采購和成本控制。
迪卡儂為旗下每一個品牌都設立了研發部和設計師團隊,這一規模在歐洲僅次于雷諾。它的研發中心主要設在法國,共有40名研發人員,3個內部實驗室,20個外部實驗室合作伙伴,每年平均有150個新項目產生。至今,它已擁有16 個自有品牌,涵蓋60多種運動項目。
這些設計和研發人員首先要在兼顧功能性的同時降低成本,比如,一個團隊正在研發的設計項目是“一雙跑鞋能否降到人民幣49元”。
這意味著,在設計階段,迪卡儂就得讓產品具有足夠的競爭力。而與耐克、阿迪達斯等體育品牌相比,迪卡儂的產品并不時尚,也從不費力去宣傳新品,更注重功能性和用戶體驗。
當產品設計確定之后,就進入迪卡儂的全球生產體系。迪卡儂在全球16個國家組織產品的生產,中國是其重要生產基地之一。迪卡儂全球商場41%的產品來自中國,并與300多家中國企業都有長期的生產關系。
與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一樣,這種全球采購方式通常會為迪卡儂的供應商帶來海量訂單,也使它在議價方面顯得強勢。
肖鷹是一家跨國戶外品牌商的產品經理,幾年前,他和天津一家為迪卡儂生產戶外裝備的工廠負責人聊天時得知,為了爭取到迪卡儂一款20升戶外背包的龐大訂單,工廠收取的加工費僅為5元,“這個價格難以想象,我們肯定是談不下來的。”這種戶外休閑包的加工費一般視設計復雜程度而定,通常在10至20元左右,做工復雜的甚至要30元左右。
這款加工費壓低至5元的背包在迪卡儂售價約為59元左右,屬于藍色物品(即低價產品)。它的設計和所采用的面料都由迪卡儂提供。迪卡儂用這種薄利產品吸引客戶流量,它的一些相對大容量、設計復雜的包則可賣到幾百元一只。
迪卡儂的一家供應商合作伙伴對記者透露,迪卡儂通過一些采購商與它們聯系,它們對>>工廠所使用的材料及成本過問得很詳細,供應商哪怕多報了兩分錢,迪卡儂的采購人員也會指出來。
這家工廠專門為迪卡儂的戶外釣魚褲做連在褲子上的釣魚鞋,給迪卡儂的報價會比給其他供應商的報價低3%至5%。以一款訂單數為5萬多雙的鞋子為例,通常其他品牌會要求生產出十幾種款式,而迪卡儂僅要求它們集中生產單一款式,降低了生產難度,因此成本也有所下降。
據肖鷹判斷,迪卡儂的平均利潤率至少為40%,但迪卡儂拒絕對利潤數據發表評論。
不過,迪卡儂在生產上也并非完全采用外包形式,比如,在法國總部里爾和蘇州都有全資的自行車工廠。類似自行車這樣的產品,迪卡儂會選擇在兩到三個地方進行生產,一方面由于體積較大的商品運輸成本會占到較大比重,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最終定價;另一方面也為了規避風險,比如進口國對進口產品的相關限制等。
銷售環節同樣為降低成本服務。孟東介紹說,“迪卡儂在門店選址上會從最優性價比出發,強調交通便利性而不是市中心;宣傳費用也嚴格控制在營業額的1%,迪卡儂幾乎不做廣告,主要依靠口碑營銷。”
為了提升單店利潤率,迪卡儂也花了不少功夫。
與宜家等零售巨頭一樣,迪卡儂在中國的店面也在向自建地方向發展。迪卡儂中國區發展總監劉林鋒對記者介紹,目前迪卡儂23家店面中的4家是購地自建項目。而購地項目一般是由總部出資,其他的擴張費用則由已處于盈利中的迪卡儂中國公司自己負擔。“我們會把盈利的錢拿出來,盡快擴店。這也是出于長遠發展考慮。”
劉林鋒最近幾乎都在出差。剛轉完南京、杭州、寧波、常州等長三角城市,鄭州、濟南、長沙等中部城市已經列入了他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這些二三線城市都被囊括到了迪卡儂龐大的發展計劃中。
迪卡儂的門店很少設在市區內,而是開在交通相對便利、租金更低廉的郊區,并盡量設立在宜家和百安居等大型零售品牌附近,面積為2000至8000平米不等。
一位迪卡儂店長對記者透露,以迪卡儂一家400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為例,全職員工只有30多人,兼職員工有100人。即使是周末繁忙時,一排貨架也只會配備一到兩位一線的銷售助理,并且這些銷售助理幾乎一半都是兼職人員。
迪卡儂把每一類運動都分為藍色貨品、中端貨品、高端貨品,每一種貨品都有嚴格的庫存周轉率。其中,體現最優性價比的藍色貨品,毛利率通常會低一些,庫存周轉率也最高。
迪卡儂采用零庫存的管理方式,店內不設庫存,顧客看到的商品都陳列在貨架上。陳宇曾擔任迪卡儂門店的部門經理,每周一做周計劃時,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確認銷售最好的貨品,查看其庫存、陳列、配貨情況后,及時與該品牌的庫存經理溝通以便使貨源充足。
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會在一段時間內提高庫存周轉率,并帶來銷售量的成倍增長。比如一件水上運動防風衣定價為199元,這已經是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價格了。如果再把促銷價定為169元,這將是有殺傷力的價格。
這種低價策略令一些同行主動撤離了,比如三夫戶外。“2007、2008這兩年,公司在迪卡儂的低價攻勢下一直都很被動,”三夫戶外上海萬體店店長李海亮說,“2009年三夫開始轉型,調整了一些中低端品牌,使產品結構往中高端專業戶外發展,避開大眾戶外市場。”
雖然迪卡儂宣稱客戶群是包括初學者到專業選手的最廣泛大眾,但是在戶外渠道商和戶外品牌商這些同行看來,迪卡儂的定位正是相對于專業戶外的大眾戶外市場,畢竟,更容易被低價策略吸引的是購買力有限的客戶群。“有多少登雪山的人會使用迪卡儂的產品呢?”肖鷹反問。孟東也坦言在迪卡儂中國門店中,針對初學者的入門級產品貢獻的銷售額更大。
除了低價之外,體驗式營銷的方式也吸引了黃丞。黃丞在成都上大學時迷上了戶外運動,當時戶外裝備都在一些賣戶外用品的小店解決。2009年大學畢業到了上海之后,由于住在迪卡儂上�;镜旮浇既还溥^之后就喜歡上了這里的環境和氣氛。
在迪卡儂的門店,所有商品按運動類別分區域陳列,藍色貨品分列主通道兩邊,導購系統方便顧客在店內自助購物。上�;镜晷聰U建后增設了高爾夫、籃球、跑步三大產品體驗區,購買比如滑輪這樣的產品時,會得到周末滑輪教學活動的邀請信息。
為了擴張,2008年,迪卡儂的拓展人員數量翻了一倍,迪卡儂為一些拓展員工提供了為期3到6個月的法國培訓。
這一整套商業運作系統,形成了迪卡儂的競爭力,也成為了同行難以模仿的門檻。“如果迪卡儂的擴張目標實現,將有可能壟斷大眾戶外市場。”肖鷹說。
孟東則明確指出:“當迪卡儂一年開30家店時,就是質變的階段。”現在,一切都在通往質變的路上。
�。ㄒ虿稍L對象要求,文中肖鷹、陳宇為化名)
迪卡儂利潤的來源
全產業鏈的設計優勢
全球采購,代工議價能力強
宣傳費和店面租金降至最低
單店人員配置合理
分成三類價格產品搭配出售
用嚴格的庫存周轉率來控制供應
(《第一財經周刊》 顧燕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