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付新規 聯華OK卡等預付卡未達標
央行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政策正牽動各種支付類企業的神經。除了網絡支付類企業列入監管范圍,我們平常所熟知的聯華OK卡、斯瑪特卡等預付卡發行企業也被列入監管范圍。
記者注意到,按照《辦法》規定,實際上包括聯華OK卡發行機構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斯瑪特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均未達到規定的注冊資金的標準。不過,多家企業對此均表示“不是問題”,目前正積極準備增資以爭取申請牌照。
對于預付卡企業來說,此次設立進入門檻,無疑將是一次行業洗牌的過程。不過,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該辦法僅針對“作為中介機構”的非金融機構,而對于預付卡糾紛和風險高發地帶的大量由美容美發、餐飲等門店發行的、用于本店消費的預付卡或預付券等,并不在監管范圍之內。
多家公司未“達標”
根據《辦法》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申請人的資質的規定,“擬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人民幣;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千萬元人民幣。”
據悉,上海最大的預付卡發行機構是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卡可在多家商場、藥店使用,而百聯電商的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距全國范圍業務標準還差一半。而上海斯瑪特卡目前可在6000多家商戶使用,其注冊資本僅為200萬美元,即使只經營本地業務也未達到標準。
對此,昨日(24日),百聯旗下聯華超市以及斯瑪特有關人士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不成問題”,目前卡仍可以繼續使用。在記者采訪中,多家企業均強調,公司會盡快解決資質問題,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
此外,記者了解到,一直以酒店業務聞名的雅高集團旗下也有一塊涉及到預付卡的業務。據悉,其旗下的雅高e卡發卡量已達到90萬,有4000多家商戶。不過,問及此次央行規定的注冊資金及盈利的要求,雅高服務中國公司有關人士昨日未予透露具體的注冊資金金額,但表示公司盈利要求早已達到要求,并且由于集團公司作為出資人,公司注冊資金達到標準也不會是問題。
上述人士表示,該公司去年已開始按央行要求完成了相應的報備,爭取盡快完成申請流程,成為第一批拿到“支付業務”牌照的企業。
僅本店消費不在監管范圍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預付卡有數百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類似斯瑪特卡、商銀通卡等儲值卡,可以在多家商場、超市、餐飲、娛樂企業通用,包括聯華OK卡等發展多家商戶的,也屬于此類;還有一種是餐飲企業、美容美發企業等發行的消費儲值卡,只能在本企業內消費使用。
據了解,此次辦法針對的預付卡類型,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發行的、在發行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包括采取磁條、芯片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的預付卡。
“從內容上看,自己發卡只用于本店消費的這一類預付卡不納入此次監管范疇。”昨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或加速預付卡行業壟斷
業界認為,對于眾多預付卡企業來說,這也是一次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表示,此次政策出臺,不光將使不符合要求的預付卡企業被迫增資,而增資后競爭明朗化,對區域市場的快速滲透才是最重要的。
“預計預付卡市場壟斷的可能性比較大,”她認為,支付牌照的出臺將加快行業洗牌,淘汰不符合要求且競爭力弱的小型企業,預計后續將會有全國性或者區域性的支付企業勝出,加速壟斷現象。“預計屆時上海能達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就10家左右。”據一位業內人士預測。
而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指出,“可能被監管淘汰的企業主要是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小企業。”他指出,“《辦法》中仍有若干問題并未詳細給出,例如外資企業的從業資格,以及支付公司的在具體行業的從業范圍和資質等等,《辦法》的有效執行仍需后續出臺相關細節的監管法規。”
不過,央行6月23日已表示,將抓緊擬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及相關業務辦法,并將在相關業務辦法中特別對有關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的業務辦法進行說明。
(每日經濟新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