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美事件 福布斯、法新社發表評論
福布斯:國美該不該拋棄獄中創始人
北京時間9月27日凌晨消息,日前《福布斯》網站發表了題為《國美該不該拋棄獄中創始人?》的評論文章,福布斯的專欄作家羅伯特-奧爾森(Robert Olsen)在文中表達了他對國美控制權之爭的看法,現摘譯如下。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到底是該走還是該留?毫無疑問,黃與公司現任管理層的碰撞在中國各大論壇的熱度正在持續升級。
從中國多家門戶網站仍在進行的網上調查來看,目前近80%的網友認為黃光裕應保留對國美的控制權。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中,黃從無到有將國美打造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家電零售商。與此同時,現任國美董事長的陳曉僅獲得約8.2%網友的支持。
黃光裕的個人經歷是許多中國企業界名人的縮影,他們往往從草根通過個人努力變為巨富,然后又因為犯罪而入獄。盡管因為賄賂及內幕交易等罪行被判入獄14年,黃仍在獄中竭盡全力地確保自己對國美的控制權。
現在事件的焦點已轉向周二即將召開的國美股東特別會議。屆時,國美股東將就黃光裕提出的更換陳曉等數位董事,代之以黃的妹妹和忠于他的代理人的提案進行投票。本次會議還將決定國美是否增發股票。如果國美增發,黃所持有的國美32.5%的股份將被稀釋。
盡管身陷囹圄的黃光裕得到了更多民意的支持,但真正決定雙方成敗的仍是股東的支持率。就目前形勢來看,黃與陳曉所獲得的股東支持率大致相當。在黃被捕后的一段時間內,國美的銷售曾明顯下滑,而且公司還失去了供貨商及債權人的信任。
在黃光裕不能掌舵之際,陳曉幫助公司成功度過了金融危機,國美今年一季度獲得了9.62億元(1.41億美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6%。此外,國美關閉了大量不能盈利的門店,還獲得了私募股權投資商貝恩資本4.17億美元投資,用于幫助公司進行業務轉型并在中國較小型城市開設新的店面。
作為陳曉的盟友,貝恩資本在國美11個董事席位中占據了3席,這也是貝恩向國美投資的條件之一。這家知名私募投資公司似乎早已做好準備,從中國發展迅速的消費者市場中收獲利益。
幾家獨立的股東顧問公司也表示了對陳曉的支持。RiskMetrics集團麾下ISS股東代理權顧問服務公司建議國美股東否決黃光裕的董事提名名單。香港企業管理專家戴維-韋伯(DavidWebb)也對陳曉表示了支持,理由是近來國美的業績良好。
法新社:中國國美控制權攤牌在即
北京時間9月27日凌晨消息 法新社26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國美控制權攤牌在即》的評論,對國美的控制權之爭發表了看法,現摘譯如下。
本周中國的國美電器公司將成為中心舞臺的主角,它即將上演一場有些怪異的控制權之爭大攤牌,對陣的雙方一方是身陷囹圄的億萬富翁兼公司創始人,另一方是這家中國最大家電連鎖店的管理層。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已從他身處的牢房中發動了一場針對管理層的絕地反擊,他要求股東本周二投票通過他的提案,驅逐董事長陳曉,同時讓他的妹妹和律師進入董事會。
今年五月黃光裕因賄賂和內幕交易罪被判入獄14年。目前他還試圖阻止在港上市的國美發行新股,防止其家族國美最大股東的地位被稀釋。
本次股東投票是在針對這個商業帝國的骯臟權力斗爭中進行,僅高中畢業的黃光裕是這個帝國從無到有的奠基人。在個人墜落前最輝煌的時刻,黃光裕曾是中國首富。
國美的管理層猛烈抨擊了黃的建議,他們警告道黃根本沒有維護股東的利益。管理層還稱,他們得到了擁有國美股份的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商貝恩資本的支持。
香港券商富昌證券的總經理藺常念向法新社表示:“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大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誰也顧不上股東。”
藺常念并不認為黃在9月28日的表決中必然獲勝,但他承認最終的結果可能非常接近,畢竟“黃的關系人正在加緊買進公司股票” 。藺還稱:“我認為公眾輿論對黃不利,因為他犯罪了,誠信有所欠缺。
既生瑜何生亮 9•28之后的陳曉黃光裕
從“紛爭”到“大戰”,國美這場關于控制權的爭斗的火藥味一天濃過一天。是戰爭就有輸贏,只是在大戰前夜,讓我們把目光都跳出結果本身,去思考一下9•28這個臨界點之后,作為民族企業的國美命運會怎樣,曾經并肩作戰的陳黃二人又會繼續開始的道路。鳳凰網科技就此連線了曾任國美電器常務副總裁助理、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兼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現任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剛。胡剛就兩種結果做出分析。
如果黃光裕獲勝
1、陳曉將如何離開?
“既生瑜,何生亮”,胡剛認為黃光裕和陳曉都是中國家電連鎖零售業的商業英雄,遺憾的是國美只能容下一個。在他看來,陳曉或許并不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純粹的職業經理人,他很想找回自己在永樂時期對企業掌控的感覺,因此才會這么在乎控制權。如果黃光裕獲勝,陳曉必定會離去。但以怎樣的方式離開卻還值得玩味。以胡剛對黃光裕的了解,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不排除黃光裕會網開一面、大度地給陳曉一個臺階下,比如讓其繼續做國美的“顧問”,雖然陳曉幾乎不可能接受,但畢竟要好于黯然下野。
2、會不會有下一個陳曉?
就算黃光裕作為創始人大股東獲勝了,他也只能通過代言人去掌控國美。被說成“引狼入室”的黃光裕會不會遭遇下一個陳曉?胡剛認為黃光裕一定會有相應的措施去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畢竟這一戰已經讓自己元氣大傷。而“即時撤銷配發,發行及買賣本公司股份的一般授權”已經作為決議由黃光裕提出,并將在9•28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如果決議通過,黃光裕作為最大股東就可以直接控制國美而基本上無須再擔憂出現第二個陳曉。
3、現有管理層是否忠誠?高管挺陳曉是否誤讀?
早前就有“陳曉逼管理層站隊”的消息傳出,管理層在這場較量中也逃不了復雜的心理掙扎,究竟是忠于自己還是忠于陳黃某一方?有著多年管理經驗的胡剛憑借對國美的了解,早就有過“非常時期要用非常邏輯來進行非常理解”的判斷。他認為此前的“五高管挺陳曉”應該是個別媒體誤讀之后的跟風錯誤理解,管理層絕大多數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職業,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和陳曉共進退,即使此前表示支持陳曉的人,在陳曉離去之后也依然會在黃光裕手下照常做事。再加上都是黃光裕從前的舊部下,如果再加上一些適當犒賞,應該很快就能穩定人心、凝聚力量、重整旗鼓,投入到國美的經營發展當中來。
如果贏的是陳曉
1、并不是結束 而是另一場惡戰的開始
胡剛認為,就好像做父母的不會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搶走,如果陳曉在9•28股東大會上獲勝,這場戰役可能會在十年內無休止地進行,黃光裕將會連續反擊。作為創始人和最大股東,即使輸了,黃光裕也能在幾個月后再次提出動議,然后又是一場拉鋸戰……
2、國美今年下半年業績會非常難看 必定被蘇寧全面超越
在當前的惡戰之下,國美2010年下半年的業績將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如按照胡剛的描述,黃光裕將會在元旦春節前后再度發起動議挑戰陳曉,那為了保住控制權的陳曉怎還會有心思去思考如何更好經營國美,他的時間將更多地花在拉票賺支持上。如此一來,下半年的業績將非常難看,今年國美被蘇寧全面超越已成定局。
3、收回372家非上市門店 并從國美挖人
“如果黃氏家族不惜代價,你將看到全國國美門店的門頭牌子在一夜之間被一個你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牌子所替換掉”,這就是黃光裕收回國美商標以及372家非上市門店的結果。胡剛認為這依然是黃光裕的殺手锏。而更為直接的是,黃光裕將從國美挖人,以經營收回的店鋪。這樣一來,國美的管理層就將一分為二,不管數量上懸殊多少,市場份額和管理團隊的分散必然不利于國美上市公司未來發展。胡剛認為這是所有股東所不愿看到的,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光裕再不斷提出動議,要股東不斷重新選擇,這場惡戰到最后的慘狀可能難以言表。
國美大戰發展到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公司內部紛爭的層面,它更多地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企業經營、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思考。胡剛在采訪最后有著這樣的感嘆:“黃光裕與陳曉兩人作為中國家電連鎖零售業的商業英雄,在江湖風云際會中走到了一起,卻發現兩個本質上的老板其實并不能各安其位、和平共處,這是一種遺憾和無奈,更是一種邏輯上的必然。無論9•28決戰結果如何,希望具有非凡命運的黃陳兩位能夠坦然面對、泰然處之。有道是:“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鳳凰網 杜莉)
胡剛:國美大爭 經理人成長疫苗
和幾個朋友閑聊當下正熱的“國美大爭”,卻有人聯想到了唐駿——一個因“十億轉會費”也曾占領過媒體頭條的職業經理人,由此展開了圍繞唐駿和陳曉的討論。
關于唐駿,有媒體報道說,從他履職微軟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經理起,其職業生涯無論法人如何變化,一個確定的事實是他都能帶給法人較大的利益回報,這些利益不僅是單純的營收和利潤指標,還包含著不少戰略貢獻。在盛大,助陳天橋成功上市,在新華都,不僅助陳發樹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然唐駿雖功績顯赫,卻宣稱“職業經理人永遠是老二”,其成人之美的胸懷令人稱道,而且嚴格把自己定位為“職業經理人”,把個人職業風險降低到最低,這也是唐駿老江湖的表現。
最近有媒體以“國美之爭,一場光明正大的商業大片”為名,為陳曉的上位之爭貼上“遵循商業法則”的標簽,似乎中國的職業經理人不這么做,就永遠屈服于商業潛規則和無法成熟為“規則經理人”。這樣的論調筆者難以茍同。
市場經濟的鼻祖亞當·斯密認為,隨著商業的發達,市場社會的國民在經濟上自立為生的過程中自然會具備道德涵養,勤勉、謹慎等美德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輔佐齊桓公春秋稱霸的管仲也說過,“倉廩實則知禮儀,衣食足則知榮辱”。換言之,在企業財富的積累中,職業經理人的道德應該變得更加高尚,而不應以民眾的眼界低看自己的職業道德水準,用最赤裸裸的經濟利益法則要求自己。
郎咸平曾說過:“中國的職業經理人缺乏信托責任”。有人雖不以為然,但終歸還是有了陳曉的案例佐證,在當下也算是給自以為大權在握的老板們提了一個醒。
所以,在如今中國職業經理人階層正在形成的過程中,我們關注“國美大爭”,我們討論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們拭目以待事情的進展,但更有價值的是以“黃陳之爭”的案例為鑒,使其發揮“懲前毖后”的作用。
或許黃光裕與陳曉兩人作為中國家電連鎖零售業的商業英雄,在江湖風云際會中走到了一起,卻又發現兩個本質上的老板其實并不能各安其位、和平共處,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邏輯上的必然。9·28大決戰揭曉在即,無論結果如何,希望具有非凡命運的黃陳兩位能夠坦然面對、泰然處之。有道是:“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中國證券報 作者:胡剛,原任國美電器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兼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現任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