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愛卿:規范管理,轉變發展方式

(圖為: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正在演講)
房愛卿:大家好,中國零售大會是我國最具規模和影響的活動之一,也是商務部重點支持的展會。創辦六年來在流通領域,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下面,我想借此機會,對我國零售業的發展談幾點看法。
十一五規模發展出現了倍增的趨勢。十一五期間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機之一。2010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7萬億元。與此同時涌現出像上海百聯、蘇寧電器等一批品牌影響力大,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大型零售業集團,零售業機構發展也是逐步加快。2010年東部地區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達到9.3萬億元,中部地區4.2萬億元,西部地區2萬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7.7%,18.5%和18%。中西部地區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占全國比重有39.8%,比2005年提高0.7個百分點,特別是大型綜合超市業態發展較快,占比也是逐年提高。零售業現代化的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門店的總數達到15萬個,同比增長了9.8%,物流配送水平穩步提高,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0年連鎖超市統一配送率達到了63.4%,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達到了4.5萬億元,其中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5130億元。循環消費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兩年來,既擴大了居民消費,也促進了生產企業,加快研發生產節能環保產品,僅海爾、海信、澳柯瑪三家企業就研發推出300多個節能環保型產品。同時,規范的回收體系改變了以前廢舊家電由個體商上門收,污染嚴重的狀況,保證了廢舊家電的有效回收。目前有效利用鋼鐵、塑料、有色金屬等資源近50萬噸。截至2011年5月26日,全國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5400臺,回收舊家電5290萬臺。行業的貢獻率也明顯提高,零售業在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吸納就業和財政稅收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9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3.1%,是新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從稅收規模看,預計國內貿易稅收達到1.4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18.6%,年均增長21.5%,高于全國稅收年均增數。零售企業對走出去也進行了探索,2009年,蘇寧電器收購了日本一家連鎖企業,成為第一大股東。緊接著蘇寧電器又收購了香港雷射(音)公司,實現了大型企業海外并購的突破。
第二,十二五期間,零售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零售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拉動力,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文化發展的承載力。說它是經濟發展的拉動力,是因為現代流動已成為經濟發展的血脈和神經,是直接決定生產和消費,直接決定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說它是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是因為零售業是民生行業,是直接影響老百姓生活的行業,也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我國的就業貢獻度比較大。也是市場一支資源的標志物,對公平分配也有直接的影響。說它是文化發展的承載力,是因為零售業是完成宣傳我國先進的,優秀文化和歷史文化的載體,也是吸收西方文化的載體。十二五是良好的發展機遇期,為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十二五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和戰略,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為落實這一機制,國家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將調整稅收和土地、水電等要素價格政策,零售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必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隨著互聯網等現代技術的應用,是以前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情變為現實,將促進零售業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將促進零售業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流通業專業升級,促進店鋪銷售向網上銷售,目錄銷售等形式拓展,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的進程將推動,并為我國零售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2009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46.6%,到十二五末講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城鎮將成為居民消費的重點領域。城市消費具有量大,面廣,層次多,升級快的特點,這一趨勢對于擴大城市網點和規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總之,十二五期間,由于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有新的技術手段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將使我國零售業有一個比較大的,快速的發展。
第三,我國零售業要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十一五零售業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在看到成績和機遇的同時,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當前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結構性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顯現,主要表現在零售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經營模式亟待創新,城鎮上崗的壓力比較大。面對新的形勢,十二五期間,零售業要以改善民生,擴大消費促進和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加快建立統一、高效、順暢、綠色的現代流通體系。當前,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建立和諧穩定高效的現代供應量,努力降低流通成本。當前受到房租租金、人工、物流費用上漲的影響,廣大零售企業在經營成本方面的壓力比較大。降低流通成本不僅是零售企業的事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穩定價格的需要,要克服這些方面的不利影響增加盈利。一方面要通過擴大規模提高規模效應,內部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轉變生產模式,增加自營比重。近年來聯營固點成為零售企業普遍采用的模式,企業自營很低,這種自營模式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從長遠看,零售企業,特別是連鎖企業,如果不能提高自營比例,就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核心競爭力也無從談起,零售企業,特別是大型連鎖企業要積極探索改變經營模式,不斷增強商品的購銷能力,通過開發自由品牌商品,培育服務品牌等方式,形成企業經營特色。
另一方面要處理零供關系,既要反對店大欺客。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零供關系是市場經濟的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零售商和供應商分別是供應鏈的重要主體。承擔了供應鏈不同環節相互關聯的重要職能,這種合作程度決定了供應鏈的發達程度。只有通過商戶合作,提升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做到信息共享,利益均攤,風險共擔,才能降低流通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第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提高流通效果。未來零售業的競爭也是信息技術的競爭。信息技術誰應用快誰就有發展。要促進電子交易平臺的形成,在過去,流通商品服務都是現場一對一的交易,隨著互聯網的虛擬,電子交易平臺,由一對一的交易,變成了多對多的選擇交易,形成價格,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水平,提高流通效益都有積極的意義。要促進區域流通渠道的流程,過去的商流都是在實地形成的,根據商品的特性等要素,經過若干環節,實現網上購物以后,打破了流通半徑,流通環節,流通常規,實行直達式的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縮短了交易時間。要促進現代管理鏈條的形成,比如利用互聯網可以做到物流再建關系,利用電子標簽、IC卡等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商品的可追溯。要促進經營管理中心的形成,過去建立數據庫是不可想象的,現在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顧客的數據中心,共用三個數據中心,從這些數據中找出規律,為經營管理服務。
第三積極發展綠色循環流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零售業在這些方面可以說是大有所為。要發展循環流通,從生產到消費僅完成了整個流通過程的一半,從消費再到生產,才能完成整個流通的過程。零售業要以舊換新,這幾年開展的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的模式,取得好很好的效果。要發揮好引領作用,要鼓勵碳比較低的產品,這樣以促進節能低碳產品的開發,有效的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保持低碳運行,在零售業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企業應該積極采取先進的技術,特別是節能環保的技術。以節電為突破口,強化管理。
第四加強零售業誠信建設。一直以來,多數零售企業以誠信為本,守信經商為宗旨,把信守承諾和嚴格履約作為基本的行事準則和規范道德。但是,也確有一些企業存在商業道德缺失,搞價格欺詐的行為,在企業中倡導誠信的商業文化,不僅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基礎,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一些老字號企業之所以經久不衰,關鍵在于始終秉承誠信為本,貨真價實的商業道德和經營理念,無論是生產、銷售環節還是經營層面,都遵守誠信守信和滿足顧客為需要。今天我們秉承這種商業文化精髓,在新的時期賦予新的內涵發揚光大。
同志們,朋友們,商務部作為零售行業的主管部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和支持零售業的健康發展,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增強服務功能,完善法規,研究制定促進政策。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零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也希望中國商業聯合會和在座的所有企業家們共同努力,為中國零售業持續、快速更好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最后預祝2011年中國零售商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聯商網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