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大量鋪貨 需防低價低質誤區
在當前物價上漲壓力處于較大水平的背景下,自有品牌商品找到用武之地。記者昨日走訪北京多家零售超市看到,TESCO、樂天瑪特、物美、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賣場內的“自有品牌”商品品類和數量增加顯著。在為消費者提供低價商品的同時,也成為超市盈利的利器。
自有品牌大量鋪貨
近日來,越來越多的自有品牌商品開始出現在大型連鎖超市的貨架上。
記者昨日在沃爾瑪知春路店看到,其自有品牌的食用油、礦泉水等商品,不僅在賣場的顯眼位置打出大幅廣告,更將商品擺放在賣場內同類商品陳列的重要位置。這些商品也成為沃爾瑪自有品牌商品不斷擴充的“新鮮血液”。
資料顯示,目前沃爾瑪旗下已經擁有“惠宜”、“明庭”、“簡適”等多個自有品牌。
記者同時了解到,近期發力自有品牌的連鎖超市并不僅是沃爾瑪。記者在南城一家樂天瑪特賣場看到,自有品牌商品種類和數量增加了不少,從生鮮食品到日化商品都能見到樂天瑪特旗下的自有品牌商品。據樂天瑪特官網顯示,目前其自有品牌商品已達到30種。 在新開業的TESCO豐臺店,賣場內的自有品牌商品至少有30種。
零售商一舉兩得
對于消費者來說,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為其帶來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價格的低廉。據某賣場方面介紹,自有品牌商品的價格一般會是同品類商品中最低的,要比主流品牌商品優惠10%-20%。這些商品也通常陳列在主流品牌商品的旁邊,并會在貨架上配有明顯標志。這些自有品牌商品因低價優勢加上明顯的位置,往往會吸引更多消費者進行選購。
而對于零售商來說,自有品牌商品已經成為其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因其可以省去廣告宣傳費用和進貨的中間環節,也因此成為零售商追逐高毛利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從一些零售巨頭的發展中可以看出,自有品牌商品在經營中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資料顯示,沃爾瑪在全球每年30%的銷售額、50%以上的利潤全部來源于其自有品牌。
與此同時,自有品牌商品會增加零售商在零供天平中的砝碼。一位零售人士表示,只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連鎖企業才能創立自有品牌,一旦零售企業擁有了自有品牌商品,在之后與同類其他商品的供應商談判時,自然會增加手中的籌碼,讓零售商占據更加主動的地位。
需防低價低質誤區
AC尼爾森的研究顯示,目前中國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還遠遠沒有被開發。據了解,按照國際慣例,一般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的產品是占據其品類的20%左右。沃爾瑪負責人也曾表示,未來將在中國市場大力發展自有品牌商品,并計劃要從占據品類的2.5%提升到20%。
業內人士認為,發展自有品牌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是目前中國零售市場存在的一大問題。該人士表示,超市自有品牌商品應是“高品質、高質量、優良服務”的代名詞。目前在中國,超市營業額多少、門店規模多大才能開發自有品牌并沒有明確的標準,不少商家也在“摸著石頭過河”。
此外,因自有品牌商品要比主流品牌的價格低,也讓其存在一些質量隱患。如果零售商家沒有合理經營自有品牌商品,只是一味壓榨生產商的費用,最后很有可能生產出無法保證品質、毫無特色的自有品牌商品。
(北京商報 姜子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