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不能學“味千拉面”
中國茶葉不能學“味千拉面”
據網易新聞報道,味千拉面是日本重光產業經營的本土中小品牌,上世紀90年代其獨特湯料技術被引入中國后,品牌得到迅速擴張,在中國27個省86個城市開508家店面,每天賣出17萬份拉面,僅在上海每天就賣出20000碗。
味千中國在各宣傳中稱湯底富含鈣質,每碗高達1600毫克,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數十倍。但媒體曝光其營養檢測報告顯示,味千送檢的湯底實際是一種"骨泥濃縮料"的濃縮液,一千克濃縮液可勾兌出100碗湯底,鈣質等營養含量不到50毫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這正如“濃湯寶”類的調味品都存在鹽含量超標的潛在危害。實際上人體對鹽和鈣的攝取是相互抑制的,食鹽攝取量多,人體對鈣的吸收就少,反之成立。人每天鹽最多的攝入量應小于6克。除了鹽超標這類調味品可能還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味千在中國宣傳中對公眾灌輸"鮮骨當日熬制"等噱頭,其實是一場事關營養與安全的山寨騙局。
網易還報道,除了在上海質監局網站登出的對味千拉面面條添加劑超標的舉報信息,中國食品安全學者還認為,像這種骨湯濃縮液中含有咸味香精,因為這種香精目前廣泛的被應用在食品調味中,在方便面的調味包中最為常見,各種香精可以模擬骨頭香味、蘑菇香味、豬肉味、牛肉味等。這些調味劑盡管會促進食欲,但同時也會引起口渴。
雖然味千拉面與茶葉沒有什么關系,但我們可以通過味千拉面的事例,給茶葉企業及當地政府一個提醒,茶葉企業不能學習味千,更不能讓味千的結局發生在中國茶葉企業身上!我們可以從這次事件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來幫助我們做強茶葉品牌。
一、宣傳,不是一味的吹噓,而是真實的呈現
味千在中國宣傳稱湯底富含鈣質,每碗高達1600毫克,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數十倍。但經媒體曝光味千送檢的湯底實際是一種"骨泥濃縮料"的濃縮液,在中國宣傳中對公眾灌輸"鮮骨當日熬制"等噱頭,其實也是一場事關營養與安全的山寨騙局,讓人覺得十分可笑,可氣。這種虛假宣傳曝光后,味千自然在中國市場上遭受重創。
據百度百科介紹,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世界各國的制茶技術,均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我國。
基于此,茶葉在中國的宣傳自然如魚得水,但是也有不少心地不良的商人,為了賺錢,什么事情都能夠做出來。例如,根據《金陵晚報》的報道:色素茶葉的報道層出不窮,也讓大家對新茶市場再生疑竇:究竟這個市場有多深?3月23日,本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早在2001年就有人向公眾介紹色素茶葉的情況。
“2001年我就向大家介紹過怎樣識別色素茶葉。那個時候,南京很多小飯店用的是色素茶葉”,盛先生如今40出頭,說起當年的一幕,仍然滔滔不絕。當年,南京茶葉市場上一年有逾10萬斤的色素茶葉。自從媒體曝光后,市場縮小了許多。面對今年的新茶上市,盛先生再度爆料——其實近年南京已經不流行色素茶葉,大家需要避開的另一個陷阱是外地春茶冒充本地春茶。
最多的還是一些比較好的茶葉品牌。例如,根據白茶世界網www.baicha.org報道,作為安吉白茶行業的代表品牌之一,世外茗源生產的茶葉無論從嫩度、條索、色澤、勻度、凈度還是香氣、湯色、滋味上,都遙遙領先。為什么世外茗源能夠擁有如此好的茶葉品質呢?茶葉界專業人士認為,世外茗源主要得益于“六好”,即好空氣、好水、好土壤、好結構、好心、好工藝。其中,前四個因素為先天的自然因素,后兩個因素為后天的人為因素,這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為安吉白茶的卓越品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使世外茗源的宣傳真實,可信,為廣大茶葉消費者所接受。
二、良好的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又一基礎
據網易新聞報道,味千拉面的面條也并非現場制作,而是使用包裝半成品。一位自稱曾在味千拉面工作過的網友2009年5月份發帖舉報稱,味千拉面里添加的丙二醇和山梨糖醇遠遠超出國家允許值,并稱已將情況向上海質量監督局網站舉報。媒體記者據這位網友在帖子上留下的登記號和密碼登陸上海質檢局質量舉報中心,果然看到了一份舉報材料。舉報內容是:味千拉面里添加的丙二醇達4.2%(應小于等于2%),山梨糖醇添加量為4%(應小于3%)。
以上的種種報道,都讓味千陷入絕境,其主要原因是不能保證其品質,讓人們對它失去信譽度,從而,味千的品牌地位也落入低谷。所以,味千的事件值得茶葉企業以及整個食品企業反省。
中國茶葉企業必須保證產品質量,否則,不僅傷害茶葉品牌,更是對消費者身心健康的一種傷害,甚至是摧殘。很顯然,我們知道,茶葉本就是健康產品,如果茶葉本身都不能保障是健康的,那么,很顯然,茶葉的健康作用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是一種無言的巨大諷刺了。茶葉品牌必須提防類似塑化劑的添加劑,或者類似塑化劑的有毒物質進入茶葉,地方政府和茶葉企業都要重視了。
中國茶葉行業第一本品牌營銷專著《茶翅高飛——中國茶葉品牌快速崛起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反復強調:茶葉品牌不能只有知名度,還必須有基于優良品質的美譽度,否則仍舊是殘疾的茶葉品牌。
所以,在味千“添加門”事件發生之后,我們更應該看清楚,要做強茶葉品牌,做大茶葉產業,茶葉品質一定是地位的,唯有這樣,我們才將茶葉產業做成利國利民的良心產業。
三、要想是企業源遠流長,就必須放遠目標
茶葉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是立足于眼前的經濟利益,“偷工減料”,以假亂真,其結局是可以預見的。茶葉作為中國的國飲,影響國內外,所以不能像味千那樣陷入“添加門”。
據百度百科介紹,未來我國茶產業的增長潛力巨大。因為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而中國是世界茶產量第一大國、茶出口第二大國。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飲品和精神飲品,而且,隨著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從國際需求來看,中國茶出口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另外中國茶產業已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扶持,也得到投資者的關注,茶產業開始走向規模化、現代化、正規化,未來增長潛力很大。浙江、江蘇、福建等產茶地區已經把茶產業作為重要的扶持產業,茶產業基地蓬勃興起。制造茶的工藝技術開始從手工化向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過渡,制造企業也加強了茶品牌的建設。
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所以中國的茶葉企業應重視其發展地位,重視其品牌。不能像味千那樣“唯利是圖”。
(作者:王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