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更低 資本轉向白酒業上游布局
在中糧、聯想等資本大鱷及眾多資本對區域性白酒品牌掀起一股全所未有的并購風的大背景下,并購卻悄然轉向上游原酒生產企業。記者近日在四川瀘州和宜賓兩大中國重要的原酒供應板塊走訪時獲悉,包括全國原酒產能排名前列的高洲酒業、華夏酒業等均有就引進戰略合作伙伴進行積極的洽談。
資本加快白酒上游布局
凱樂科技發布的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黃山頭酒業已與四川瀘州名豪酒業簽訂《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擬收購名豪酒業51%股權。據名豪酒業官網的信息顯示,其2007年獲得瀘州原酒銷售10強稱號,目前有2000多口窖池,年產五糧型原酒、調味酒18000余噸,醬香型白酒2000余噸。
名豪酒業并非是被資本瞄上的首個白酒原酒生產企業。“目前已與一些戰略合作伙伴洽談,我們有意引進財團加快企業發展。”宜賓華夏酒業總經理助理黎斌向南都記者表示。至于為何會向外界資本拋出橄欖枝,黎斌認為,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單獨依靠銷售原酒進行擴張,但做自有品牌有著資金的壓力和風險,考慮引進財團是必經之路。不過黎斌表示,目前更傾向于選擇與做實體的企業洽談。“像華夏酒業這樣規模的原酒生產企業,技術、質量儲備已很好,缺的是幫其運作自有品牌的市場營銷人才和資金。”
此外,在全國原酒生產居于前列,現在原酒年產能超過10萬噸、去年銷售額超過10億的宜賓高洲酒業也正在緊鑼密鼓地與外界資本接洽。“高洲酒業從去年開始與中糧集團、希望集團等多家企業接觸過。”高洲酒業一位高管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公司一位管投資、財務等領域的高管就是此前在與公司接觸時從平安集團跳槽過來的。
并購原酒企業風險更低
在白酒業并購風盛行的這幾年,雙溝酒業、邵陽酒廠、武陵酒業、乾隆醉酒業、貴州懷酒、貴州醇等區域白酒品牌先后被各路資本吞下。然而,這股此前以品牌企業為主角的并購風大有轉向之勢。早在今年2月底,中糧酒業以現金出資形式控股為瀘州老窖供應原酒的瀘州老窖石梁釀酒基地項目;4月,聯想控股旗下控股企業投資1.4億元獲得瀘州原酒生產企業蜀光酒業51%的股份。
“白酒行業景氣度高,但是品牌企業并購成本很高。”知名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表示,這是促動各路資本并購轉向的重要原因。知名白酒專家鐵犁則表示,區域名酒品牌一般是當地的經濟支柱,要讓其出讓股權,并非易事。
回望最近的一起白酒品牌企業并購案,6月底豆奶大王維維獲去年營收僅1 .07億、凈利潤僅180萬的貴州醇51%的股權,為此其付出3.57億,而該價格已被業界認為維維撿了個便宜。回顧2009年維維獲得湖北枝江酒業51%股權也僅用3.48億,但當時枝江酒業無論從改制的徹底性、市場銷售還是營銷等方面的鋪展都要遠優于現在的貴州醇。
相對而言,原酒生產企業一直以來低調隱身于白酒業幕后,其銷售規模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不等,相對而言無論是估值還是企業體量均要小于品牌白酒企業。
“原酒沒有保質期,越陳價格越高,因此并購原酒企業并沒有太大的風險。”舒國華表示。
南都記者黃麗嫦 實習生張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