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在中國的求索之路:未來將開110店
從1996年起,沃爾瑪(Walmart)便在中國大舉開店。去年的銷售額約達100億美元。多年來,沃爾瑪管理層精心培育有影響力的人脈,并向地方慈善機構捐贈人民幣7,700萬元。這不只幫助沃爾瑪獲得了認可,還為它旗下一些超市和山姆會員店(Sam s Club)的開設鋪平了道路。沃爾瑪現在在中國已有398家門店,其中包括10家山姆會員店。在當今的中國,超市和大型綜合超市擁有中國超過80%以上的消費者。這其中包括了沃爾瑪、家樂福(Carrefour)和樂購(Tesco)等國際企業;以及中國的運營商北京華聯集團(Beijing Hoalian Group)等。
最近到訪北京期間,沃爾瑪董事長兼CEO麥 杜克(Mike Duke)宣布,未來三年,該公司將增開110家超市和山姆會員店,并關閉15到30家舊門店。其他許多門店計劃將在三年內完成翻新。新店選址將主要集中在小城市。與此同時,沃爾瑪將提高所有門店所提供商品的檔次。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消費者群體中正在經歷的轉變。沃爾瑪門店眼下銷售的都是廉價商品,但是中國的消費者想要更好的。對此沃爾瑪必須作出應對,否則就會面臨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此外,沃爾瑪正在中國建立新的配送中心——快速配送可以確保食物和農產品更加新鮮,這再次折射出了沃爾瑪在華顧客對優質產品的渴求。顧客們越來越挑剔,越來越愿意在購買前花時間檢查產品以確保新鮮。
沃爾瑪已承諾對其當前的運營模式進行調整,變得更加創新,從而適應消費者市場的快速變化;其中包括,更加注重提高新鮮食品和各類雜貨的質量。到明年10月份之前,中國所有的沃爾瑪超市都可以使用配有質量監控和合規監管的水果與干果配送中心。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CEO格雷格 福倫(Greg Foran;中文名:高福瀾)稱,該公司將改善運營并提升客戶體驗;建立一流的食品安全方案;削減成本,以建立起更強大的企業。這是沃爾瑪的典型做派——公開談論所有的積極改變,卻掩蓋了這樣的事實:它一直視中國為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而無視于中國的迅猛發展和快速城鎮化進程。
作為擴張計劃的一部分,沃爾瑪承諾通過新增門店和配送中心為中國創造1.9萬個工作崗位。我認為這將有助于平衡其在美國供應面方面的舉措。在美國,沃爾瑪正致力于兌現這樣的承諾:未來十年在美國本土生產500億美元的產品。這意味著以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的供應商為代價,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在中國開設新店和配送中心,可以抵消因增加美國本土采購而給中國導致的失業。制鞋廠Elan-Polo就將在佐治亞生產注塑鞋,創造250個新的工作機會,玻璃器皿和窗藝產品在美國本土的生產將創造另外100個工作崗位——而這些商品原先都是來自中國。
在國際業務方面,沃爾瑪的管理層的摸索之路步履維艱。它已經放棄了在德國和印度的零售業務(但在印度,繼買斷印度合伙人之后,保留了 付現自運(cash and carry)批發業務),并修改了它在中國的策略。鑒于消費者們變得越來越精明,國內外競爭日趨激烈,該公司將有可能不得不改變在其他國家的視角和運營模式。
(福布斯中文網 譯 劉少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