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新語在華受困加盟失控 直營加盟比例增至1:3
加盟店出現材料問題令面包新語陷入“過期門”。一度以透明加工間作為主打的新加坡品牌面包新語,恐怕未曾想到日后會因為采購過期原材料被央視“3·15”曝光。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認為,一線城市直營打品牌,二三線城市靠加盟撈金的經營模式風險不小。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面包新語的直營店幾乎全部位于北京、上海和天津,其他地區多為加盟店。直營加盟比例已經從最初的2:3猛增至1:3。
針對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過期原材料問題,面包新語書面回應稱,涉事門店為加盟店鋪并非公司直營店,目前面包新語已封存了來自問題企業提供的所有原材料。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面包新語采用的是類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理念,對品牌頗為注重,在一線城市繁華地段以直營為主,借此打響品牌知名度,進而在二三線城市吸引加盟商。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加盟系統嚴謹完善,不僅能快速擴大網點布局,還可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但對于烘焙行業來說,加盟形式發展并不容易,因為很難保證產品及原料的新鮮性。
事實上,在入華初期,作為全球第一家掛牌上市的烘焙企業,面包新語創新采用的透明玻璃設計,讓消費者能看到面包師制作全過程,一度受到消費者追捧。但三年前,為了增加在內地市場的銷售額,面包新語中國業務首席執行官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擴大特許經營店鋪的比率,從目前加盟、直營比例3:2增加到7:3”。
昨日,面包新語媒體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面包新語在國內加盟、直營的比例已增至3:1。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對于直營店的原料采購均是由中央工廠提供。但她也承認,加盟店的部分材料是在當地采購。業內專家表示,面包加盟連鎖店的原材料供應一般以本地采購為主,再加上擴張速度過快,在質量管控上難免出現漏洞。該專家稱,國內的多數面包企業,如味多美、金鳳成祥等企業均是采取直營模式經營。
“從某種角度講,缺乏監管,‘加盟店’容易成為不規范、質量低的代名詞。”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楚東看來,用加盟模式擴張只有做到有效嚴格的管理,才能真正實現總部的戰略意圖。
盡管目前,面包新語已對問題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但仍有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安全性表示懷疑。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消費者對面包新語出現該類事件表示既驚訝又憤慨,并拒絕在其門店消費。
這也并非是面包新語首次因使用過期原料被媒體曝光。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此前,云南昆明市五華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接到市民舉報面包新語昆明西南店涉嫌使用過期的原輔料生產面包,執法人員在檢查中扣押了這家店內62袋過期原輔料和一些無中文標志的進口食品,其中部分原料過期近五個月。面包新語的上海直營店也曾出現類似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此前也曾在東直門銀座的面包新語門店看到多只蟑螂在門店中。
(北京商報 周雪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