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IPO背后:深挖女人經濟 假貨成隱憂
聚美優品CEO陳歐在北京時間5月16日晚間敲響紐交所的開市鐘。據聚美優品最新提交的IPO文件顯示,此次IPO發行價為22美元,預計最多融資4.3億美元,以1.42億總股本計算,其市值約為31.24億美元。
而這可以稱之為垂直電商的一次“逆襲”樣本。比如:凡客大面積裁員、主營鞋品的樂淘被出售、就連同業競爭對手樂蜂網也被唯品會收購了75%的股份……這些都讓聚美優品的上市顯得意味深長。
“這家成立4年的公司以超過1000萬活躍用戶、60億元交易額、88.9%的重復訂單率等一系列數據,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商虧損燒錢的形象”。廣發證券分析師歐亞菲表示。
不過歐亞菲也不無擔心的表示,“隨著聚美優品2013年開始推服裝閃購,以及唯品會在2014年收購樂蜂網,兩家公司在品類覆蓋上將面臨越來越多的交叉,預計未來3-5年,雙方必將面臨更為直接的競爭”。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分析人士直言:“聚美優品即將成為赴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大軍中的一員,而隨后的阿里和京東也呼之欲出,上市的道路上,聚美優品必將面臨京東和阿里的競爭”。
此外,聚美優品還面臨著商品的授權問題。作為化妝品垂直電商,聚美優品一直標榜正牌折扣,但雅詩蘭黛等品牌認可的銷售渠道并不包括聚美優品等電商。雖然品牌授權問題不會對聚美優品上市造成影響,但合作的化妝品廠家售賣假貨,其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挖掘女人經濟
“聚美優品的發家源自垂直電商和行業的緊密捆綁,當整個市場向上走時,聚美優品只要能保證市場占有率、絕對的供應源,就可以取勝”,易觀國際分析師卓塞君向21世紀網表示。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國內美妝產品的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362億猛增至2013年的2200億。
卓塞君指出,當初,國內化妝品電商以淘寶的C2C為主,但誰都清楚這種商業模式根本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問題。聚美優品的出現正好打破了這一局面,再加上美妝產品由于其單位重量價值大、標準化程度高、退貨率低等特點,迅速成為重要的網購品類”。
據Frost&sullivan統計顯示,2013年美妝B2C市場規模達到了226億元,而在2010年,這個領域的規模只有17億元,這幾年的年度復合增長速度高達136.9%,這個數字遠超線下市場。
“因此,對聚美優品來說,上市也是有機會幫助其在未來脫離單一美妝行業的局限性。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候,靠單一市場無法有足夠的安全感”,卓塞君指出,“這種‘不安’在垂直電商領域尤為突出。沒有人愿意固守一個行業,即使這個行業非常賺錢。上市之后,擁有更多資金的聚美優品一定會進行品類擴張,陳歐或許會考慮占領更全面的女性市場,完成更廣泛的布局。”
謀求模式之變
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明顯回暖。這是在經歷了2011年至2012年的中概股“誠信危機”后,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呈現出首次較為明顯的IPO回暖跡象。盡管部分次新股隨后股價表現疲軟,但中概股赴美上市開始恢復的信心并未受到打壓。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菲利普認為,在遭遇下跌后,當前中概股產生了較大“買入機會”。花旗銀行股票分析師也指出,盡管中概股近期出現較大回調,但在分析時更應結合具體公司業績來分析,因為個股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
至于聚美優品在此時選擇赴美IPO,易觀智庫分析認為,其背后資本推動是主因。“聚美優創立到現在,先后獲得真格基金,紅杉資本,險峰華興資本總計1300萬美元的融資,股權結構較為復雜。同時在垂直電商領域,聚美優品的直接競爭對手樂蜂網,也由紅杉資本投資。現階段,聚美優品在市場占有率及銷售業績方面均強于樂蜂網,此時上市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而有業內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網表示:“除資本的推動力外,陳歐其實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上市只是棋局中關鍵的一子而已”。
“聚美優品上市之后的第一要務應該是擴大品類。2013年,聚美優品用1萬多的SKU(庫存量單位)完成了8.1657億美元的交易額。不過聚美優品在一些關鍵數據上卻輸給了唯品會,其中很核心的原因就是后者的SKU要遠遠高于前者”,上述人士表示。
據廣發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聚美優品的專供品牌(獨家代理+自有品牌)的銷售額占比約為10%到15%,他們預計未來3年這個數字將提升至25%到30%(其中獨家代理和自有品牌基本平衡)。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專供品牌比例的提升,會大幅提升聚美優品的毛利率”,上述人士同時表示,按照美妝行業的經驗,一般代理的扣點約為20%,獨家代理約為50%,而自有品牌能可以達到70%。而SKU增加會帶來更大的客戶群體,以及一連串的附帶價值。
“此外,陳歐還會將更多的錢投向移動端,因為從較為成熟的美國市場來看,化妝品是一個越來越被手機用戶接納的購買品類。聚美優品的主力用戶也是一、二線城市的大學生和年輕白領,他們對移動終端的依賴,以及對社交分享的熱衷,陳歐做出這個決定并不困難”,歐亞菲同時分析。
數據顯示,聚美優品在2012年5月推出移動端APP后,移動端收入貢獻已從2012年第四季度的11%提升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49%。
歐亞菲最后還指出,依托于大量獨家代理和自有品牌的資源,聚美優品完全有可能開拓與線下美容、美發等連鎖產業的互動。總之,只要這個領域存在女人消費的機會,聚美優品就可以利用與用戶的信任感把這些服務嫁接到自己的平臺上。
侵權和假貨成最大隱憂
據易觀最新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購物市場交易份額,淘寶無線和京東分別以78.3%和7.2%位列第一和第二位,而聚美優品交易份額僅為1.35%位居第四位。
資料顯示,京東將于5月22日正式上市,阿里也已經正式提交招股書。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電商行業的巨頭,阿里和京東無論是公司量級還是吸金能力,都擁有極大的吸引力,而這極有可能導致投資人對聚美優品上市保持觀望”。
而東方凱譽通信公司CEO、電商專家莊帥也認為,“2010年上市的麥考林一度下滑瀕臨退市危險,凡客七輪融資未曾上市現狀也不容樂觀,包括現在樂峰‘賣身’唯品會,聚美優品作為垂直特賣電商,面對垂直電商的‘死亡詛咒’,在上市之后前景也不容樂觀。”
此外,聚美優品還面臨著商品的授權問題。作為化妝品垂直電商,聚美優品一直標榜正牌折扣,但雅詩蘭黛、倩碧官方曾表示,雅詩蘭黛認可的銷售渠道僅包括指定的百貨公司專柜、雅詩蘭黛、絲芙蘭等品牌官網和獨立專賣店,以及雅詩蘭黛天貓官方旗艦店,但不包括聚美優品等化妝品電商。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品牌授權問題不會對聚美優品上市造成影響,但若與之合作的化妝品廠家售賣假貨,其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另有業內人士也坦言,在侵權及假貨問題上,雖然不排除有競爭對手在故意詆毀,但這確實是聚美優品IPO后的最大隱憂。
(21世紀網 劉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