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物流”讓購買體驗更好
從消費者及用戶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物流”需要能夠為消費者及用戶提供物流過程的動態信息,需要能夠快速有效地響應消費者及用戶的需求變化。在“互聯網+物流”時代,消費者及用戶是最大的贏家,因為我們每個人及現實中的每個企業或組織都是消費者或用戶。
一、讓購物更加隨心所欲
如今的購物,可以在小區的便利店購買,可以去大型超市購買,可以去專賣店購買,可以網購,可以找代購,等等。相比物資缺乏的計劃經濟時代,如今的購物可謂方便自由了太多。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互聯網+物流”會使人們站在將來的時點看今天的消費方式及條件,就猶如我們今天看計劃經濟時代的消費方式及條件,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購物會更加隨心所欲!
未來的美好購物體驗并非遙不可及,它是以今天的現實條件和水平發展起來的,不斷改善當下的不足就可以到達隨心所欲的未來。那么我們當下的購物有什么不順心的嗎?
不順心的太多了。例如,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買什么好, 物資及商品的豐富讓人們有了選擇困難癥。這種選擇困難癥的原因不僅是物資商品的豐富,還由于人們對于自身需求的理解不足。接下來,消費者“理性消費”的意識會逐漸覺醒,消費者需要什么,去哪里購買或者選擇哪種購物方式,消費者可以做出更加合理的選擇。但是消費者將來時的購物方式及購物策略的改變,需要將來時的現實條件的支撐,其中“互聯網+物流”就是支撐購物方式變革的重要基礎條件。
再比如,讓人足不出戶的網購,已經算是先進、時尚的購物方式了!但網購依舊讓消費者有很多的不順心!包裹遲遲未到,到了的包裝破損;或者型號大小有誤差,打個催單電話,商家說已經發貨交給快遞了,把球踢給快遞公司;打電話催快遞公司,快遞公司說商家發貨太晚,趕不上趟,或者以各種理由應付。這并不是商家或快遞公司故意欺瞞消費者,而是因為商家有商家的難處,快遞公司有快遞公司的困難。商家的難處在于,訂單處理及庫存管理跟不上導致出庫效率低下;快遞公司由于節假日及人工成本上漲導致包裹積壓及人手不足。
改善消費者當下網購所遭遇的不友好的物流體驗,“互聯網+物流”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互聯網+物流”使消費者不僅可以自由地選擇商品,選擇商家,還可以選擇快遞公司,選擇具體的快遞服務。同樣因為“互聯網+物流”,通過各方的努力,可以輸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網購物流服務。
又比如,O2O已成為一種時尚理念,但當下的O2O還沒有發揮出理想的功效,消費者時常需要面對線上與線下的沖突,經常出現不知道應該是網上購買還是應該到實體店購買的情況。此外,線上商家與實體店也存在著競爭與利益沖突。然而消費者一方面需要實體店的放心體驗與身臨其境的購物感受,另一方面需要網上購物的實惠與到門服務。
“互聯網+物流”的發展會使消費者的這兩種需求都得到滿足。
未來普遍流行的會是這樣一種購物方式:消費者到超市里面去購物,需要什么東西,就用手機的二維碼掃一掃,掃過的商品會自動生成訂單,不需要推購物車,不需要提著沉甸甸的商品,消費者按確認并自動支付,當消費者回到家里的時候,送貨員已經在家門口等候。那時候的購物,將成為一種輕松、時尚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局限于購物本身。但是這種將來時的理想購物方式,需要更加發達的物流實體來支撐,需要更強大的“互聯網+物流”的行業生態網絡來支撐。
讓購物隨心所欲,并不是沒有規則,沒有條件。購物的隨心所欲需要更加高效的物流實體的支撐,而這一切需要建立在“互聯網+物流”的基礎上。反過來看,將來人們的消費和生活有多便利,“互聯網+物流”就有多發達、多高效!
二、用戶組裝供應鏈
隨著消費者權益與自主意識的覺醒,隨著個性化定制的興起,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或C2B:Customer-to-Business,消費者到企業。被認為是當下前沿的商業模式。C2M或C2B,強調的是消費者及用戶的需求驅動整個經濟運行,由需求拉動商貿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制造企業的生產活動。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遠不只是C2M或C2B,在C2M或C2B的基礎上,供應鏈將由用戶進行組裝!
用戶組裝供應鏈,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2030年,小美即將18歲, 她打算為自己的成人禮做一件漂亮的連衣裙。她將自己的想法和專業的服裝設計師進行溝通,在設計師的幫助下把連衣裙設計好。接下來,購買什么樣的布料及配飾材料,選擇買哪個商家的布料及配飾材料,由哪個裁縫進行拼裝,小美通過網絡依次進行溝通、選擇、確定和支付。然后,這些布料及配飾材料通過物流從供應商發送到裁縫那里,裁縫按設計要求把衣服做好后,又通過物流把連衣裙送到家里。于是小美如愿地在成人禮的慶祝晚會上穿上了自己滿意的連衣裙!
用戶組裝供應鏈并非遙不可及。我們可以想象,電腦、冰箱、空調、桌椅等這些生活用品都可以由用戶進行設計,定制相關配件,同時還可以選擇一系列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提供定制服務,并通過物流實現產品供應鏈的有效組裝。
當然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用戶組裝供應鏈需要更加智能的工業基礎,同時還需要更加智能的物流實體。“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物流”“互聯網+社會經濟的所有要素”,會使用戶組裝供應鏈變得不再遙遠。然而,對物流業來講,“互聯網+物流”如何發展,才能支撐“用戶組裝供應鏈”的未來?這才是關鍵問題。
【本文作者黃濱,深圳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濱QQ號/微信號:815669485;文章節選自《物流+物流導航》,億歐獨家首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