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嘉里城半年調整:運動和兒童業態是亮點
聯商專欄:去年2月,我也曾以一模一樣的標題做過一篇內容,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保留節目,對于定位精準、穩定發展的商場,我很樂意做半年調整播報,一方面為大家分享一下優質項目最近的動向、進展,同時感受商業的千變萬化——即使類似浦東嘉里城、K11這類小而精,發揮空間有限,客群又比較明確的商場,其實也是在不斷突破自我的。
B1
▲ 原先商場B1層正對地鐵出入口主通道的位置,由家居類生活方式品牌設鄉味Relish&Share占據著相對大的鋪位,如果嘉里城是一家新開商場,你也許不會對這樣的布局方式感到開心,但作為逐步培養成長起來的典型,如同近期介紹過的湖濱道撤出家具品牌,引進LOKAL BY WAGAS類似,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嘉里城自然也會對一些開業初期的主要租戶做調整。去年LEGO大力拓展授權店,給商場提供了契機——從定位上看,商場的親子氛圍本身就需要更多兒童業態來支撐;從品牌效應來看,LEGO授權店更為豐富的產品和相對更好的品牌形象,也是商場主通道位置所需要的;從選址看,由于該入口處還有motherswork,因此也算形成氛圍。、
▲ 嘉里城對該位置的調整,并未進行簡單的“一進一出”,而是將原先設鄉味的面積一切二,大空間自然給到了LEGO,第二個相對面積較小的位置由樸坊打造。
▲ LEGO授權店的店裝樣式——有墻面、有櫥窗等,與該位置原先設鄉味幾乎全通透的布局方式撇清關系,以完全規整的店鋪形象出現,也算是完成了該中部區域最后一塊拼圖。
▲ 授權店的噱頭,就是幾乎每家新店開業,都會提供定制款產品,嘉里城也不例外,出入口的海報就能看出圣誕至年底活動期間,這個懷舊餐廳將成為嘉里城獨家預訂產品。
▲ 雖然LEGO在品牌定位和知名度上非樸坊能企及,但相比老生常談的授權店,該區域這家新開業的樸坊更有看頭。嘉里城是樸坊早期開業的店鋪之一,相信此次調整也是與商場長期以來緊密合作的成果。品牌少見地打造了一個前后通過的店鋪空間,在增加了使用面積的同時,也增添了更多嘉里城的“獨家內容”。
▲ 除了樸坊固有的以創意生活類物品為主的核心產品外,品牌為嘉里城店量身定制增加了獨家兒童類相關業態,上圖這類產品與LEGO將形成很好的“連貫性”,同時內部還有一個兒童互動空間,以供孩子們現場教學把玩。這與商場的定位相符,同時也是打造該區域氛圍所需要的。
▲ 原先樸坊的位置引進女裝品牌MO&Co.,與MOUSSY、MU等“鄰居們”形成氛圍,也算是該商場少有的女裝類集中區域,體現招商邏輯。
▲ B1層除了重新切分了柜位的LEGO和樸坊位置外,去年下半年至今也不乏一些個別品牌的進出,其中包括釜山料理的位置引進了西班牙菜品牌PINTXOS,而嘉里系統的兩家店也是該品牌在上海目前位置唯二選址。
▲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說洋氣的、有品質的品牌就一定適合這家店,Urban Soup Kitchen并未引爆嘉里城,作為餐飲品類,該品牌在經歷了一個不算長的合作期后撤出,迎來的是HLK旗下全新首家面食品牌The Pasta Bar。這就是市場,新人進舊人出,對商場和品牌而言都是新的嘗試,好在嘉里城已積累良好口碑,品牌的選擇面不小。
▲ 下半年ORIGINAL FRESH進行了店裝的全新升級,一改之前更偏重于產品形象軟性裝飾的特色,更多以“極簡”和“色塊”來彰顯店鋪的品質感,我覺得前后兩代店裝各有側重點,這只是品牌不斷發展的象征而已。一旁則是難得引進了接地氣的人氣品牌紅唇,取代了原先的食之秘甜品。毫無疑問,雖然目前只是圍板,但前者屆時定會呈現出吸引嘉里城的亮點。
1F
▲ 1層近期相對大的調整動作,與B1的設鄉味簡直異曲同工,BAKER&SPICE撤出,騰出來的大空間分割成兩個品牌。
▲ 沿廣場部分引進了以漢堡為主打的西餐品牌尚牛社會BEEF&LIBERTY,該品牌之前只在嘉華中心和上海商城有店,并未進駐到主流商業項目,一方面可見品牌對高端商務客群具有經營之道;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商場愿意挖掘更多新晉者而不依賴于老牌連鎖品牌的創新心態。
▲ 驗證我上一句說法的,是分割后的另一個區域,商場引進了國內第一個高端設計師運動品牌PARTICLE FEVER,同樣也是一次有趣的嘗試。該品牌此前深耕線上市場多年,如今在線下開出實體店,首站選擇嘉里城,完全體現品牌對該商場定位和客群的認可,據悉該品牌第二家店已在北京王府井中環開業。在前年的“半年調整圖報”中,我曾重點聊到嘉里城1層運動氛圍的打造,如今隨著adidas RUNNGING、NIKE KICKS LOUNGE開業,大牌到齊,同時類似PARTICLE FEVER進駐也為其提供了不同于多數商場的更多細分選擇。
▲ 除此之外,1層的常規調整還包括推出全新VI形象的CALVIN KLEIN對其UNDERWEAR店鋪進行了升級改造。
▲ 整家店中非常特殊的一個淺徑深位置,引進了小件產品為主的VICTORINOX,該品牌幾乎同期也進駐到了ifc,作為業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老牌,有卷土重來之勢。
▲ 此前在B1層地鐵出入口主動線處設點位的dyson,可能是由于LEGO的進駐,如今將柜位移至了1層東區,不過由于該品類目的性消費較為明確,因此選址的變數相對而言理應也是最小的。
▲ dyson對面的LensCrafters是進行店裝升級的品牌之一,也是該品牌繼ifc后又一引入高端形象的店鋪。
2F
▲ 商場2層主要以兒童品類為主,因此又不得不說到LEGO,該品牌由經銷商做的店鋪如今已經與kidsland合并,原柜位引進了在商場中島區域做了好久但可以說是臨時位的Papahug。對雙方而言,都是盡可能降低成本的嘗試,事實證明,如果定位契合,那只要靜等機會出現即可。同時一旁的好孩子星站也正在進行升級改造中,兩個品牌圍板打造得極具整體感又保有自身特色,體現了商場對形象的把控能力。
▲ 2層的另一亮點調整,是引入了BUILD A BEAR,品牌方面,這是該品牌繼迪士尼小鎮后開出的第二家店。開進迪士尼小鎮定位契合,也可看做是宣傳方面的無形價值,而進到主流商業項目,則是品牌跨出的重要一步,同樣也彰顯了其對嘉里城定位的認可;規劃方面,這是商場在公區利用上一則登峰造極的案例。結合此前已經開業的熱迷音樂和圖玩集,嘉里城在2層親子氛圍的打造上可謂不遺余力。
▲ 2層的常規調整包括有此前的California Pizza Kitchen撤,引進了同品類更為大眾熟知的瑪尚諾。
以上,是浦東嘉里城近期的一些調整變化,可惜有些仍在跨年裝修中,我們在這篇文中未能一睹全貌,另有些雖然可能也是在近半年才新開,但由于時間稍早,這里也就不做羅列。為了將這個欄目更體現“品牌感”,因此與年前的K11一樣,均以“半年調整圖報”作為標題,我們不需要糾結時間點這些“小事”,更重要地,是要看商場在常規的調整中,都在展示些什么。
1、運動和兒童兩大業態,依舊是市場的香餑餑,浦東嘉里城主打高端家庭型親子消費,不斷增加兒童業態無可厚非,除了原先的2層外,隨著LEGO的引入、樸坊增加兒童體驗,商場的B1層也正由局部兒童親子業態轉變形成區域性的親子氛圍,這當然也是由于品牌的選址要求所致。對商場而言,你不能說在兩個樓層都有兒童業態是“有趣”的嘗試,但現實情況是該品類供大于求,商場單層體量有限;而成人服裝零售并非該商場的主打品類,因此這是供需關系的結果。
2、浦東嘉里城毗鄰世紀公園和高端社區,有著大量的跑步、健身消費基礎,因此引得各類運動品牌關注是情理之中。商場1層以基本完全抹去了開業初期定位不夠契合的成人傳統服裝品牌,旨在細分品類上做全做強。
3、本文中連續兩個大鋪位切分成兩個品牌的調整案例,彰顯了商場提升坪效的決心,這也讓我聯想到之前的MUJI撤出,引入HAY等三個品牌,異曲同工,商場成熟后,這類工作仍將繼續。
4、本文中多個品牌對店裝的升級打造,從品牌端體現了自身的良性發展以及對商場的信心,從商場端而言則是嘉里城對品牌形象長期以來精益求精,并對“獨家主義”的訴求。
以上這些,其實同樣是如今很多新開業商場所在做的事,但能夠感受到有些只是一味地簡單追求差異化,并非結合自身定位的差異化,而浦東嘉里城是成熟經營后甲乙雙方的共同訴求,需要細細體會。
(作者系聯商百人薈成員kaga,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聯商網立場,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