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貴州財大京東便利店:提升空間還很大
聯商專欄:貴州財大老校區設在貴陽市中心地帶的山頭上。其他的大學的特點是“門面大,話筒差”,貴州財大則是“門面小,話筒好”,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門面,從一條小馬路進去,進口只有兩輛小車的間距,進口右側有個門房,所以門房師傅不能在門房間直接發卡給司機。
但他們很有智慧,弄了一根一頭有叉口的小竹干,把門卡插入叉口,就可以不出門房把停車卡直接推送給司機,正可謂:民間處處有智慧,百姓個個是高手。
早上7點剛過,位于貴州財大小鐵門外半山腰上的“京東便利店”吳馨雨便利店已經開門。門面與店面陳列比周邊其他店鋪顯得干凈整潔。早晨的顧客并不是很多。
京東便利店
周勇:加盟京東有什么變化?
店老板說:京東對我們最大的要求是不能賣假貨。與從前相比,主要變化是現在向京東進貨,我90%以上的商品都是向京東要貨。可以貨到付款,也可以采取賒賬付息的方式。我都是采取貨到付款方式。
周勇:加盟以后收益有沒有提高?
店老板說:加盟以后效益也有所提高。毛利率一般可以做到17%左右。
周勇:什么東西銷售最好?京東有沒有提供有關數據分析的系統?
店老板:當然是酒水賣得比較好。你看我還自己引進了整壇零拷的白酒。江小白也賣得不錯。你說的什么系統,我們還沒有,京東也沒有提供,京東也沒要我們的數據,什么東西好賣不好賣,我心中有數。
我發現,店內有三個冷柜,售賣飲料礦泉水等,店門口還有一個冰柜售賣冷飲,服務臺售賣香煙計生用品。服務臺前有兩個木制堆頭。長方形的店面,有三排貨架,主要供應食品雜貨。并有整壇零拷的白酒供應。這是老板自己的進貨。
當問起為什么不做點早餐生鮮等商品時,店老板說,周邊都有菜場,早餐店,我們也忙不過來。
在京東便利店同一條街面的百米外,有一家面積稍大一點的超市。在貴州財大內的酒店住了三個晚上,去買過兩次水果,那里出售的小米蕉挺好吃。看過京東便利店,便問超市店主:你為什么不加盟京東?老板說,就是換個門面,價錢貴一點而已。送他們貨的供應商同時也送我們貨,我沒有仔細比較京東便利店與超市的價格,只感覺京東便利店更整潔,老板也挺友善。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經營想法與思路。整合這些小店不是一件容易事,京東便利店的門面整合與商品整合,還是做得挺好,但提升空間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
筆者與店主合影
同一條街面百米之外的小超市
長方形店面縱向擺放三組貨架
三臺冷柜兩個島柜一壇酒
門口的冰柜上方寫著“江小白”
編后語:數據顯示,便利店已成為實體零售企業中增長最快的業態,中國市場也成為全球企業的必爭之地,潛力無限。但是,在高增長下面臨著來自店效和成本的雙重壓力。中國便利店行業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未來如何突破?對此,《聯商網》特別策劃“剖析中國便利店”,通過專家分析,采訪高管與店長,解讀典型企業的案例,一起來探討便利店的那些事。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上海商學院副教授池麗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