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入囊 國產彩電離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國產彩電在“橫掃”全球的路上再進一步。
8月26日,TCL電子宣布其彩電銷量全球市場份額超過LG躍升至第二。從CRT時代到平板時代,再到各種顯示技術爭奇斗艷的當下,國產彩電在幾十年的掙扎與奮進中逐漸崛起,掀起了新一輪的重組與變革。
然而,在全球彩電市場,銷量排行第一的仍然是三星電子,中國彩電廠商要想更進一步,還需要加快出海的步伐和技術的超越,并在高端化的領域打上印記。
國外破局
TCL電子中期業績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2.8億港元,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02.8億港元,同比增長36.6%,環比增長46.8%,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4.7億港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4.6億港元。
在銷量方面,二季度TCL品牌電視機的全球銷量為581萬臺,同比增長31.6%。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統計的數據,TCL電子旗下的全球品牌電視機銷量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9.4%,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12.7%,排名超過LG,由2019年全球第三名躍升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全球第二名。
TCL電子CEO王成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TCL第二季度趕超LG主要得益于硬件產業鏈的發展趨勢和彩電智慧發展的進程兩個方面。
“從產業鏈的發展趨勢來看,三星和LG紛紛關停自己的LCD(液晶)工廠,上游的削弱也給國內廠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此外隨著彩電智能化時代的來臨,人工智能、計算、影像、連接都對彩電未來的形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伴隨著中國在5G方面的領跑,TCL在智慧顯示方面的優勢也開始顯現,因此對三星LG的追趕和反超也是大概率的事情,今年電視機的目標銷量為2300萬臺。”王成說。
除了TCL,北京商報查閱幾家國內主流電視廠商的財報發現,海外銷售占比普遍高于國內。比如,截至2020年上半年,TCL品牌電視業務海外市場占比達60.4%,國內市場占比為34.9%;而在2019年,康佳彩電業務的海外收入占比就已經提升至近六成。
海信視像在半年報中披露,公司產品在北美和亞太等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美國市場增長142%,加拿大增長69%,迪拜增長74%,墨西哥增長35%,澳洲增長30%。
國內蠶食
國外破局的同時,國產電視品牌在中國市場更是完全占據主導地位,外資品牌的發展空間已經被大大壓縮。
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國外電視品牌的市場份額已不足10%。今年上半年,國內品牌彩電零售量為1761萬臺,同比下降9.75%,國外品牌彩電零售量為164萬臺,同比減少32.44%。
要知道,2007年,國外電視品牌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在40%-45%之間,三星、索尼、松下等品牌也曾經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
時至今日,這些外資品牌要么已經退出中國,要么走在大幅下滑的路上。根據中怡康的數據,索尼電視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46萬臺,比去年同期減少21.82%;三星電視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41萬臺,比去年同期減少8.33%;飛利浦電視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20萬臺,比去年同期減少44.97%。
縱觀國內彩電的發展史,在CRT時代,中國品牌不掌握核心技術,始終在虧損的邊緣掙扎;平板時代,中日韓品牌競爭膠著,中國品牌依舊沒有在全球市場建立起自己的優勢;如今是爭奪下一代顯示技術地位的時代,國產電視品牌紛紛使出招數,與最先進的國外電視品牌平分秋色。
在新興技術方面,TCL華星的MiniLED的產品預計將會在5、6月投放市場,印刷柔性OLED也將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實現量產;康佳正在建立自主基于氮化鎵和砷磷材料的Mini/Micro LED的批量生產能力;海信則在激光電視領域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稱,中國彩電企業在近十幾年的時間里,不管是技術還是設計,都有很大的進步,通過自身的積累和取長補短,得以在市場中占據優勢。
誰占鰲頭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彩電企業雖然這些年發展迅速,全球彩電老大的位置一直被三星所占據。
據韓媒報道,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全球電視市場份額為30%,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首次在全球電視市場上份額超30%后,這個數字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保持在30%以上。其中,三星電子7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機的銷量增長近20%,占該細分市場份額的50%,按地區劃分,該細分市場份額在北美占比65.5%,在歐洲占比54%。
如今,國產彩電廠商已經追趕至全球第二的位置,那離全球第一還遠嗎?對此,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認為,從出貨量的角度來看,中國電視企業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出貨量全球第二的TCL是最有機會超越三星的。中國企業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完善的供應鏈能力,以及全球化制造和營銷能力,這些都是超越三星的基礎條件。
“中國彩電企業未來在規模上超過三星,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中國的彩電產業鏈已經完全成熟,而且形成了絕對了話語權。另一方面中國形成了以海信、TCL為代表的企業巨頭,形成了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力,具備了與三星正面競爭的實力。”家電觀察人士許意強說。
但這并不表示中國彩電企業可以一勞永逸。在許意強看來,即便是國內排名前列的電視品牌,在核心環節如芯片、高端產品等方面的定義能力還是比較弱。丁少將則指出,“在品牌力方面,中國品牌還有待加強,在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也不能懈怠”。
數據顯示,TCL雖然以銷量計算位居全球第二,但如果以銷售額計算,其市場份額仍然排在第三位,占市場份額的8.6%,LG排在第二。這說明,國產彩電在高端化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