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首家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開業
出品/聯商網
撰文/梁瑩
編輯/諸振家
“商超一哥”大潤發在“中超”賽道上打響了第一槍。
9月1日,大潤發首家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在常州開業,這是大潤發今年開出的首家中型業態店。
有意思的是,該店所在的位置即為原來的大潤發首家精品超市“RH Lavia潤輝精超”,大潤發Super首店的開出,是大潤發在試水精品超市、小潤發RT-mini后,在多渠道多業態發展上的又一次全新嘗試。
據大潤發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早上門店還沒開門時就吸引了大批顧客在店門口等候,原定8:00開門的超市在7:40便提前敞開大門。
大潤發Super開業人山人海
“大潤發Super”有什么不一樣?
據悉,“大潤發Super”位于常州市天寧區蘭陵北路999號九洲新世界負一樓,經營面積約為3900㎡,精選15000+支SKU,經營品類齊全,涵蓋蔬菜水果、肉蛋水產、乳品烘焙、低溫冷藏、休閑零食、糧油調味、酒水飲料、熟食鹵味、文創用品等。
進入賣場,首先看到的是入口處設置的生鮮區域。色彩繽紛的水果擺放整齊,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選購。
在蔬菜區貨架旁張貼的醒目告示:日日鮮葉菜只賣1天不隔夜。每天19:00打折(8折起)、每天20點甩賣(6折起)、每天21:00清貨(1-5折)、每天22點白送(會員每人限領一份)。
全國乃至全球的時令生鮮、特色美食在這里都能買到,一些高粘性的分類都經過精心挑選,“基地葉菜”、“活殺鮮魚”、“冷鮮豬肉”飽滿地陳列在貨架上。現場還提供宰殺服務,買好的肉品也可以現場分割、攪肉糜,還能代客做香腸。
不少商品陳列區還增加了一些特色菜譜、單品小知識和新品介紹,方便顧客了解商品。
休閑食品區域排面設置了服務鈴,隨時可以呼叫工作人員;冷藏柜周圍提供保溫手套,不用直接觸摸到冰冷的包裝;油鹽醬醋等生活調料必需品的排面上掛著放大鏡,方便老年顧客查看保質期;店門口還提供寵物寄存服務,方便顧客,也避免寵物進入賣場。
很顯然,這家賣場在很多細節上都彰顯著“我們不一樣”。大潤發Super九洲店總經理陳毓清表示,我們希望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讓顧客在賣場購物的體驗感更好。
此外,不少大潤發自有品牌的特色商品也出現在貨架上,“大潤發天天鮮牛奶”打出了只賣1天不隔夜的心智;“潤發工坊”的各類熟食制品頗受歡迎;“好麥”烘焙系列包裝精美,現場試吃也吸引了不少顧客。
產地直采的新鮮百合引來了大波顧客駐足選購;肉品區域豬肉、牛肉、臺灣香腸新鮮上市;巴掌大的鮑魚、生龍活虎的白對蝦是水產區域的“人氣之星”,還有不少超值活動商品吸引了大批顧客到店選購。
來自大潤發的非礬油條、手工大包等檔口更是吸引了一大波顧客排隊搶購
大潤發Super項目負責人張皓明介紹,大潤發Super在選品上花足了力氣,門店根據后臺大數據分析選品,精挑細選出了頗受顧客歡迎的品項。“我們在大超原有的商品池里,保留了商品的廣度,精煉了深度。我們希望把商品做精、做細,把這個分類當中最好的、顧客最需要的留下,這樣顧客到店不用再多花時間挑選,到店精準找到貨架,拿了就可以直接放進購物車。”
張皓明同時表示,該項目目前仍將繼續磨合精進,未來還將陸續拓店,年內或將打造出標桿店,覆蓋到店及到家服務,滿足顧客一日三餐及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屆時,標桿店可能更能代表大潤發中型超市的水準。
大潤發試水中型超市意味著什么?
大潤發們不斷“變中”,甚至“變小”,這意味著什么?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表示,大潤發開始拿中型物業試水,可能想進市區做市內倉,把外租區砍掉,中型體量超市主要還是要靠同城配送來打量,可能作為店展示+倉的作用。
在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資深零售人士孫裕隆看來,消費業態與模式極大豐富的時代,超市的消費體驗價值正在回歸功能剛需價值,大賣場的效率與成本結構越來越難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現狀,回歸基礎剛需功能,優化經營效率成為必然趨勢,大潤發今年分別開出小潤發和大潤發Super,不僅僅可以有效改善經營效率,更能實現市場與商圈下沉,提升大潤發的市場滲透率,這實際上是大潤發隨市而變的戰略升級。
對此,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上佳也頗為認同,他認為,大潤發的這一探索思路,對全國以標準化運維的大賣場來說,思路和行動力是很借鑒意義。
“7月15日,大潤發mini全國首店在南通正式開業,9月1日,由大潤發首家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在常州開業,兩種信息匯聚,我們能看到大潤發在業態變革的不斷努力,過去,大潤發一直以業態標準稱雄業內,當前主動求變,由外及內,反映了大潤發公司決策上的調整,是企業務實精神的體現。”
就大賣場而言,全面反思存量門店的物業效率,是各個企業品牌必須面對的現實,在貫通全渠道和上手新營銷手段之后,大面積高成本必然會成為企業的負累,即使大潤發在全國很多地方還享受著租金紅利,但大面積延伸的人工和庫存成本卻無法規避,所以,更合適的面積,更合適的成本和最優的營運效率一直是零售業需要追求的,品牌要繼續擴展,那么圍繞效率這個核心,大賣場一定需要去變中,變小,這是零售技術手段升級后,效率必然趨勢。
“對大潤發來說,此次的中型賣場來設,是一次業態嘗試,是對線下物業效率和商品效率優化提升的戰場;暫時不清楚這種業態會否成為大潤發的業態主力,就全國來說,3000-4000㎡的物業同樣非常稀缺,那么最大的可能,還是上萬方大賣場的壓縮改造,所以,此次嘗試,更可能是未來全國物業改造的迭代起步!從現實來說,簡單的壓縮面積容易,但而變身之后的加減乘除,一定會突破企業過去的能力優勢,新的護城河成型,也必然需要個探索的過程。”上佳說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