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云原生技術委員會
9月18日,2020云棲大會期間,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云原生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阿里巴巴高級研究員蔣江偉擔任委員會負責人,達摩院數據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里云計算平臺高級研究員賈揚清、阿里云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
同時,阿里云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云原生多模數據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云原生產品。
云原生是一種新型技術體系,被視為云計算未來的發展方向。云原生應用也就是面向“云”而設計的應用,在使用云原生技術后,開發者無需考慮底層的技術實現,只需做好自己的業務,就可以充分發揮云平臺的彈性+分布式優勢,實現快速部署、按需伸縮、不停機交付等。
蔣江偉表示,委員會將大力推動阿里經濟體全面云原生化,并沉淀阿里巴巴10多年的云原生實踐,對外賦能數百萬家企業進行云原生改造,提升30%研發效率的同時降低30%IT成本,幫助客戶邁入數字原生時代。
此次委員會的成立,也意味著阿里已經將云原生升級為新的技術戰略方向。蔣江偉介紹,阿里擁有10多年的云原生實踐經驗,從2009年首次上線核心中間件系統,到2011年淘寶天貓開始使用容器調度技術,再到推出自研云原生硬件神龍服務器、云原生數據庫PolarDB。2019年雙11,阿里電商核心系統100%上云,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云原生實踐。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云目前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云原生產品家族和開源生態,提供云原生裸金屬服務器、云原生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湖、容器、微服務、DevOps、Serverless等超過100款創新產品,覆蓋政務、零售、教育、醫療等各個領域。在Gartner發布的2020年公共云容器報告中,阿里云容器以豐富的產品布局在9項產品評選中排名全球第一,是全球容器產品最完善的云服務商。
在今年疫情期間,基于阿里云容器解決方案,釘釘2小時內擴容1萬臺云主機支撐2億上班族在線開工;申通快遞將核心系統搬到阿里云上,并進行應用容器化和微服務改造,在日均處理訂單3000萬的情況下,IT成本降低50%;采用了阿里云原生PaaS平臺的中國聯通號卡應用,開卡業務效率提升了10倍,需求響應時間縮短了50%,支撐訪問量由1000萬上升至1.1億……
此前,阿里云宣布未來一年投入20億優選合作10000家伙伴,共同服務百萬客戶,加速百行千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同時,阿里云還啟動了“云原生人才計劃”,三年內產教融合進入300所高校,新增培養100萬云原生開發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