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明:百聯的創新轉型之路
當前,以實體零售為代表的零售行業正面臨著來自新模式、核心能力、互聯網技術、消費群體和需求變化等方面的挑戰。企業如何應對挑戰?在11月20日的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百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永明以百聯集團的創新轉型之路為例,進行了深入分享。
“實體零售企業正在艱苦的奮斗,零售行業要想走出困境,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獲取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就必須要在這樣一個時代,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競爭的優勢。我們需要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葉永明表示。
以下為演講精華摘要:
一核三柱七年前,我來到了零售行業,當時我認為零售行業是非常好的,是個很有意思的行業。但來了之后發現,零售行業正在經歷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傳統零售行業,面臨著新模式、核心能力、互聯網技術、消費群體和需求變化等很多挑戰,過去幾年并不完全如我之前的想象,但我依然覺得這個行業很有意思。
在過去五年,百聯集團主要圍繞兩條主線來開展我們的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第一條主線是傳統業務轉型,包括門店的數字化升級,第二條主線是發展全渠道線上業務,構建i百聯這樣一個零售平臺,從而改善消費者的體驗。
百聯集團在“十三五”以商業零售為核心,進行改革創新、轉型發展。未來“十四五”,百聯將從一個商業零售為主的集團,轉型成為一個以商業零售為核心,商業金融、商業資產、商業投資為支柱(簡稱“一核三柱”)的商業產業集團。
所謂“一核”,即商業零售。“三柱”是:發展商業金融,通過開展金融業務,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與收益,同時為主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發展商業資產,通過整合優質資產,提高資產品質,提升價值,助力主力業態創新轉型;發展商業投資,通過收購兼并、培育創新項目來助力產業的發展。
商業零售行業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即買即付。我經常說,我們要比自來水、煤氣公司都要好,要利用現金流優勢把零售的規模做大。
由于市場的競爭和經濟的下行,當前零售行業的盈利能力在削弱。很多零售上市公司,都對資產收益率有要求。而在當前我們很難去達到這樣一個要求。但是金融行業不一樣,所以未來,百聯會在證券、消費金融、支付金融和供應鏈金融上發力,形成我們的金融業務板塊。
商業資產板塊,像百聯擁有大量的商業資產,我們把資產轉化為資本,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我們權益的增加和資產負債率的下降。
當然剛才說的商業投資板塊,我們的商品供應鏈、終端模式轉型、終端渠道的發展,都需要有資本的力量來助力于我們實現。
創新轉型當前平臺電商為爭奪流量激烈角逐,新的零售模式不斷在這個市場涌現,所以實體零售企業正在艱苦的奮斗。零售行業要想走出困境,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取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就必須要不斷去創新,才能保持競爭的優勢。我們需要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
過去五年,百聯圍繞著新模式、新技術和新的消費進行創新。
2016年,i百聯線上平臺建立,全渠道到家模式開始建立。所謂百貨的轉型主要是百貨企業的模式轉型。我們目前百貨是一個商業地產的模式,不直接經營商品,這給我們的門店數字化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同時,我們的客群正在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我們提供的商品與服務,如何來滿足這個時代新的消費群體的需要?
由此,我們進行模式的創新和業態的創新。2017年,位于蘇州河畔的百聯FOB時尚中心正式落成,我們希望在這個時尚中心來培育中國設計師,并將他們的優秀作品打造成集合店,進入我們的商業終端。同年,我們打造了白領型的買手集合店,買手直采集合歐洲著名設計師的品牌,希望建立精品百貨自營模式。
今年,百聯全新的策展型購物中心——淮海TX面市,吸引了眾多的年輕消費者,已經成為淮海路上最具人氣的網紅打卡地。
我們在商超板塊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與創新,我們打造了新型便利店--逸刻新零售,其商品與業態和傳統的便利店相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把現場烘焙、鮮食、茶飲咖吧等都引入進來,最近借助上海的早餐工程,逸刻又推出了逸小兔流動餐車。
創新管理體系過去幾年,面對競爭形勢,我們堅持轉型和創新。但是創新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說“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創新在短期里,不可能有非常好的一個產出,同時創新是九死一生,需要我們的勇氣和定力。
過去三年,我們有26個包含各個業態的創新項目,投資超過了26個億。在創新實踐中,我們建立了創新項目管理體系,來控制創新的風險,讓創新更加有效。今天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們建立了創新項目的全業務鏈、全環節、全過程、全周期管理機制,分別是定義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業務規劃、項目實施籌備、項目實施推進、階段性的追蹤評價和考核、項目發展決策這六個環節,對整個創新業務進行管理。
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六大項目管理機制,即:基金孵化、跟投機制、賽馬機制、容錯機制、創新評獎和退出機制。
對于每一個創新項目,我們都分成三個階段來進行管理,第一個階段是孵化階段,孵化階段的管理重點在單店模型的建立,財務模型的驗證調整。這個階段,我們的重點是對商業理念的驗證,信息系統的跑通和運營流程的跑通。
第二個階段就是迭代階段,我們管理的重點就是考察商品和供應鏈能力是否跑通,運營與數字化驅動是否跑通,單店財務盈利模式是否跑通。通過迭代,我們要實現核心能力初步形成,財務的目標可預期的目標。
第三個階段是發展階段,重點要評估創新企業經營與組織體系的建立情況、商品和供應鏈的復制能力、運營與數字化的可復制能力、網點規模快速復制和對外拓展的能力。最終實現EBITDA/EBIT 轉正,增長與盈利可持續。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過去幾年,百聯走過的創新道路和我們在創新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經驗,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