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地頭到門店餐桌 華潤萬家農超對接開啟扶貧“新路”
“念念華潤情,步步蓮花生”。來自國家級貧困縣江西廣昌白蓮子,從基地直接通過華潤萬家采購平臺,進入到華潤萬家位于全國的各大門店,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產品。
不僅是白蓮,截至目前,廣昌通芯白蓮、藕粉、茶樹菇、麥片、豆奶粉、核桃粉、柑橘等30余個產品進入華潤萬家銷售,華潤萬家累計幫扶廣昌縣銷售農產品近5000萬元,帶動當地老鄉脫貧增收。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華潤萬家邀請的農業專家授課、品牌包裝知識傳授,廣昌特色農產品成為了商場農副產品的品牌商品,銷量一路看漲。
上連田間下連餐桌,為消費者暢通渠道,為農產品銷售鋪路搭橋,作為全國大型連鎖商業企業,近年來,華潤萬家憑借深耕供應鏈系統的優勢,一方面敏銳地察覺消費者喜好,一方面指導農民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精準對接產銷一體化的供應鏈條,讓“大市場”帶動“精準扶貧”,帶領當地百姓走上脫貧致富路。
以“農超對接”為抓手
推出“萬家煥鄉計劃”
長期以來,連接市場的能力不足,一直是貧困地區致富的一道“坎”。在華潤萬家,早在2015年已經著力探索以“農超對接”為抓手的扶貧工作新模式。到2019年,華潤萬家正式推出“萬家煥鄉計劃”,宣告著“輸血和造血并行”,全方位煥發鄉村面貌的宏偉戰略鏗鏘擲地。
據介紹,萬家煥鄉計劃包括“農超對接”、“技術振興”、“教育振興”、“就業振興”、“生態振興”、“管理振興”、“女性幫扶”、“救災幫扶”等八大方面,將扶智和扶志融入到振興工作中。
從“輸血”到“造血”模式轉變,成效顯著。據統計,2015年至2020年9月,華潤萬家累計采購各類扶貧農產品逾5.8萬噸,采購金額近3億元,銷售金額逾3.3億元,采購品類、數量、金額逐年遞增,覆蓋江西廣昌、安徽金寨、寧夏海原、江蘇盱眙等地的貧困縣,切實解決農民“銷售難”的問題。
同時,萬家煥鄉計劃更關注“授之以漁”。華潤萬家聯合當地政府和合作伙伴,積極在貧困地區建設生鮮扶貧基地,以規范農民生產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并不斷優化“從地頭到門店”的供應鏈建設,完善“源頭直采”全鏈條經營能力,減少中間流轉環節讓利農民,為農民創造出更多的盈利空間。截至2020年9月,華潤萬家共在全國建設生鮮扶貧基地31個,覆蓋安徽、江蘇、貴州、江西、海南等地的貧困縣、貧困村。
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
多種模式促農戶增收
如何借市場之水激活產業基因,形成自上游到銷售終端的良性產業通路?華潤萬家的回答是:市場。在華潤萬家高層看來,產業扶貧必須以市場化為導向,升級“產銷匹配”的深度和廣度,多種模式幫助農戶開拓市場,才能打通產業扶貧“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依據“萬家煥鄉計劃”的指引,華潤萬家在江蘇沿河村、遼寧朗月村、貴州畢節、新疆喀什等地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以貴州畢節為例,畢節位于貴州省西北部,是貴州重點貧困地區,制約畢節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穩定的銷售渠道。
為了解決銷售痛點,華潤萬家去年在貴州畢節建立了6個扶貧性質的農超對接基地。華潤萬家在扶貧工作中堅持市場化為導向,當地貧困地區群眾實現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精準定位。
華潤萬家工作人員多次來到畢節,指導當地農民按照華潤萬家的生鮮管理標準進行種植和生產。在品種規劃方面,增加種植/養殖了白蘿卜、毛豆、母雞等品種;在質量管控方面,指導開展標準化生產,從源頭進行把控。
華潤萬家與畢節地區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在賣場搭建畢節農產品銷售專區,集中陳列,促進扶貧產品銷售。通過農超對接的方式,華潤萬家除了為當地農民直接帶來千萬的年銷售之外,預計每年將帶去3330萬元的間接收入,帶動20萬群眾增收,實現5萬戶貧困戶脫貧。
教育興則鄉村興。華潤萬家除了幫助畢節人民脫貧,也以美學教育為切入點,投入教育資源,為山區的孩子種下美好與夢想的種子。
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
滯銷農產品成為“爆款”
在市場化、產業化扶貧攻堅的基礎上,華潤萬家更進一步響應國務院和華潤集團號召,對國家級貧困縣江西廣昌開展了深層次的定點幫扶。
華潤和廣昌的結緣從18年前一場洪水開始,之后,大壩邊上的華潤亭便見證了18年滄海桑田的變遷。2019年,華潤萬家向廣昌縣15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及101名邊緣貧困戶的孩子捐資捐物。同年,華潤萬家推選總部商品部專家任廣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以廣昌白蓮為例,華潤萬家率先在廣昌建立了扶貧性質的蓮子農超基地,來自華潤萬家的相關專家,開展專業種植培訓,提升作物產量,增加農戶收益。同時,華潤萬家進一步品牌策劃,把廣昌白蓮多次帶到了深圳廣州的重大公益活動之中,受到廣泛關注。終端銷售方面,華潤萬家江西區域門店加強蓮子的宣傳營銷,通過銷售帶動生產,鞏固脫貧成果。
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全國很多地方農產品陷入滯銷的情況下,廣昌的農產品在華潤萬家全國門店順利銷售,今年的銷售金額截止11月底已逾800萬元,預計全年銷售額將達1000萬元。“本來以為今年要白干了,感謝華潤萬家把我們的桔子都收走了,有了收入,我們有信心把今年的桔子管理得更好。”千善鄉村民黃月明喜形于色,言語間是對華潤萬家的感恩,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堅定。
因地制宜特色幫扶
打出扶貧領域組合拳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旺,則農民富。
在華潤萬家總經理徐輝看來,農超對接是華潤萬家的扶貧主要經驗之一。華潤萬家通過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把民生供應鏈與當地自然資源直接結合,準確定位,體現差異,精準施策,攜手當地共同打出扶貧領域精彩的組合拳。
不僅如此,華潤萬家還通過增強特色產業吸引力和附加值,培育特色品牌,以此形成可持續的產業幫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無論是畢節白蘿卜、廣昌蜜桔,還是寧夏中衛硒砂瓜,華潤萬家近年來堅持因地制宜,致力于發展幫扶地區的特色產業,重點圍繞產品生產、銷售、服務、加工等方面,通過產業帶動就業促進就業,通過產業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不斷拓寬增收渠道,用特色產業托起群眾脫貧夢想,全面小康路上才不會落下一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徐輝表示,華潤萬家作為紅色央企,始終走在國家脫貧攻堅戰的前線,福潤中華,惠澤萬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