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家食品品牌獲融資,2020代餐、零食大爆發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布林
編輯/壹覽君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打亂了全球的經濟部署,各行各業都經受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國內根據防疫要求,實行了居家辦公,公共場所限流消費市場,尤其是食品領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9.2萬億元,同比下降3.9%。其中泛食品消費領域兩極分化明顯,餐飲收入同比下降了16.6%(2019年為同比增長9.4%),而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煙酒類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9.9%,14.0%和5.4%。
根據IT桔子的統計,一級市場整體投融資數量和金額雙雙下滑,不過在食品領域反而有所上升。過往在投資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項目是互聯網平臺,其次是品牌。如今,互聯網平臺寡頭效應明顯,創業機會寥寥,消費品牌則成了投資人的關注重點,而食品是重中之重。
為此,《壹覽商業》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2020年初至今的食品品牌投融資事件。
注:表單為《壹覽商業》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統計范圍為To C的食品品牌,不包含酒水飲料(將另行盤點),一年內有兩次以上融資的企業,只統計最新的一輪。如有補充,歡迎指正。
按地區劃分,統計在內地的52家食品品牌中:以上海、杭州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占據20席,江浙滬電商產業發達是優勢;其次是以北京為代表的華北地區占據15席,畢竟北京的投融資市場活躍;剩下的則是華南、華中和西南各占據7席、5席和5席。
按輪次劃分,A輪及之前的公司居多,一方面是由于新興細分品類市場剛開始受到關注,還未爆發;另一方面也是食品零售的現金流相對健康,如果未到大舉擴張的時機,并不需要密集融資。
按金額劃分,一半集中在1000萬-1億元的區間內,約1/5超過了億元。青山資本、黑蟻資本、高瓴創投、紅杉資本、源碼資本、經緯中國等VC在食品品牌投資領域比較活躍。
將52個企業分為6個大類后,顯而易見的是,代餐/零食類項目占據了將近一半,接下來是食材類和方便速食類。簡單總結,2020年至今,一級市場的食品品牌項目主要圍繞著低卡、健康、休閑、懶人經濟、到家場景幾個關鍵詞。
而如今的食品品牌創業似乎已經有了公式,先瞄準一個新興的細分市場,然后選擇一個單品做成爆款,接著鋪各類渠道,最后從單品類向多品類發展。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把這個方法論總結為“大小高新”。
爆款也就是“網紅產品”,2020年完成融資的食品品牌中,王飽飽、自嗨鍋、簡愛、WonderLab、鍋圈……無一不被外界貼上了“網紅”的標簽。
按鐘薛高創始人林盛的話說,網紅是通往品牌的必經之路,一個消費品必須要流行才是生存之道。
在直播電商、種草經濟風行的當下,打造網紅單品的難度變正在降低。
當薇婭、李佳琦、辛巴等頂流主播為新興食品品牌帶貨之后,效果十分明顯:王飽飽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超過3億,WonderLab月入5000萬,自嗨鍋2020年銷售額超過10億……
但網紅只是一陣風,風吹過后,品牌能否保持長久的競爭力,考驗的終將是產品、渠道和服務。然而營銷至死的年代,新興食品品牌們也可謂亂象叢生。
以王飽飽為例,雖然2020年拿下兩輪大額融資,但在生產端,王飽飽目前只有杭州飽樂食品有限公司一家自建工廠,其他均為代工。去年6月,王飽飽唯一的這家自建工廠因為“銷售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的食品”被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網絡上,關于王飽飽麥片霉變、有頭發,甚至有蟑螂殼、活蟲、塑料的投訴時有發生。
再比如,LANDBASE樂繽仕也因虛假宣傳被處罰,WonderLab的朋友圈廣告引發群嘲。
且不論代餐類產品,是否是在收智商稅,對于減肥是否有效、是否真的健康,但最起碼的食品安全問題、營銷真實性問題都應該是品牌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則。
資本總是逐利的,在二級市場更加開放的前提之下,迅速做起銷量然后上市是投資機構最愿意看到的場面。
新興食品品牌并不能像雀巢、瑪氏、伊利、蒙牛一樣,擁有多年來積累下的用戶品牌心智,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市場前提下,靠不斷地投入營銷費用來提升銷量和周轉率,追求快速也是無奈之舉。
總結來說,一級市場食品品牌的投融資事件反映出的是新興市場的崛起,新式營銷的爆發力和相對羸弱的供應鏈能力。
目前看,它們還不太具備能挑戰巨頭的能力。網紅固然好,但網紅之后,把關注重心放在本質性的產品和服務上,才是基業長青之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