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樂蒙爭奪私域流量 將在中國開設多家門店
相比其他國外運動品牌去年營收下滑,露露樂蒙(Lululemon)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營收創歷史新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露露樂蒙正在以家用健身器械品牌Mirror為平臺,爭奪私域流量,提升用戶忠誠度。但目前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在該領域布局,露露樂蒙的壓力不小。
營收上漲 露露樂蒙將在中國開設多家門店
相比阿迪達斯、彪馬、亞瑟士等運動品牌在去年的營收下滑,露露樂蒙可謂“一股清流”。據悉,露露樂蒙去年營收同比增長11%至44億美元,凈利潤雖然同比下降8.8%至5.9億美元,但均超過分析師預期。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大部分運動品牌在去年上半年的業績,露露樂蒙也不例外。其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業績并不理想。直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露露樂蒙的營收和凈利潤才出現雙增長。其中,第三季度該品牌營收同比增長22%至11.17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4%至1.44億美元,中國市場總銷售額增長超過100%。第四季度其營收出現大幅增長:營收同比增長24%至17.3億美元,同時凈利潤達3.3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89億美元。
該品牌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將在11億-11.3億美元,全年營收將在55.5億-56.5億美元。
另外,露露樂蒙還在中國市場開設了多家門店。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該品牌在中國開設的門店已達到14家以上,還完成了上海新天地門店和北京三里屯門店的擴建。
其計劃于今年在全球范圍內新開40-50家實體店,其中將有15-20家落地中國內地。截至去年年末,露露樂蒙在全球共有521家門店,其中美國315家、加拿大62家、中國55家。也就是說,今年中國的門店數量可能會超過加拿大,可見露露樂蒙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針對具體的門店規劃,露露樂蒙方面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今年新開設的門店可能會集中在二線城市,現在南京市、濟南市、合肥市等地都在進行門店經理等職位的招聘。“未來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擴大門店,希望能給消費者帶來更良好的體驗”。
Mirror業績超預期
在露露樂蒙的財報中,Mirror營收也值得關注。據悉,去年6月露露樂蒙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家用健身器械品牌Mirror。其為露露樂蒙帶來了1.7億美元的收入,超過了原先1.5億美元的預期。
公開資料顯示,Mirror的主打產品是一面外觀如“全身鏡”的響應式顯示屏。設備關閉時,它僅是一面普通的鏡子;當設備開啟時,用戶可以在交互式顯示屏中看到自己以及教練。該設備提供多種健身課程,并通過專有的算法對課程進行優化,用戶可以根據課程健身。有了這臺顯示屏,用戶只需一張瑜伽墊,便可隨時將家里的任一房間變為家庭健身房。
露露樂蒙首席執行官卡爾文·麥克唐納認為,大規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不代表居家健身的趨勢就會消失,因為疫情之前,消費者就一直在尋求更方便的居家健身方式,這種需求給了品牌更多信心。
據了解,露露樂預測Mirror在今年的收入增長50%-65%,達到2.5億-2.75億美元。
為了通過Mirror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露露樂蒙對其進行了一番調整,包括增加更多鍛煉方式以及更多直播課程,以便建立強大的“露露樂蒙社區”。
據悉,Mirror還增加了兩項社交功能,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攝像頭和教練或其他用戶互動,還可以將自己的健身動態分享給朋友等。另外,Mirror還新增了七名露露樂蒙旗下的教練。
根據露露樂蒙的計劃,Mirror將進行推廣,包括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的門店安放。露露樂蒙方面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不排除將Mirror推廣到中國門店的可能性。
私域流量戰打響
從露露樂蒙對Mirror的規劃可以看出,該品牌正在以家用健身器械為平臺,打造健身用戶社群,觸達更多消費者,擴大品牌的私域流量。但目前越來越多品牌也在爭奪私域流量,這使得露露樂蒙壓力不小。例如彪馬為了宣傳瑜伽產品線,于今年3月在上海市開了一家瑜伽館。這個瑜伽館的定位是 “品牌瑜伽社區”,通過開設瑜伽課程,營造出一個包容性更強的瑜伽社群。
據了解,彪馬的瑜伽產品線——Puma Studio于去年7月進入中國市場,除了推出相關服飾,還推出配套的線下線上課程,包括與 Formula健身方程室以及Keep合作的課程,主打“嘻哈瑜伽”。
彪馬方面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以瑜伽為代表的居家健身方式持續火熱,品牌會繼續在瑜伽館上進行投入。
除了上述兩個品牌,阿迪達斯以及安踏都在關注私域流量。阿迪達斯于今年3月宣布與美國互動健身平臺Peloton達成合作。據悉,Peloton主打“健身硬件+內容訂閱”,其會員數量較多且忠誠度較度高。去年該平臺會員人數增至310萬。
阿迪達斯方面表示,集團與Peloton看到了雙方合作在促進社區用戶增長、提升用戶滿意度上的巨大潛力。雙方的合作將加快阿迪達斯會員模式建設,實現會員數量增加和直營業務增長。
此外,阿迪達斯還對未來的會員人數做了規劃。目前阿迪達斯的會員數量超過1.5億,其目標是在2025年會員數量達到約5億。
本土運動品牌安踏集團也在加強私域流量建設。其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集團正在深度落實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直面消費者)戰略。去年,安踏推出了“全員零售”項目,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伙伴參與開微店,意在推動團隊主動接觸、了解消費者,增強消費者黏性。
在門店方面,從去年9月開始,安踏集團全資收購了11家經銷商分公司,有接近3500家的店鋪回歸到安踏集團的直接經營當中。其表示,目前集團正在加強數字中臺建設,積極探索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新方式,促進用戶與品牌互動,增加品牌忠誠度。
有行業分析師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私域流量是一個熱門話題,隨著當前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品牌的運營方式需要更加精細化,重點關注如何優化消費體驗以及提高轉化率和復購率。“無論是通過社群、健身平臺還是數字中臺,未來品牌在營銷方面都會通過更加精準的方式搶占消費者心智。這非常考驗品牌對于趨勢的判斷能力以及統籌能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