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淘汰賽開啟!頭部品牌正在“清場”
水大魚大。
2020年新式茶飲的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競爭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質變。茶飲業開始進入“戰國時代”——頭部品牌已經按“梯隊”競爭。
再加上資本助力,整個茶飲市場,頭部品牌不僅越戰越勇,還對市場進行了“清場”,直接封殺了新品牌的成長空間。
頭部品牌開始“清場”
在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品牌成為了最鋒利的武器。
內參君曾持續觀察過一個三線城市的步行街,清晰地看到茶飲頭部品牌正在“清場”。他們通過“扎堆”的方式,將茶飲小品牌擠出核心商圈。這個過程,也是茶飲行業集體升級的過程。
這條步行街是服裝一條街,從南走到北,不到400米。在頭部品牌“扎堆”之前,小品牌茶飲“插花”似的,每隔五六十米一家店,各自安好,和平相處。
率先打破這種局勢的是蜜雪冰城,方式就是“圍攻”。蜜雪冰城先在步行街的外邊,每隔20米開一家店。更夸張的是,一個十字街角就有3家店。
這“圍攻”看似凌厲,其實效果不大。蜜雪冰城是小檔口門店,小品牌反倒還有一些座位區。到了2019年冬天,步行街中心的部分服裝店倒閉,蜜雪冰城趁機進入,推出了具有體驗感,有維座位區的新門店。
新門店立即讓蜜雪冰城獲得了鶴立雞群般的優勢。不過,品牌開始成為重要競爭力,是書亦燒仙草、CoCo都可、茶百道的相繼進入。這些頭部品牌門對門,肩并肩,都推出了具有良好體驗感的升級版大店。
這種門店被稱為“鄉鎮星巴克”,的確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如今,這條步行街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潮流圣地。每到節假日,這些大牌茶飲店都是人潮洶涌。而那些缺少品牌力的茶飲店,日子越來越難過。
據天眼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國茶飲企業總數超過30萬家,其中停業、清算、吊銷、注銷的企業超過13萬家。而頭部品牌還在擴張,其中喜茶增設289家門店,奈雪的茶增設200家門店。
2018年以來,新茶飲市場已經翻了一倍。到2020年,眾多頭部品牌長成“巨無霸”。其中第二梯隊的蜜雪冰城越過1萬家門店;書亦燒仙草超過5000家。
《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顯示,一些茶飲重度市場,比如上海、江蘇、浙江、四川、安徽、湖北等門店數量明顯低于2019年。但再仔細觀察,去年古茗、甜啦啦、茶百道、7分甜等品牌在這些區域的擴張都非常迅猛。可見頭部品牌對市場的清場力度有多大,一波小品牌正在退場,大品牌逐漸登上了舞臺。
除了規模擴張加劇,行業規范性也在加強。最近,“茶顏悅色”起訴“茶顏觀色”獲賠170萬元,并且獲得多家官方機構公眾號轉發支持,就是明確的“風向標”。
馬太效應,已經成為誰也躲不掉的現實。
用創新“重做”市場
事實上,頭部品牌一邊用規模“清場”,規范市場;一邊用更創新的方法,爭奪新的市場空間。并且是按梯隊競爭,分區域作戰。
第一梯隊是“兩個半”。“兩個”是喜茶、奈雪。在新茶飲蓬勃發展時,這兩個品牌主導了行業方向。他們的競爭也從產品、選址、空間、店型,品牌調性等,一路打到資本戰場。目前,兩家企業都在爭奪誰能率先上市。
“半個”是指蜜雪冰城。2021年初,蜜雪冰城傳出已完成20億元的首輪融資,估值超200億元,計劃在A股上市,并且坪效已經超過奈雪。但是,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專攻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在產品創新能力和品牌領導力上,仍需要提升。
第二梯隊仍然在打“晉級戰”。
除了蜜雪冰城,這個梯隊上還有一點點、CoCo都可、書亦燒仙草、古茗、茶顏悅色、甜啦啦等品牌。
仔細觀察,這些品牌又分成兩個代際。2012年之前,茶飲誕生多個全國性的連鎖品牌。比如CoCo都可、一點點、快樂檸檬等。2012年之后,新茶飲崛起,食材加入了新鮮水果、奶制品、燒仙草等食材,重視飲品的顏值,好看好喝。崛起的品牌不僅是喜茶、奈雪,還有書亦燒仙草、古茗、茶顏悅色、甜啦啦等。
2012年之后的新茶飲品牌重做了整個行業,從產品創新走向產品、渠道、品牌共振。特別是喜茶、奈雪打破了茶飲行業“天花板”后,無數后來者受到啟發,開始收獲市場紅利。
比如茶顏悅色,在顏值上,走中國風路線,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在產品上,茶顏悅色設計出了“鮮茶+奶+奶油+堅果碎”,不同于傳統奶茶“一根吸管喝到底”,形成了“一挑、二攪、三喝”的全新體驗。
同時,茶顏悅色在價格上,也非常具有競爭力。其產品價格在12-22元之間,大部分低于20元。這比價格為25-35元的喜茶、奈雪便宜不少,更類似于一點點、CoCo的平價定位。從《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可以看到,10-20元價格區間的飲品門店數增長最快,同比增速達到15.4%。
傳統茶飲在做性價比,茶顏悅色在做“質價比”。這就是新茶飲對行業“重做”的價值。
古茗也在“重做”茶飲。2016年它僅有538家門店,截止2020年底,門店數突破4000家。截止2020年底,古茗在18個省、139個城市,開出4097家店,閉店率只有0.13%。
古茗在二線城市的市場穩定之后,開始進軍一線城市,布局更多城市,繼續擴大門店數量。過去一年,古茗新一線城市門店數量增長Top5城市為:杭州、重慶、蘇州、武漢、長沙。新一線城市門店平均銷售額,比原有門店高出34.7%。
甜啦啦、黑瀧堂等茶飲品牌,已經開始“重做”加盟體系。他們創造性地推出了“加盟商管理委員會”,改變了傳統茶飲“割韭菜”的玩法,使品牌商和加盟商形成了“共生關系”。
3月20日,甜啦啦也邀請了50位加盟商來到位于蚌埠的總部,舉行了一場加委會的成立儀式。據了解,他們把全國分成華東、華南等5個大區,每個大區的加盟商管理委員會”由10位加盟商組成。
甜啦啦“加委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在門店看到的問題,反饋到總部,總部會有負責人和各部門去溝通、解決。
新茶飲的創新玩法,正在推動行業走向更加良性的競爭。
系統力成為真正的競爭力
2021年是茶飲行業的分水嶺。未來,小品牌做大的機會將越來越小。第二梯隊的品牌進入淘汰賽——誰的系統競爭力弱,誰將被邊緣化。
以前,新茶飲品牌靠一款創新爆品就能打開市場,而現在,產品研發已經公共化。7分甜的爆品楊枝甘露、書亦燒仙草的爆品燒仙草,其他品牌也已經引入;位居喜茶新品榜TOP2的玫瓏瓜,其他品牌陸續作為新品上新;奈雪刷爆全網的霸氣玉油柑,其他品牌也會引進菜單。
品牌能不能抓住市場紅利,不在于開發能力,而是看誰能通過系統競爭力,快速收割市場。
當前新茶飲的競爭,是從產品、規模、品牌、人才,再到系統,一次次升級迭代的進化結果。早已經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了,比拼的是系統力量,通過眾多數據指標把管理數字化、具體化。
比如數字化,它已經層層滲透到了新茶飲的競爭系統之中。
新茶飲數字化的第一步是引入代營運。首先在于用戶需求的把握,通過數字化手段快速了解用戶的產品反饋,從而不斷完善用戶體驗與產品端創新。
喜茶非常善于通過用戶反饋來引導產品研發和迭代。最初,很多用戶反饋來自微博、大眾點評、門店問卷等渠道。之后,喜茶引入了會員體系和小程序等,產品上線當天統計銷售數據、顧客評價數據,之后三天進行信息驗證以調整SOP。在產品上線后一個月后,再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判斷是否將其作為長期產品。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Q2中國消費者新式茶飲購買方式中,第三方平臺外賣占33%,線上預點單、到店自取占33%,品牌方小程序、APP外賣占據17%。而小程序、APP、天貓、官媒等流量矩陣,以及私域流量池中的社群運營,也已經成為頭部品牌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新式茶飲品牌的數字化,包括借助數字驅動產品創新優化、依托大數據選址提升效率與精準度、通過數字化渠道進行會員精細化管理等,對品牌持續經營起著關鍵作用。
通過數字化,用戶畫像更加精準,用戶體驗也逐漸提升。
從消費端來看,“體驗”正在成為第二產品。《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顯示,女性消費者占據絕對數量,占比達到68.3%。“得女性者得天下”。比如奈雪就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
喜茶借助“喜茶GO”小程序引導消費者靈活點單,由此改善消費體驗,顯著提升門店營運效率。從數據來看,2020年,消費者使用“喜茶GO”小程序點單的人均等待時長,比2018年“喜茶GO”小程序剛上線時縮短了近三分之一,效果明顯。
這是一個信號。新茶飲通過單項環節優勢的疊加,形成新的“混合動力”,并由此展開全新的競爭。
2021年是茶飲行業的分水嶺,新的競爭已經開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