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器賣場,到底錯過了什么?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特約專欄作者汪中玉
曾以為電器輝煌會繼續上演,在五星電器被京東收購后,我們沒看到大肆擴張而是謹小慎微,在黃光裕出獄后我們沒有看到國美大刀闊斧的變革和激進,卻看到因為涉足多元化的蘇寧資金緊繃的各種危機和新聞,仿佛曾經創造中國首富的喧囂電器行業,給人一種日漸沒落的景象。
01
電器賣場的困局:
線上吃力,線下虧損,運營艱難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沖擊,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6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渠道平臺分別為京東、蘇寧和天貓,與去年相比并未發生變化。
京東、拼多多猛攻,國美、五星電器式微,蘇寧重點轉型,區域性家電賣場放下身段……顯然,傳統家電賣場已經到了最后的時刻,未來該怎么走?
電器賣場的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93-2005):家電賣場大連鎖快速發展和初步整合階段。
小型家電連鎖逐步淘汰,大型家電連鎖企業開始全部布局。中國家電傳統零售渠道主要分為百貨商場、專業連鎖店、大型超市、品牌專營或專賣店以及電器城等業態。在以上渠道形態中,專業連鎖店萌芽于1998年前后,1999年開始,區域型專業家電連鎖,憑借著家電銷售領域的三大優勢:價格較低,成本低、商業品牌的擴展性強,知名度高而迅速崛起,并迅速向全國擴張。
2.第二階段(2006-2020):家電賣場探尋線上線下結合,并且蘇寧、國美短兵相接,處于競爭整合階段。
尤其從2005~2008年的三年間,家電連鎖行業遭遇了以國美、蘇寧、永樂為代表的家電連鎖企業瘋狂擴張和10多次的收購兼并,行業格局也由國美、蘇寧、永樂、大中“四大天王”割據到“三國志”一統天下,最終形成了“美蘇”雙雄對峙的競爭格局。
在這個階段,電器賣場成為購物中心主力店標配,占據1500-3000㎡面積,補充購物中心零售和餐飲業態,在手機數碼、電腦、家用電器、廚衛等八大主力品類,發揮著耐用消費品在渠道和會員經營方面的特色優勢。
3.第三階段(2021以后):家電賣場寡頭形成,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發揮主導銷售作用,線下形成產品體驗和服務,整個競爭格局處于比較穩定局面。
以京東(五星、國美)、阿里(蘇寧)、拼多多三巨頭為主導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寡頭格局,將在一定范圍長期存在。未來還可能出現的新興對手,就是今日頭條旗下抖音電商,雖然才剛剛起來,但是抖音入口流量優勢不可小覷,未來潛力巨大。
02
電器賣場困局背后的邏輯
1.進入21世紀20年代,中國消費客群發生巨大變化:新生代80-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當然也包括Z世代,這類從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客群消費路徑更加依賴線上。尤其是標準化程度高、品牌化成熟度高的電器行業,線上消費替代性更強。
2.在AJP(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沖擊,電器賣場實體店生存艱難。目前統計線上銷售占比51.84%,線上占比超過線下,并且市場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隨著疫情加速社會商業活動向線上轉移,電商網購成為家電零售的中流砥柱。據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線下渠道家電產品零售額為1777億元,同比下降29.3%;線上家電產品零售額為1913億元,同比增長7.23%,線上渠道占整體家電零售額的比例達51.84%。
隨著線上市場規模的猛增,家電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20上半年,65%的家電零售出貨在京東、蘇寧、天貓三個平臺上完成,三者份額之和比2019年的55%又提升了10個百分點。其中,京東份額較去年年底提升6個百分點至28.86%,穩居第一位,蘇寧、天貓各提升3個百分點至21.76%、14.2%。
3.家電產品正走向智能化、萬物互聯。小米、華為等手機巨頭,不僅在有自己獨立線上APP商城及平臺商城開展線上銷售,更在人氣購物中心開設專賣店拓展線下零距離體驗和銷售,而且通過萬物互聯方式進入智能家居,包括電視、空調、小家電等各領域,搶奪大量具有消費潛力的年輕客群,對電器賣場市場份額形成較大擠壓。
2020年全年,小米營收2459.7億,同比增長19.4%,增速較2019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基于1+8+N全場景生態戰略,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實現快速增長。2020年,消費者業務收入4829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自2012年以來的連續遞增。
4.房地產調控走勢和精裝修極大影響下游電器行業走勢。
(1)在房地產調控大形勢下,在新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前提下,許多房產屬于投資性二套、三套或多套房,需求裝修的剛需也是呈現下降趨勢。
(2)房地產精裝修,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的選擇,消費者接受度也逐步提升;精裝房,集成裝修的廚衛、家電等電器,開發商直接向工廠直采,也擠壓電器賣場的部分份額。
(3)傳統家電行業基本飽和,近幾年隨著家電零售市場增速回落、下滑,大多數家電企業的增長也隨之走入瓶頸。2020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為7056億元,同比下降11.3%。
中國家電零售額呈下滑趨勢:2019年全年我國家電零售額為8032億元,同比下降2.2%。
5.核心問題:電器賣場商業模式,還是停留在比較傳統的賺差價和獲取進場費上,沒有迎合年輕人喜愛的消費場景。以AJP為代表的APP線上消費,質量保證、價格更低、一鍵下單、送貨便利、無憂退換等措施,大大迎合年輕人的需求。
同時在家電市場下行的大形勢下,以小米、華為等擁有會員和技術創新企業,通過萬物互聯大規模發展智能家電,并通過自營線上線下方式銷售,擠壓家電通路賣場的市場份額。
03
電器賣場的出路
1.仍然是線上線下結合方式,但是角色在發生變化。
以線上銷售為主導,線下注重高端體驗,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才是出路。而且這個模式出發點,是基于線上;把線下賣場導入線上的偽線上,是難以持續和取得好的業績。
在京東戰略入股五星電器后明顯加快了在下沉市場的布局速度,基于“一城一店”的線下市場規劃,與五星電器聯合打造的首家城市超級旗艦店,顧客可以在這里享受到線上線下最具競爭力的價格,一站配齊家電、數碼、家居、衛浴,甚至是家裝用品。
2019年9月20日,江蘇鹽城首家京東五星電器無界零售超級旗艦店正式開業,面積達到1萬㎡,成為鹽城單體面積最大的家電賣場。
2.以抖音為代表的二類電商加速向大家電擴展。
在疫情的影響下,以及Z世代消費推動下,各種商業行為向互聯網轉移,線上消費呈現上升趨勢,具有巨大流量的二類電商開始走進家電產業。
所謂二類電商,是指由新聞、社交、視頻等平臺延展出來,通過這些平臺的流量進行推廣、產生訂單的平臺,統稱為二類電商。
一類電商就是指天貓、京東、拼多多這種需要開網店的電商,簡單理解,一類電商就是一個大集市,商家開店鋪賣東西,而這個集市就是專門賣東西的平臺。二類電商,又叫直營電商,不用開網店,但是可以在不同的廣告平臺投放廣告,不固定在某個電商平臺賣貨。
2020年4月1日,字節跳動出動海量資源扶持羅永浩在抖音帶貨,被視為字節跳動高調殺入直播電商的標志。6月上旬,字節跳動完成“電商”組織架構大調整,直播電商正式確立為戰略級業務。
二類電商的崛起,雖然會對傳統電商產生一定的威脅,但是更多品牌一二類電商同時發力,無疑將繼續夯實和提升電商在家電零售領域的地位,同時對線下電器賣場產生較大沖擊,可能以疫情為契機,推進加速電器賣場的關停并轉。
中國家電市場正處于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從功能消費到品質消費、從傳統生態向新興互聯網生態的市場重構期,家電的市場壓力大于整體經濟平均水平,但一旦找到動能轉換的契機,市場的爆發力和可能性也更大。
3.電器賣場角色轉換,購物中心店除了部分盈利較好的城市旗艦體驗店,其他多數關停并轉。
國美、蘇寧兩大家電賣場巨頭,縱觀2012至2020年日漸攤薄的利潤,關店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尤其關停低效店。比如國美電器退出南京建鄴商圈,三福全球旗艦店取而代之;五星電器退出淮安主力商圈,新型快時尚取而代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