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餐飲集合店Bar Flow Brand獲種子輪戰略投資
36氪獲悉,「Bar Flow Brand」于年初獲得種子輪戰略投資,本輪投資方歐游集團除提供資金之外,還為品牌提供戰略咨詢、資源導入和管理架構優化服務。本輪資金將用于主力店型擴張、團隊建設、供應鏈優化。
「Bar Flow Brand」成立于2017年,定位潮流餐飲集合店,將目標人群瞄準18-40歲的女性。目前,Bar Flow Brand旗下已創立烤肉店「豬肉事務所By Bar Flow」、韓料店「男妹之家Nammaejib By Bar Flow」、火鍋店「捌福樓火鍋行」和酒吧「BAR FLOW」四個品牌,現有門店分布在上海、廣州、杭州、蘇州、西安,無錫,成都、長沙等十來個城市,海外店東京、紐約和多倫多也已在籌備當中。
Bar Flow Brand 的餐飲潮牌門店設計風格各有特色:「BAR FLOW」酒吧主打老上海混搭國潮復古風格和“下班喝酒”的霓虹燈視覺設計,阿斯頓馬丁、PUMA、絕對伏特加和路易十三等知名品牌也與之進行了跨界合作;「豬肉事務所By Bar Flow」走美式+韓式復古 office 風格,門口漂浮的“粉紅豬”是最鮮明的標志,菜品上以中國第一大肉系豬肉為核心,延展出一套韓式烤肉+創意菜的組合;
「捌福樓火鍋行」以80、90后回憶景為場景主題,主打老上海創意火鍋,有口味獨特的羅宋湯和腌篤鮮鍋底;「男妹之家Nammaejib By Bar Flow」則是韓國街頭風+韓國居家風,菜品主打韓國家庭菜。
「BAR FLOW」酒吧,圖據受訪者
創始人華晨告訴36氪,Bar Flow Brand 憑借潮流鮮明和風格迥異的設計,以及隨手拍照就能出片的構圖,吸引了不少網紅前來打卡。通過為網紅提供最潮流的場景內容,來解決傳統餐飲流量成本高和內容分發效率低的痛點。
在餐飲品類的聚焦上,Bar Flow Brand 選擇韓式烤肉和韓國料理為切入點。一是因為該類菜品符合目標人群的口味和審美,人群的復購依賴高;二是由于韓式烤肉和韓國料理,在國內還不存在具有連鎖化和全國化的品牌,市場空間大;三是該菜品對主廚的依賴低,能提高門店的自動化生產效率。
Bar Flow Brand 嚴格把控口味,每半年會更新一次菜品。以豬肉事務所By Bar Flow為例,團隊試吃了市面上的六七十種豬肉,最終敲定選用西班牙巴塔耶黑豬肉和網易豬肉。同時,公司有自己搭建的內部供應鏈系統,時時更新供應商的最新價格,店長下單后,系統會自動分解出價格最優的選項。
「豬肉事務所By Bar Flow」,圖據受訪者
目前,「豬肉事務所By Bar Flow」店型分為街邊店和商場店兩種:街邊店的面積在60-120平方,用獨立店鋪傳達品牌理念;商場店面積超200平方,消化商場的剛需人流的同時,也能在連鎖商業地產界拓寬品牌的知名度。據華晨透露,Bar Flow Brand 已收到不少房地產商的進駐邀請。
據華晨透露,目前,門店的平均客單價在120-150元,60-80平左右單店月營收在30-50萬,店鋪的回本周期最快僅需3-4個月,旗下子品牌已全部實現盈利。
地段、視覺效果和菜品味道是 Bar Flow Brand 在創立餐飲品牌最重視的三個因素,華晨告訴36氪,好的地段能有更好的流量,好的視覺效果能夠通過“出片”的手段來提高流量利用率,不斷產生流量裂變,而好的味道則決定了門店復購率的高低和是否可規模化復制的關鍵。
「男妹之家Nammaejib By Bar Flow」,圖據受訪者
提及競爭優勢,華晨表示,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Bar Flow Brand 最先創立的酒吧「BAR FLOW」在上海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能為后續子品牌的運營提供流量支撐。與此同時,團隊擁有設計經驗,從門店裝修、菜品開發到引流環節能夠一體化完成。
創始團隊方面,創始人兼 CEO 華晨曾創立 G-Plus 創意公司,從事品牌營銷行業15年,為超過300+品牌策劃超1000場營銷活動;聯合創始人兼項目拓展劉錦超,擁有10年項目落地領域經驗,了解全國城市商圈屬性;聯合創始人兼總設計師MINI,從事潮牌設計領域15年,為眾多大牌提供過設計服務;聯合創始人兼項目拓展 David Sun, 擁有十年美國餐飲行業背景。
本輪投資方歐游集團創始人蘇成表示:“目前餐飲行業整體還是偏傳統型,沒有考慮流量運營和消費者知覺的管理。而新一代的潮流餐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迎合和創造,讓用餐和看展,逛店,約會一樣,將餐飲消費與消費者的生活圈緊密聯系在一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