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電商子不語集團計劃赴港IPO,去年營收近19億
據港交所6月30日披露,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華泰國際及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子不語是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公司之一,著力于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服飾及鞋履產品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的服飾及鞋履產品的GMV計,公司排名第三。
此外,于2020年度,按在北美產生的GMV計,在所有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B2C服飾及鞋履市場的平臺賣家當中,子不語排名第一。
據招股書顯示,子不語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2011年,成立之處,公司便專注于在全球范圍內銷售各種自主設計的服裝、鞋履及其他產品,經過十年的積累,其已形成了自主設計與OEM供應商共同參與的產品體系。
截至2020年底,子不語已自主設計了151個品牌,其中20個是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爆款產品,打造的熱銷產品超過2500件,目前每年能夠設計及推出超1萬種新服飾。
為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子不語亦從OEM供應商處采購產品,目前與公司合作的OEM供應商超過200名。2020年時,子不語從OEM供應商處采購的產品比例為64.9%,這說明公司當前的產品仍以外部采購為主。
子不語已建立涵蓋不同銷售平臺的銷售渠道。為接觸網上客戶及高效地推廣產品,公司自2012年起開始透過若干主要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產品,并于2018年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開始透過自營網站銷售產品。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2021年6月21日),公司的全渠道銷售渠道包括亞馬遜、Wish、其他電商平臺,如eBay及全球速賣通;及自營網站。
從產品結構上看,子不語以服裝為主,然后逐步向鞋履及其他產品(電子設備、文具以及體育用品)發力。2018年時,服裝產品、鞋履、其他產品占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1%、14.5%、0.4%;至2020年時,該比例已變為70.5%、21.1%、8.4%。從比例的變化來看,對服裝的依賴逐漸降低,產品多元化有一定進步。
公司收益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下同)13.181億元增至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4.289億元,并進一步增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8.981億元。
公司年度利潤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8000萬元增至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8110萬元,并進一步增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14億元。
由于公司將戰略重點更多的放在亞馬遜,并定位消費能力較強的中高端客戶,且得益于自營網站業務收入占比的不斷擴大,子不語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6.5%、69.8%、72.6%,逐年走高。不過,公司的凈利率則有一定波動,過去三年分別為6.1%、5.7%、6%。2019年凈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為一般及行政開支費用的過快增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僅在B2C模式下,若按2020年的GMV計算,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的整體市場規模便高達2.29萬億人民幣。如此龐大的市場之下,孕育著數以萬計的跨境電商企業。
子不語雖在過去三年取得穩健業績,但由于過于聚焦單一市場、品類垂直以及高負債,導致了公司增長天花板,以致于業績增速相對較緩,落后于行業成長。若后續能在開拓新市場、發展新產品品類、自營網站等方面發展超預期,或能贏得市場更多注意力。
子不語未來計劃將上市所籌資金用于:提升產品的研發能力,包括擴大產品研發團隊、升級及建立研發中心、建立及升級智能平臺;提升公司的銷售及品牌推廣能力;升級IT系統;提升供應鏈管理系統;探索沿產業鏈收購標的公司的合適機會,以開拓協同效應的廣度與深度及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