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的白酒狙擊戰
導讀:
白酒行業下行階段,高瓴又投了一家白酒公司。
這是否意味著,白酒行業的拐點到了?
那么,高瓴的白酒投資邏輯是什么樣的?
白酒下行階段,高瓴又投了一個白酒項目
近日,珠海高瓴巖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其關聯方擬對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進行投資。
交易完成后,高瓴及其關聯方將合計持有金沙窖酒25.791%的股權。
金沙窖酒是貴州最早的國營白酒生產企業之一,旗下包括貴州摘要酒和金沙回沙酒兩大品牌。
有了高瓴加持,金沙窖酒離上市更近了一步。
近幾年,白酒行業一直被嚴重高估。
二級市場,上市公司top20白酒股平均市盈率高達55倍。
自6月沖高以來,白酒板塊就進入下行調整階段。
股王茅臺一度跌破1700元/股。
前有水井坊業績暴雷,后有基金公司紛紛減持白酒股。
以上總總,是否意味著白酒邏輯已變?
而高瓴選擇在這時候入局,意欲何為?
01
長期投資:做時間的朋友
說起高瓴,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2005年,高瓴資本還只是一個啟動資金僅2000萬美元的公司。
在創始人張磊的帶領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高瓴已成為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
它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超過5000億人民幣。
1、創造年平均回報率超過40%的神話
最值得一提的是,從創立到2020年,15年期間,平均年回報率超過40%。
什么概念呢?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看就知道有多恐怖了!
股神巴菲特為24.7%;
金融巨鱷索羅斯為28.6%;
華爾街第一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為29%;
易方達基金張坤26.7%(8年);
當然, 肯定很多人會說前三者是投資圈泰斗級人物,投資年份少說都有幾十年了,高瓴沒有可比性。
但大家要知道,15年也不短了,按照國內5年一個周期的話,相當于走了三個完整周期。
高瓴能不能繼續保持“平均年回報率超過40%”的神話呢?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重倉中國是高瓴的底層邏輯,主要投資消費,醫藥,TMT,企業服務四大行業。
在消費領域取得的成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藍月亮、海底撈、海天味業等上市公司都有它的身影。
而白酒作為消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瓴當然也不會放過。
在高瓴投資邏輯中,一直踐行長期主義,所謂長期主義就是和時間做朋友。
白酒是一門長期生意嗎?
▲高瓴資本投資項目行業分布圖
2、白酒,時間的朋友
看白酒賽道,很多人會關注新冠疫情對銷量的營銷,以及看短期市盈率如何等。
但高瓴不是,高瓴更多是從歷史角度分析,研究白酒甚至烈酒的發展史,看它是不是時間的朋友。
很顯然,高瓴認為白酒是時間的朋友。
(1)圍桌文化
中國人對白酒具有強烈的情感依賴,特別是高端白酒。
而飲用白酒已經形成了圍桌文化,根植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西方國家,很多烈酒是餐后飲用的,比如說參加一個活動,每個人點的就可能還不一樣,這叫單杯文化。
而國內,七八成的烈酒是跟餐一起喝,這種叫圍桌文化。
圍桌文化有兩個特點:大家喝一樣的酒;餐桌上酒的品類由東道主決定。
中國有長幼尊卑之分,這也導致喝什么酒基本上是長輩決定。
所以說,中國對情感價值很高的高端酒需求和國外不一樣。
有一個夸張的數字,全世界每瓶100美金以上的酒,中國占了90%。
圍桌文化讓高端酒在中國變得更集中。
(2)成癮性、社交屬性、越老越吃香
長期飲用者對酒會形成生理依賴和心癮,在這個意義上,白酒具備“軟性癮品”特征。
白酒還具備社交屬性,特別是在政務、商務、節日、婚慶等重要社交場合,中國人的“面子文化”使得飲用高端白酒成為身份標識和階層象征。
某種程度上,因其生產條件的苛刻,高端酒帶有一定的稀缺性,物以稀為貴更使得其具有“面子酒”的特征,具備較強的定價權和溢價能力。
雷軍曾經說過:“對于很多生意來講,時間會讓賣不掉的庫存變成企業的噩夢。”
確實,對于大部分快消品來說,庫存=噩夢,特別是生鮮品類。
白酒卻是一個例外。
一方面,高端白酒的產品保質期長。
另一方面,高端白酒不隨時間減值,反而增值。
白酒,真正屬“時間的朋友”型,越老越吃香。
(3)年輕人真的不喝白酒嗎?
很多人說:這屆年輕人不喝白酒。
但真的這樣嗎?
當我們理解白酒的情感價值和中國的圍桌文化后,就知道年輕人是不可能不喝酒的。
首先,當他很年輕的時候,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是60后70后。
舉個例子,小龍在學生時期的不喝酒的,但進了銀行之后,各種應酬、陪客戶自然而來就喝了。
職稱像是一個大染缸,很難有人能獨善其身。
其次,當這批年輕人到30歲、40歲,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后,社交中會通過高端白酒去彰顯地位。
這也是高瓴長期看好白酒賽道的原因之一。
02
逆向投資:在行業、企業處于拐點期入局
市場并不是你的朋友。
它常常引誘你在高位買進,低位賣出,這使你回報減少,風險增大。
而聰明的投資者則選擇逆向投資,在行業或者企業處于拐點時入局。
不承受更高的風險,就得不到更高的回報。
那么如何判斷行業或者企業處于拐點期呢?
1、拐點的判斷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遵循一個S曲線發展過程。
當某個行業處于成長期時,供需關系在短時間出現不平衡,市場會預熱。
當市場逐漸成熟,越來越多資本融入,這時候會出現“過熱”現象,甚至可能出現很大的泡沫。
這時候會出現洗牌階段,當行業處于低谷期時,說明拐點來了。
這時候切人,泡沫相對較小、價格也會更合理。
除了判斷行業拐點還不夠,企業拐點也很重要。
對于企業拐點,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也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比如說從單一產品到多產品,從單一渠道到多渠道,從單一工廠到多個工廠,從沒產業鏈工廠到自建工廠。
在不同的階段,企業在資金方面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如果能抓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節點,是有機會切入的。
高瓴在投資白酒邏輯中,就運用了這種逆向投資策略。
2、經典之戰:抄底洋河股份
由于2012年年底中央軍委出臺“禁酒令”、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沖擊,中高端白酒遇挫,銷量大跌。
2013年,被稱為白酒行業“失去的一年”。
同年,洋河股份也迎來“至暗時刻”,慘遭戴維斯雙殺。
全年營收同比下降13%,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8%。
股市中,洋河股份股價一路走低。估值跌到2.5PS,6.9PE,2.36PB。
這時候,高瓴知道機會來了。
于是,在2014年第一季度快速建倉,3個月內出資11億人民幣迅速買了2200萬股洋河股份,占洋河股份的總股本2.06%。
這一支股票占了高瓴投資金額的52%。
對于“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種老話,高瓴表示:“我不聽!”
持有一年后,高瓴開始減持,直到2015年年底,基本上清倉所有洋河股票。
高瓴建倉的平均價格在29元左右,開始減持的價格在57元左右,平均減持及清倉價格在64元。
一年時間,高瓴從洋河股份掙了11億元左右。
從洋河的股票走勢看,高瓴資本買入洋河的時機也堪稱經典,基本上是下跌時期的最低點。
可以說,高瓴投資洋河股份,是抓住了白酒行業和洋河企業的雙重拐點期。
3、古井貢B:6年4倍以上收益
高瓴在二級市場中投資版圖中,還有一家白酒公司的投資成果十分搶眼。
高瓴資本持有古井貢B(代碼SZ200596)6年時間,盈利4倍以上。
到目前為止,高瓴持股1244.64萬,占總股本2.47%,是古井貢B的第二大機構股東。
▲古井貢B十大股東
高瓴最早在2015年第一季度買入古井貢B。
隨后三個季度繼續加倉,到2015年四季度1110萬股,成本在18.5港元左右。
截止發稿前,古井貢B的股價已經上漲到106.02港元/股。
高瓴資本持有6年時間,盈利4倍以上。
投資古井貢酒的邏輯還是--逆向投資策略。
在白酒行業低迷時期,很多好標的都被錯殺。
古井貢酒就是其中之一。
高瓴建倉不久,白酒行業就迎來了恢復期,2015-2017年,古井貢酒取得了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至今依然保持20%左右的成長。
這也驗證了高瓴的眼光獨到之處。
此外,古井貢酒是一家對股東非�?犊墓�,上市以來分紅17次,累計分紅28.24億。
這在A股中是非常少的。
說完中高端白酒,低端白酒有機會嗎?
03
離散投資:中低端白酒機會
對于白酒,高瓴認為會從兩大方向發展,一個是往上跑,一個是橫向的離散化。
往上跑的意思是:價格在100元以上的白酒,分布在各個價位段,比如說中檔價位段、中高價位段、高檔價位,都可能有3-5倍以上的空間,這是長期結構性的機會。
橫向的離散化,主要針對中低端白酒,會出現場景化的離散。
未來會隨著場景的多元化和人群的多元化,細分出多樣的白酒品牌。
1、投資江小白
在PE階段投資江小白,是高瓴離散化投資邏輯的實踐。
2014年,高瓴在江小白A輪融資進入。
第二年,江小白的銷售額就到達2個億,到2019年,銷量突破30億。
如果簡單按照營收增長估值,高瓴在江小白至少獲得10倍以上收益。
很多人說江小白是靠營銷起來的,但高瓴覺得不是。
高瓴認為,江小白的本質是把圍桌文化變成了單杯文化。
特別是當年輕人在獨處或者和朋友一起時,他不會按照老一輩的游戲規則喝高端白酒,他們更喜歡“悅己”。
2、也許是下一個“藍月亮”
這也秉承高瓴創始人張磊三大投資哲學中的“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高瓴喜歡:不跟風,不完全被利益驅動,有格局、有創新進化迭變能力的新物種。
首先,江小白是“新物種”。
江小白專門去做年輕人的生意,注重單杯文化,場景更加多元。
這就是江小白與傳統高端白酒的差異化。
其次,在高瓴看來,江小白有“動態護城河”。
為了實現長期價值,江小白很早之前就著眼供應鏈建設,采取了重資產策略。
開啟了“+號”戰略,包括:農莊+策略、酒莊+策略、味道+策略。
高瓴資本合伙人戴粵湘也表示,高瓴資本喜歡的江小白“深挖墻、廣積糧、緩稱王”的風格,和高瓴資本的策略高度契合。
“新酒飲”的賽道上,江小白的成長空間很大,未來可期,也許會是下一個“藍月亮”。
04
高瓴的作業能抄嗎?
只要你關注投資領域,就不可能沒聽說過高瓴。
作為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年化40%以上的收益率在業內是可圈可點的。
那很多人就說了,我能不能抄高瓴作業啊?比如說高瓴買某只股票就跟著買。
答案肯定是不行!
為什么呢?
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
1、高瓴布局很廣,普通投資者沒法抄
高瓴的資金池非常大。
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超過5000億人民幣。
資金充裕情況下,高瓴不僅布局一級市場,而且在二級市場也廣泛涉獵。
在一級市場,就新消費領域而言,高瓴就投了喜茶、Moody、江小白等新銳品牌,分別為新式茶飲、美瞳、白酒細分領域。
在二級市場,范圍更廣泛,投資范圍包含半導體、醫藥、互聯網、消費等多領域。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高瓴投資風格是布局全產業鏈展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醫藥是高瓴一直以來最熱衷的領域之一。
根據高瓴發布的《可持續性價值影響力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高瓴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療零售等領域累計投資了160多家企業,總投資金額超過1.2萬億。
就A股醫療股,高瓴投資包括眼科--愛爾,牙科--國瓷,新藥研發--恒瑞醫藥,CRO企業-藥明康德。
總結起來就是:很全!
普通投資者想抄高瓴作業幾乎不可能。
2、不要神話高瓴
除了高瓴布局很廣這一點普通投資者沒辦法抄作業以外,大家也不要神話高瓴。
因為,高瓴也有翻車的時候~
(1)追漲殺跌
高瓴資本是蔚來汽車的原始投資機構,參與A輪和B輪融資。
2018年,蔚來在納斯達克上市,但股價在短暫上漲后,持續下跌。
高瓴在2019年三季度大幅減持,四季度清倉。
結果蔚來在高瓴賣完后,股價回升,屢創新高。
高瓴追漲殺跌的操作不止這一次。
2018年京東股價一路下跌,高瓴資本一路減持。
隨后京東股價上漲,高瓴資本一路增持。
(2)偶爾接盤俠
愛屋吉屋,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成立于2014年。
2014年6月到2015年11月,愛屋吉屋完成從A輪到E輪五輪融資。
E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融資額1.5億美元,估值10億美元。
2019年,由于經營不善,倒閉了
高瓴在最高價買入,成為接盤俠,破產退出。
這個項目,高瓴資本虧損100%。
除此之外,高瓴還投了許多虧本項目,比如說摩拜單車、UBER、AIRbnb等。
所以說,還是不要神話高瓴。
回到高瓴的白酒投資邏輯話題,我們簡單做個總結。
生意,白酒是一門好生意,是時間的朋友;
好生意就是能夠持續保持競爭性優勢。
環境,是不是在越差的環境變得越強?
從中國圍桌文化角度分析,中高端白酒需求還是一直在。
此外,場景多元化、離散化將給中低端白酒品牌帶來機會,本質是單杯文化的延伸。
當外部環境變差后,反而是逆向投資的機會。
而人和組織的價值在未來的5-10年會變得更加的重要,因為人和組織會穿越周期。
這個世界是高維的、復雜的、多樣的、曲折的、不可知的,任何以低維的簡單的、單一的、線性的、完美的思考都危險的。
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高瓴白酒投資邏輯,也是在不斷變化、不斷完善,簡單的抄作業肯定是行不通的。
參考資料:
[1] 高瓴資本李岳:高瓴投資方法論 ,擁抱大牛市
[2]高瓴資本白酒行業投資梳理 , 海榕財富風險投研
[3] 別再神化高瓴資本了!盤點高瓴資本10大投資敗筆, 深藍財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