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盛商業:5年5倍業績指引不變
8月25日晚間,星盛商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這是其上市后首份半年度業績。
根據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星盛商業錄得收入約為人民幣2.57億元,增長約27.8%;毛利約為人民幣1.46億元,同比增長約29.2%;毛利率為56.7%,同比增長約0.7個百分點。
截至期末,星盛商業歸母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83億元,同比增長約43.0%;歸母凈利潤率為32.3%,同比增長約3.5個百分點。
中報顯示,星盛商業深耕大灣區并逐漸將業務版圖擴展至長三角、中西部及其他區域,逐漸形成了全國性的業務布局。
依托但不依賴
星盛商業是星河控股旗下商用物業企業,2021年1月26日于香港上市,成為港股市場第一家純商業運營服務商的同時,也成為星河控股旗下首家上市公司。
得益于母公司星河控股在大灣區的市場優勢,及星盛商業純商業運營的獨特性,公開發售即獲超額認購近756倍。
來自資本市場的認可,無疑為星盛商業注入了更多信心。
有投資者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轉述稱,在8月26日進行的星盛商業投資者會上,公司管理層表示,星盛商業依托于星河控股,但并不依賴于星河控股。自2004年首次邁出輕資產輸出的第一步以來,始終堅持以市場化能力為導向。
根據公告,目前星盛商業已經組建了深圳區域、粵東區域、華南區域、華東區域、中西部區域5大區域事業部,將戰略發展大灣區、長三角,并擇機進入中西部等核心區域經濟發達的城市。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星盛商業服務項目69個,覆蓋全國24個城市,其中大灣區項目44個,長三角地區項目10個,華中地區項目4個,其他地區項目11個。合約面積348平方米,其中第三方開發商的項目面積占比61.9%。外拓項目中,關聯方和第三方項目的占比分別為25%和75%。
2021年2月,星盛商業首進山東,獲得日照星河iCO項目,合約面積約6萬平方米;6月,以整體租賃運營模式拿下廈門星河COCO Park項目,合約面積約7萬平方米。8月,星盛商業再次進軍廣州,拿下健康港項目12萬平方米,該項目預計將于2022年開業。
至此,星盛商業合約面積上升至360萬平方米,若加上22個咨詢項目面積,實際服務面積約440萬平方米。
5年5倍增長
截至2021年6月30日,星盛商業現金余額及交易性金融資產11.9億元,較2020年底增加260.9%。
星盛商業分析認為,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另一方面是期內經營所得增加。財務資源及未來收入,足以支持當前的營運資金需求及未來擴張。
據報告,星盛商業營收主要來自委托管理服務、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整租服務。報告期內,三項業務營收分別占總收入的66.4%、28.8%、4.8%,較去年同期均有20-40%的不同漲幅。
有投資者表示,在積極外拓、增加業務規模同時,星盛商業在管項目也得到了較好的運營管理,并致力于通過自身運營為業主實現資產增值。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均出租率達到了94.7%,較2020年底提升了0.4個百分點。
對于高平均出租率,星盛商業認為數據只是一個最終結果,單看意義不大。圍繞出租率的是一個“留商”過程,要打造商業生態圈,進行營銷推廣,也要對商戶進行幫扶。
相對應的,在前期商業選址上就要求商管公司對地塊、對城市有精準的研判能力,也就是需要做什么、做多大、做什么樣業態的購物中心。
地段是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更重要的是地段未來的成長性和發展空間,選擇適合的商業。
中國商業運營服務市場空間廣闊,未來購物中心面積每年仍將以相對穩定的速度遞增,預計2023年全國購物中心的面積將達到近6.5億平方米。目前,商業運營市場集中度仍然比較低,存在巨大整合空間。
年初星盛商業2020年業績會上,公司管理層提出未來目標實現5年5倍的增長。上述投資者表示,此次星盛商業亦重申5年5倍的業績指引不會改變。
談及未來三年發展戰略及規劃,董事會主席黃德林表示,將繼續貫徹通過拓規模、強運營、壯組織等三個方向,提升收入規模及盈利能力。鞏固大灣區領先地位,打造差異化產品,實現總合約面積550萬平方米以上、開業面積450萬平方米以上、出租率不低于95%。
商業永不停止,在各行業普遍遭受疫情影響的當下,如何在做好防控的同時做好經營,正是對一家企業的考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