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落子何處?
“IP+盲盒”塑造了泡泡瑪特,也把難題丟給了運營。
根據(jù)泡泡瑪特2021年中期財報,上半年泡泡瑪特實現(xiàn)營收、毛利、凈利潤17.73億元、11.17億元、4.35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116.8%、109.4%以及144.1%,財報層面向好,但二級市場并不買賬:比起巔峰時期,現(xiàn)在市值已接近腰斬。
業(yè)績與股價走勢背離,一方面,與泡泡瑪特商業(yè)模式相關;另一方面,與產(chǎn)品層面相關。新眸發(fā)現(xiàn),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泡泡瑪特的投訴量達到近5000條,主要圍繞售后不佳、品控、二次銷售等問題。
在越來越擁擠的潮玩賽道,泡泡瑪特下一步將落子何處,成為一個有趣的問題�;诖�,本文將著重分析:
會員制,能否成為泡泡瑪特的殺手锏?
電商業(yè)務,能否成為泡泡瑪特的新支柱
距離下一個迪士尼,泡泡瑪特還有多遠?
01
盲盒也能會員制?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Z時代對泡泡瑪特的熱情似乎出奇得高,會員人數(shù)一路飆升。
根據(jù)財報,去年12月,泡泡瑪特累計注冊會員總數(shù)為740萬人,到了今年6月,泡泡瑪特注冊會員總數(shù)增至1141.5萬人,換句話說,泡泡瑪特會員數(shù)在半年內(nèi)新增了約400萬人,其中,2021年上半年會員貢獻銷售額占比91.8%,復購率達49%。
這樣來看,泡泡瑪特的會員們不僅數(shù)量龐大、且極具備購買力。
這種模式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會員制王牌”亞馬遜,根據(jù)調(diào)研數(shù)據(jù),亞馬遜在全球擁有超過1.05億會員,美國超過55%的家庭擁有Prime會員,會員訂閱一年和兩年后的留存率分別達到93%和98%。通過對Prime會員權益分析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亞馬遜會員的魔力所在:
1、亞馬遜會員權益設計,從消費者角度出發(fā),綜合考慮了多種人群、場景的需求,推出了不同的會員種類,無論是影視、音樂,還是游戲、書籍,沒有Prime不覆蓋的范圍;
2、亞馬遜從長遠角度來運營會員制,與核心用戶保持持續(xù)性、周期性的溝通,從而維持其獨特的價值體驗和復購率。
那么,泡泡瑪特的會員制度如何呢?
新眸在調(diào)研后發(fā)現(xiàn),不同等級泡泡瑪特的會員擁有不同的提示卡、顯示卡和包郵福利次數(shù)。提示卡和顯示卡的作用,是消費者在抽盲盒的時候能夠有權查看盲盒款式,如果不喜歡該款式就可以不進行支付。
去年6月,泡泡瑪特會員中心優(yōu)享卡正式啟動,包括新品優(yōu)享、周年慶禮、特權放大等權益,具有新品盲盒搶先購和特殊節(jié)假日享受優(yōu)惠券等主要功能。對比來看,泡泡瑪特的會員權益稍遜于Prime,在泡泡瑪特,會員在線上購買并沒有太大的優(yōu)惠力度和便捷程度,不同等級的泡泡瑪特會員差異性不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泡泡瑪特會投放大量機器人商店進行引流,早期的會員數(shù)量規(guī)模增長,很有可能緣于泡泡瑪特的自身IP,而不在于會員制本身,于此之下,一旦IP漸頹,會員制也會失色。
02
電商業(yè)務,新的支柱?
總得來說,泡泡瑪特有四大銷售渠道。
線下渠道主要是零售店和機器人商店(自助販賣機),也有小部分批發(fā)和展會,線上布局泡泡抽盒機、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其中,2021年上半年線上電商渠道的整體收入為3.53億元,同比增長了104.7%,占總收入的40.9%,電商渠道2021年天貓“618”期間,泡泡瑪特總銷售額為6143萬元,同比增長了94%,在天貓潮流模型玩具行業(yè)排名第一。
這樣看來,線上電商已經(jīng)成為泡泡瑪特的重要渠道。
反觀線下,泡泡瑪特擁有215家門店和1477家機器人商店,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分別新開了32家和126家,在門店布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泡泡瑪特在一線城市已經(jīng)拿下了一部分市場,上半年收入3.2億元,在新一線、二線及其他城市的布局相對較少,收入3.5億元,就表現(xiàn)來看,兩者不分伯仲。
圖:泡泡瑪特門店分布(來源:泡泡瑪特上半年報)
問題來了,在線上收益一片利好的情況下,泡泡瑪特為何強調(diào)擴張線下門店?
在新眸看來,這其中有兩層原因。一方面,線下門店的用戶觸及度更高,當消費者進入門店,可以直觀地體驗泡泡瑪特的潮玩文化,無論是循環(huán)播放的潮玩宣傳片,還是門店門口陳列的巨大Molly,亦或是全系列IP的盲盒、手辦給消費者帶來的沖擊感,都更有利于交易促成。
需要說明的是,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的毛利率為70.9%,收益占比達12.8%,這相當于用一個較小的成本買下一個廣告位。不僅增加營收,同時也達到了宣傳引流的作用,讓用戶掃碼積分并加入會員。
另一方面,線上渠道的商城風險較高。在線上商店,消費者通過虛擬途徑購買、積分并獲得相應抵扣,體驗感大打折扣。而且,線上渠道還存在著“炒盲盒”溢價的風險,許多二手市場盲盒的存在攪亂了泡泡瑪特線上布局的節(jié)奏。
就當下來看,泡泡瑪特在一線、新一線的線下布局密度較高,二線及以下城市的購買力較弱,進一步布局線下門店無疑難度較大,單數(shù)線上收入占比四成,倘若泡泡瑪特能夠建立強大的會員體系,源源不斷地輸送電商會員權益,電商就極有可能成為泡泡瑪特的新支柱。
03
距離下一個迪士尼,還有多遠?
一個明顯的感知是,靠盲盒發(fā)家的泡泡瑪特意圖脫掉這頂帽子。
泡泡瑪特曾在招股書中提到,盲盒產(chǎn)品收入占泡泡瑪特總收入的84.2%,可以毫無夸張地說,“盲盒”撐起了整個泡泡瑪特。但在2021上半年財報中,泡泡瑪特對“盲盒”二字卻鮮有提及,CEO王寧也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特別強調(diào):“泡泡瑪特不是盲盒公司,我們的本質(zhì)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我們不止只有盲盒�!�
背后的原因很簡單,盲盒風攪動著年輕人,讓越來越多的玩家奔向擁擠的賽道,想要分得一杯美羹,根據(jù)天眼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上半年,國內(nèi)有接近1400多家企業(yè)名稱或經(jīng)營范圍包含“潮玩、盲盒、潮流玩具”等字眼,其中,成立不到5年的相關企業(yè)占到八成。
這讓泡泡瑪特處于群狼環(huán)伺的境地,盡管泡泡瑪特現(xiàn)在仍然跑在第一,但是Dreams、MedicomToy、52Toys、十二棟文化這幾家公司,在中國潮玩行業(yè)CR5市占率分別為8.5%、7.7%、3.3%、1.7%、1.6%,并且,CR5市占率總和仍不超過25%。
由此可見,泡泡瑪特并不是一家獨大,也不是絕對龍頭。
于此之下,“盲盒”老大要轉(zhuǎn)型也不難理解了。王寧曾多次表示,“我覺得五年以后,我們有可能是國內(nèi)最像迪士尼的公司�!痹俾�(lián)想到不久前,泡泡瑪特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樂園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或許可以推測出泡泡瑪特的落子方向。
問題是,泡泡瑪特到底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迪士尼?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迪士尼的發(fā)展史:1919年,迪士尼的前身伊沃克斯-迪斯尼商業(yè)美術公司成立,米老鼠的卡通形象登上了電影熒幕,一炮而紅;1955年,美國電影動畫師沃爾特·迪斯尼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了第一個迪士尼樂園,以其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主題樂園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迪士尼共有6家樂園,總市值已經(jīng)超過3300億元。
期間,迪士尼不斷壯大優(yōu)質(zhì)的IP隊伍,先后并購Pixar、Marvel、盧卡斯電影等,將汽車總動員、美國隊長、蜘蛛俠、加勒比海盜、星球大戰(zhàn)、黑寡婦等一系列火爆全球的IP全都收入囊中。同時,作為好萊塢五大巨頭影業(yè)之首,憑借著IP電影和真人電影的角色與內(nèi)容,迪士尼贏得了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喜愛。
不論是深入人心的IP,還是在影視文娛的深度涉足,亦或是霸占市場的IP周邊和衍生品,這都是迪士尼賺得盆滿缽滿、歷經(jīng)百年經(jīng)久不衰得秘訣所在。
反觀泡泡瑪特,今年是它成立的第十一年,相比之下,泡泡瑪特的IP就略顯單薄。
根據(jù)上半年報的數(shù)據(jù),泡泡瑪特自有IP收入占比50.9%,三大核心IP平分秋色,Molly、Dimoo、SKULLPANDA的銷量分別為11.5%、11.6%、10.3%。但主流IP銷量下滑的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招牌Molly的熱潮也正在逐漸消退,盡管泡泡瑪特招募了一大批設計師,運營著近百個IP,但是深入人心的“爆款”實在是太難得。
圖:泡泡瑪特IP收入(來源:泡泡瑪特上半年報)
不同于迪士尼,泡泡瑪特的設計師在設計IP時,忽略了設計IP的人物性格和他們獨特且吸引人的故事。
Molly用獨特的外觀設計吸引年輕女性消費者購買,但是沒有文化底蘊和歷史的沉淀,Molly只會隨著時間而消失,鮮有人會長久地記住一個沒有故事的IP。歸根結底,無論設計如何精良、玩法如何動人,想要IP立得住腳跟,一定要為IP注入靈魂,賦予人物性格和故事,并以影視作品、宣傳活動等方式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
試想,倘若泡泡瑪特建立了游樂園,僅靠可愛的人物形象難以成為賣點,靠高數(shù)量IP打造的主題樂園和禮品店能夠吸引到的消費者群體,也過于局限。況且,更多的泡泡瑪特消費者所著迷的是拆盲盒的快樂和“賭性”,如何將這部分消費者轉(zhuǎn)化為游樂園的忠實粉絲,也存在一定困難。
換句話說,泡泡瑪特如果僅靠著“廣開店”來擴寬市場、靠著“開盲盒”來增加銷量、靠著“碰運氣”來推廣新品,而不是通過賦予IP獨一無二的人物性格使其豐滿化,爆款只能短暫帶動銷量,而難以賦予品牌價值,隨著IP本身熱度的消失,樂園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想要去掉“盲盒”的標簽,成為下一個迪士尼,泡泡瑪特需要更多的故事。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