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鄉村中國最美味道 鐘薛高推“挺中國原味”助農公益計劃
七月流火,八月拾穗。如果你在鄉間生活過,才知道農人在秋天的喜悅不僅是莊稼的豐收,還有天地萬物各形各色的寶貴饋贈。
東北春播的苞米此時落蒂,生吃都脆甜;新疆的哈密瓜肚子上的生長紋綻開,掛耳刀一斬,蜜香四溢;云南的山林里,人們四處尋覓未開傘的松茸,回家拌雞油一炒,能香透半條巷;廣西的茉莉花開始釋放那介乎清幽與馥郁之間,能引出人們思鄉之情的神秘香氣……
味道,是每個人的鄉愁。哪怕是一個在城市里度過一生的中國人,他內心深處最本真的味道也必然來自鄉村。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在廣西,同樣有不少能夠喚醒人們情懷的食材,橫州市的茉莉花茶堪稱其中翹楚。
壯觀的喀斯特地貌群里,溫和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滔滔郁江沖積而成的沃野千里,與傳承數千年的栽培技術,造就了橫州市茉莉花美名遠揚的“人間第一香”,每年全國各地茶商把茶葉運到橫州市,用這里的茉莉鮮花就地窨制成各種茶品,濃郁的茉莉花茶香,又帶著綠茶的淡淡苦澀,成為了橫州農人日夜守候的味道。
橫州中華茉莉園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撥開云霧,照進茉莉花田,與茉莉花打了20多年交道的謝師傅就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每逢花期,謝師傅都會在含苞待放之際,抓緊時間把花苞摘下,鎖住茉莉花最原本的滋味,靜待后期加工喚醒茉莉花的芳香。
一朵朵花苞被儲存在竹簍中,被眾多像謝師傅一樣的采花人送到鮮花集市,匯成花海,等待醞釀一個個新的奇跡。
暮色漸起,在茉莉花茶的加工車間里,另一位謝師傅在細心“伺候”從集市收購的茉莉花苞。所謂“伺花”,就是將茉莉花蕾靜置,精心調控溫度和濕度,待其夜間自然開放、吐香。攤花、堆花、翻動……繁復的“伺花”工序中,花苞呼吸加速、漸次開放,當吐香進入最佳狀態,一場花與茶的奇妙邂逅即將開始。
在伺花的過程中,無數像謝師傅一樣的人,將他們對每一道工序近乎極致的追求注入花苞,賦予茉莉花第二次生命。歷經篩花、通花、撿花、烘焙、提花等11道工序,守候一夜,才完成茉莉花茶的第一次窨制。每一次窨制,都是花香與茶韻交相融合的過程,也是花茶極致鮮靈的秘訣。
茶引花香,花促茶香,層層裂變中,萬花滲入茶骨,激發出秘而不宣的風味密碼,譜就唇齒間千回百轉的悠長。
尋找鄉村中國的最美味道
在橫州市這片素有“中國茉莉花之鄉”美譽的熱土上,茉莉花不僅以花茶的形態為人所熟知,更是憑借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的優勢,衍生出茉莉花各色食材,引來了鐘薛高等知名品牌在這里發掘茉莉花的原味。
中國茉莉小鎮茉莉花交易市場
《橫州·尋味茉莉》紀錄片視頻,講述的就是鐘薛高工作人員到訪橫州市,參與到茉莉花從田間窨制成花茶的過程中,然后通過煮茶將茶湯作為原料制成雪糕,走進千家萬戶的故事。
紀錄片中,鐘薛高工作人員秉著追求品質的信念,為收羅不同好食材,力求還原食材風味,跨越千山萬水深入橫州市茉莉花生產基地,精心選用了窨香次數、耗材、品質都能更好地反映食材本味的茉莉花茶原料,結合鐘薛高的優良工藝制成瓦片造型的雪糕,呈現出古色古香,濃濃的中國風,讓中國原味飄向四方。
茉莉花香從未拘于一地,事實上,橫州市的茉莉花只是鄉村中國美味的代表之一,在云南元江縣等地區,還潛藏著萬千飽含自然滋味的茉莉花茶原料,它們同樣沐浴陽光,也經過千錘百煉,濃郁香醇,靜待追夢者聞香而來。
以新中式雪糕為人們所熟悉的鐘薛高,在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500萬元后,將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挺中國原味”助農公益計劃,三年投入不少于200萬用于扶持欠發達地區的農產品種植和銷售。
與此同時,新華社客戶端青春版與鐘薛高推出“挺中國原味”助農公益計劃聯名款產品,將使用優質原料制作而成的新中式雪糕分享給更多消費者,持續反哺優質農產品原料的種植與銷售,讓更多最本真的味道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鐘薛高X新華社客戶端青春版 限量聯名款
數千年來,舌尖上的中國原料的故事從未間斷,未來“挺中國原味”助農公益計劃將在更多優質原料產地留下新的美麗傳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