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的愛與自由
熱愛是一生的旅途,帶著自由·愛的信念,Hello胖東來。
商業界有個河南消費三杰的說法,是指誕生于河南,規模和美譽度非常優秀的三個企業,它們分別白象方便面、蜜雪冰城、以及胖東來。
而在中國零售業,乃至中國企業界,胖東來都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好的超市,極致的坪效和服務,讓任何強大的競爭對手不敢在其周邊開店。有人說它是許昌必去的地標,甚至成為當地“五星級”旅游景點,雷軍去參觀也自稱是“朝圣之旅”。有人說它是當地人的信仰,每周逛幾次胖東來超市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說它是中國工資最高、福利最好的零售企業,沒有之一。
在筆者心中,胖東來一直是一個神圣的存在。筆者曾多次被胖東來所震撼,也曾與于東來有過一面之緣。一直不敢下筆寫些關于胖東來的內容,總擔心詞不達意,今日斗膽想做一次嘗試。
“反商業”的制度
最成功的商業
當大家都在討論“996”工作制度利與弊的時候,在大家感慨年輕人因為加班猝死的時候,討論如何管理年輕人提高商業效率的時候……胖東來超市宣布了“節日閉店”的通告。
對,你沒看錯!在春節可能超市生意最好、人流量最大、競爭對手恨不得24小時營業的時候,它選擇了閉店。而且理由很簡單,保證員工身體健康過節日。此外,在胖東來,加班是會被罰款的,不休假甚至也是會被開除的。
這,絕對是一個“反商業”的行為。然而,胖東來反商業的行為又何止這一個。
胖東來還有一項“反商業”的規定——每周二閉店,打破中國零售業白天永不歇業的神話。
對,你也沒看錯!對零售企業來說,閉店可是一件非常損失效率的行為。在整個零售行業“時間就是金錢”、“開門營業就是收益”的情況下,先不說閉店一天所產生的高額商場租金損失、作為人員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損失,僅一天人流量的錯失,就足以讓企業營收減少千萬級別。在流量生意越來越貴的今天,一家夫妻店都不敢閉店一天,錯失一天的顧客、一天的營業額,而一家百億級別的超市連鎖企業,卻選擇周二閉店,而且是每周!
每周閉店休息是歐洲許多國家都實行的,胖東來此舉是學習發達國家的做法。
于東來表示:“我們深知零售行業里員工的辛勞,這么做就是要用實際行動關愛員工,切實把員工利益放在首位。”每周閉店一天肯定會對銷售有些影響,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司,僅僅考慮創造物質財富是不夠的,更多是要考慮員工的生活品質,因為員工不是機器,而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不僅如此,胖東來員工每年還有一個月的帶薪休假,員工不允許加班,不允許不休假,“加班”和“不休假”被抓住,是要被開除的,這在中國企業里面,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制度。
神奇的是,這些看似“反商業”的制度,卻完全沒有影響胖東來的商業效率。你看到的是,每天只要開店,去胖東來的人員總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周邊競爭對手,哪怕在胖東來閉店的周二,經營數據也是慘淡無比,因為大家都在等著胖東來開店。
胖東來的商業效率全國第一。
中國零售業數據顯示,胖東來的人效、坪效均在中國零售企業排名第一。馬云稱贊它:“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子。”雷軍稱贊它:“在中國零售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你不禁會問,這些“反商業”的制度,為什么成就了最成功的商業?
筆者想起2021年羅胖跨年演講說到的一個觀點“越過系統,看到人”。于東來,是真正越過企業,越過門店,看見了人。他真正明白,要服務好顧客甚至要愛顧客,員工自己心中要有愛,那么企業就要給員工足夠的愛,讓員工們心向陽光,自然也就會傳遞更多的愛。
胖東來的Slogan——愛在胖東來。
的確,顧客在逛超市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愛,而背后的營造者也就是這群充滿愛的員工。
看到這,你可能理解了于東來企業管理的邏輯。胖東來一直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愛與自由”就是其核心。無疑,這是一家“知行合一”的企業,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中國式管理”的成功
“管理”在中國是“舶來物”,幾乎所有企業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都是借鑒西方的經驗。中國缺乏原創的理論,更缺少成功的本土案例。
然而,在管理的“洋務運動”之后,中國的企業家們開始從流程再造、KPI管理中醒悟過來,他們意識到用外國的工具管理中國人是不現實的。
胖東來的企業管理,卻提供了一個中國式的解決方案。
在管理方式上,中國式管理的核心是“家長式管理”,核心要素是“父愛主義”,也就是“我告訴你做什么,做了肯定是為你好”。在員工心目中,于東來就是一個“大家長”,他循循善誘,就像對待的自己孩子一樣愛護每一個員工,也時時給大家教誨,告訴大家如何過好的自己生活。
對,你沒看錯!東來哥不僅教會員工如何工作,還要教會他們如何體驗生活、享受快樂。
他試圖構筑這樣一種商業國度,希望他的每一位員工都能開上車,能買得起自己的房子,并為此不懈努力。這樣做法顯然不是老板對員工的態度,而是家長對孩子的行為。
對于企業管理,于東來用了兩個詞:尊重、快樂。尊重顧客的人格,帶一個快樂的團隊。東來還說:“把員工當自己的親人看,而不是賺錢的工具。如果中國企業家能做到視員工為家人,社會一定能夠和諧”。
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員工們像兄弟姐妹,情同手足,開心工作。琳瑯滿目的商品、優雅舒適的環境和體貼入微的服務,讓購物成為消費者的一種享受,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其說這是企業,不如說這是一個溫馨快樂的大家庭。于東來也曾以“家長”的身份自稱,所有的員工見到他,都親切地叫聲“東來哥”。
作為一個老板,于東來給人的最深印象不是生意經,而是他對做人、人生、思想境界的追求與探索。
沒有管理專業的資深學歷,沒有高不可攀的家庭背景,憑借“以人為本”的樸實信念,他將一個企業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灌注到每個人心中。在于東來眼里,什么“KPI指標”、“績效考核”都是膚淺的,只有“人性”才是最根本的。
他對“人性”解釋也很簡單:當你真心對員工好的時候,員工也會真心回報你。因此,當其他老板想方設法倡導員工努力工作時,于東來卻要求他的員工快樂生活。
胖東來的企業文化也令人折服,他們將“休假”寫進企業信條里面。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胖東來是不允許加班的,發現員工不休假也會被開除。其管理邏輯很簡單:你如果加班、不休假,就會少很多休息時間,也會影響你與家里人相處,你又怎么培育起愛與自由呢?
同時,當你了解它的使命和愿景時,你不會覺得它是一家零售商貿公司,甚至都不會覺得它是一家企業。它傳遞的不是商業效率和野心,而是滿滿的大愛。
大愛無疆,管理“以人為本”,東來哥真正想到了,也做到了。
人性化管理并不意味著胖東來沒有標準化制度。
事實上,在流程管理上,胖東來也是做得很極致的。甚至連擦廁所的洗手臺有幾種抹布,每次清潔先后順序是什么,在煮水餃時要放多少克水、要煮多少秒等都有十分詳細、明確的規定。
這些制度其實并不值得稱頌,定標準是容易的,難的是每位員工嚴格執行、用心執行,甚至視為己任超標準執行。
人員管理上,有一個“人生規劃”,按崗位專家和管理專家兩個方向培養員工,設置了五種評價體系,按照星級的差異,規定了詳盡的行為,員工很容易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不同星級的員工,還有配套的生活規劃。
沒錯,商業不是靠情懷去實現的。
通過企業文化解決了思想的問題,再通過標準化給員工在操作層面提供了參考,構建了“企業愛員工,員工愛顧客,顧客愛企業”這樣的商業管理閉環,這是胖東來中國式管理的邏輯。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實踐西方的管理思維。“平衡記分卡”“360評測”“計件工資”等這些西方工業管理的產物,追求的是效率和利益至上,卻忽略了“人性”的東西。
于東來反其道而行之,從“人性”管理出發,倡導真、善、美。
這種“以人為本”的驅動管理理念,對于其他中國企業有著借鑒意義,也提供了管理上一種“本土式”解決方案。
當企業為“招不到員工”或者“留不住人才”而發愁的時候,或許可以回頭想想于東來那句話:“你一個月給他多發一萬元,我不信他會跳槽。”這句貌似質樸而隨意的話,卻道出了管理的本質。
也許,胖東來是中國商業中的一朵奇葩,于東來是中國商業中的一個奇才,其管理中有很多經驗與理念值得學習參考。
幸福企業
圣經說,天堂是上帝所在之所,一個充滿“愛和自由”而且沒有憂愁只有喜樂之地。幸福企業存在么?
如果存在,我想一定是在充滿“愛與自由”的胖東來。
東來哥在演講中說到:“胖東來這個企業二十多年走來一直是在傳道,從最初的時候我想著是對大家好,大家過的幸福一點,大家再去對員工好,員工過的幸福一點,員工再去對顧客好,顧客過的幸福一點,社會也就更美好了。”
然而他也表示,“誰曾想,等到二十多年過后,我們依然還是孤獨地在這條路上前行,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愿望”。他的夢想也許是打造一家“幸福企業”,并將這種模式向社會傳遞。
胖東來一開始就清楚,企業發展過程中不能忽視員工的幸福感,要作一個幸福企業。對企業而言,它要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續發展;對員工而言,既能獲得薪酬,又能獲得“心酬”。
薪酬指的是員工獲得合適的工資,“心酬”指的是員工在這樣的企業里獲得幸福需求的滿足,感受到愛與自由。
在幸福企業里工作能夠使大多數員工感受到:工作是一種美好的、幸福的享受,對企業充滿滿意度和忠誠度,員工自己也會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員工幸福需要的企業。
企業存在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為社會創造幸福,二是為員工創造幸福。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征是“以人為本”,幸福企業有五項標準: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健康長壽。
顯然,胖東來已經很好地做到了前4項,第5項還有待時間的檢驗。我相信,如果東來哥的價值觀得到貫穿,胖東來的企業文化能夠實現傳承,這家企業一定能夠成為時間的朋友,成為幸福企業的代表。
一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員工的任職時間越來越短,離職率越來越高。
中國企業的員工離職率已從平均6%-8%增長至14%-20%。在職員工中,有73%的員工剛從前一所工作單位辭職,24%的員工已經調換過3個以上的工作崗位,22%的員工有可能在加入公司的第二年就會離職。
其中,離職率最高的原因是:員工幸福指數不高。
缺乏幸福感,是造成企業人才流失和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據調查,國內僅6成企業重視員工幸福指數,然而,這六成企業平均分數也僅有60分左右,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幸福危機”。
幸運的是,胖東來通過自身的理念和實踐,很好地詮釋了幸福企業的定義,也給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案。不幸的是,于東來只有一個,胖東來還真學不會。
東來哥一直想傳道,也一直為零售企業在做授業、解惑的事情。未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看到并認可于東來做的事情,一起去向員工、向社會傳遞“愛與自由”。
10月22日-23日聯商網為會員企業掌門人推出「東來經營哲學」私享會,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將親自分享,分享胖東來做法,暢談商業邏輯,把脈商業根本,推動行業進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