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家店待了8年,關于門店調改我有話說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思雨
零售競爭加劇,很多超市老店都面臨升級改造的問題;調什么?如何調?誰來調整?效果不好換人行嗎?一個老店,數年間店長來來去去,改變了什么?未變的是什么?一位在同一家門店待了8年的超市基層主管講述了她關于門店調改的感受,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在這個店工作,已經八年了,期間經歷了多個崗位,目前負責常溫食品部門。
2021年4月,我們更換了區總,我們區則由從永輝挖來的一個片區區總來接管,變化由此開始。
新任區總先是更換了五家店中的三個店長,再把生鮮的采購、門店運營人員全部更換為從永輝過來的人員,并對各門店進行改造調整。在這期間,因為我店號稱本地區的標桿店,所以要求比較多,因為各種原因,一年之內更換了5次店長。前后6個店長管理這家門店,其中店長任職最長5個月,最短則58天。如果把這個店看作孩子,不停更換店長就是在不停地更換監護人,我感覺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很不利。
外界傳言永輝的員工能力很強,但其實來我們店這一年,他們只是在用永輝的管理方法執行日常操作,效果真的不理想,銷售沒提升,員工干勁也沒激發出來,店面標準和以前一樣,雖然更換了全套的廣告標識,但整體視覺效果沒有太多改變。
2022年3月,副董事長對從永輝挖來的這批管理人員不太滿意,調來了和區總一個級別的管培生出身的集團管理人員來負責我們店,稱呼為該店負責人。我們以前的店長現在叫執行店長,原來的副店長還是副店長,我們這個3000㎡的店有三個店長。這位管培生于2018年入職,在海外接受了一年培訓,因PPT做得優秀得以重用。
新任店長入職就變革:重點抓團購,重用管培生,還讓我們學習胖東來。為快速提升利潤開始裁員,所有被裁員工都有N(工作年限)+1的賠償,清明節前開展第一波裁員,共裁9人。執行店長說我們糧油部門比較辛苦,就不裁這個部門的員工,我還比較開心。
現在每周所定的銷售任務必須完成,并且開始提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銷售計劃,下周銷售任務必須高于上周,還必須完成,一個月內完不成可能會執行換人方案。
我待的超市店一直在虧損,前期沒有疫情時,樓上的招商區還能盈利,現在疫情反反復復,招商區也僅能做到盈虧平衡,但超市還是一直在虧損狀態,我認為虧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蔬果單品沒有競爭力
特價單品的價格沒有競爭店的價格低,當季新品的引進總是慢對方幾天。我們經常看到對方在售時,才急著要去采購。
2、門店管理人員利益性太強
部門經理不斷給我灌輸“我上班是來掙錢的,所以要多做對自己有利益的事”的觀念,比如給某電商平臺套卷刷單,通過損耗公司利潤的方式賺差價。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為利益做的事做多了,基礎的該做的工作就做得少了。賣場的整體標準就很差,商品陳列凌亂,顧客購物體驗也就差。
3、采購人員對待供應商不夠公平
采購人員會特別偏坦某一個供應商,因為該供應商的銷售會私自給采購提成。我剛來這個部門時,就被通知要多照顧和支持某品牌廠家,該廠家的業務人員跟我講了他們和我們公司的關系。陳列支持和貨源支持讓該品牌的銷售額占了糧油部門銷售額的60%,另外兩個競品銷售額相比之下就差一些,而地方供應商品牌在我們店的經營就是惡性循環,來了走,走了又來,最后廠家也不愿意和我們合作,因為沒有陳列位、銷售額較低。
4、員工沒有責任心
多數員工只把這個工作看成是一份工作,不愿去擔責,不愿去付出,沒有積極性,散發負面情緒,特別是有一個管理者也這樣,這樣影響很不好。有一個私下天天罵公司是垃圾的人還得到了晉升,在我看來真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即使這些問題都改進了,可能超市也不一定盈利,但我堅信:虧損的數字一定會變小。現在每天不停地更改任務:今天要盤點,明天要調整陳列,后天要整理倉庫,大后天要出外賣,一會又開會,要求全員直播……不停地被安排工作,我能做的就是每天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