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YY再起風波,百度的大棋將要落子何方?
據天眼查APP顯示,百度并購YY直播的金額高達36億美元,這是百度自成立以來最大手筆的并購案,如此大的手筆足以表明百度對于直播的重視。
然而本應板上釘釘,只待磨合的囊中之物,最近卻另起風波。據路透社報道,由于強化互聯網巨頭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不太可能批準百度收購YY的交易,若允許交易,可能會對市場發出錯誤的信息。
收購YY直播對百度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一旦收購失敗,又會百度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收購YY,或許只為星辰大海
做泛知識直播的AI公司收購了一家秀場直播平臺,百度收購YY的目的性讓人摸不清頭腦。但僅以生態彌補,強化搜索需求來看,百度收購YY的目的性或許能窺見一二。
在李彥宏的暢想中,當用戶搜索沒有找到答案后,百度可以將其匹配到直播間詢問該領域的專業主播,達到移動端搜索向直播間引流的目的,百度的3億日活就是變現的流量池。
通過直播的線上營銷模式完善百度的生態系統,強化搜索入口的地位。然而,拋開其泛娛樂直播的市場前景先且不談,百度流量雖然大,但其生態體系跳出率較高的固有缺陷使其需要大量的時間為直播做準備,已經在直播領域落伍的百度等不起,因此才有了YY的收購方案。
YY的流量和盈利能力雖然也在逐漸衰弱,但YY作為內容制作社區,其強大的內容制作能力(主播孵化和培養)和圍繞著服務營收展開的付費轉化能力正是百度欠缺和急需獲得的。
投資一個成熟的業務,可以快速的將流量變現鏈條打通。一旦YY和百度直播完美融合,就能帶動百度整個搜素業務,3億日活所撬動的營收是相當可觀的。但在搜索地位衰弱的大前提下,直播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并不能幫助百度重返巔峰,因此,發力直播只是百度的短期規劃,其長期目標還是跳脫時代的戰略規劃AI。
發力直播的作用就是為AI保駕護航,為周期較長、投入較大的自動駕駛技術提供一個穩定的現金流,提高百度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試錯率,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幾乎錯過了一個移動時代的百度彎道超車。對于互聯網商業這盤大棋而言,一時的失意并不代表一世的得失,跳出時代的高新科技才是真正的生命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哪怕沒有監管的風波,YY與百度直播的融合也并不順利。
理論與實操出現巨大的出入,這在百度的并購生涯中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91無線的收購,19億美元收購,12億人民幣打包賣出。在戰略和眼光上高瞻遠矚,在行動上卻紙上談兵,百度類似的錯付有太多了,細節打磨似乎一直是百度的短板。
百度收購YY后,YY很多中層技術負責人流失到競對平臺,而且兩者之間技術團隊的交割目前來并不順利,其主因在于兩家直播的底色不同,百度直播的泛知識化目標與YY直播秀場特色之間存在較大的違和感。
雖然都是直播,但同一領域不同類別的技術在底層之間或許并不能通用,尤其是已經有了思維慣性的技術團隊,一邊是溫文爾雅的知識海洋,一邊是說學逗唱還帶有露骨傾向的秀場打賞,兩者的融合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磨合。
值得思量的是,百度直播業務的負責人曾是原虎牙創始人古豐,據《新京報》報告,由于古豐的歡聚時代(YY和虎牙的母公司)的背景,促成交易的可能性很大。其可能性大不大且另說,但一把手是非有思維慣性值得考量。
如今,監管的風向很難預測,一旦交易叫停,將極大的拖慢百度生態完善的節奏,從而間接影響百度以直播業務為現金流哺育自動駕駛技術的可能。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百度底子還很厚,據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制資金及短期投資凈額為1799億元,廉波雖老,仍能一戰。
臥薪嘗膽最煎熬的是過程,自動駕駛的廣闊前景已在眼前,這對于百度而言,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AI是百度顛覆搜索重新定義基本盤的大棋,承載著百度重歸巔峰的使命。
需求度與跳出率,企業基本盤的底層邏輯
時代在變化,流量在遷移,而這兩者對于獨立的個體而言,都不具備獨占性。而行走在潮流前列的互聯網企業們,在以創新定義時代和流量的同時,也逃不脫自身固有局限的束縛,順應或跳出時代和流量做出最優戰略抉擇,才能防止掉隊。
從百度收購YY直播地方動作來看,順應時代通過業務的補充彌補生態的缺失,跳出時代押注AI做一個大的戰略規劃,是百度應對掉隊BAT的兩大方針。前者保證其活著,后者保證其擁有翻盤的可能。至于為何押注AI而非繼續賦能基本盤搜索,或許從移動時代崛起之時就已經有了定論。
一、低跳出率是企業的最大追求
歷史是一個圈,來來去去總會回歸到起點。各大互聯網企業將流量(需求)細分化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然而流量見頂的大山使得其不約而同的走向了流量合并同類項的聚合路上。揉碎了在融合,垂直APP扎堆成“系”是當下互聯網的主旋律,也是未來萬物互聯元宇宙的開端。
阿里系、騰訊系形態形成的本質就是為了降低跳出率(訪問一個入口頁面后離開網站的次數/總訪問次數哦),通過多業務的補充強化入口,提升自身入口在整個互聯網的比重。
比如阿里,其旗下的大部分產品都在為阿里的交易屬性做補充,支付寶作為衍生品的最大作用就是為淘寶綁定商家和用戶(未上市之前的基礎業務),生態體系內的各種業務互相導流,通過降低跳出率提高用戶的粘性,最大程度上保證阿里的交易需求向不可替代性上靠,在此基礎上完成流量(用戶)-內容(沉浸)-服務(變現)三步驟。
入口價值衰弱的百度要想彌補生態,自然要在內容和服務上下功夫。百度要做的就是改變以往以流量分發為主的賺錢模式,補全自身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短板。雖然垂直APP分食了百度的搜索需求,但搜索作為用戶的剛需,百度依然掌握巨大的流量,不求彎道超車,只求能夠最大賦能,發揮搜索的余熱來過渡,為即將到來的AI翻盤戰做準備。
二、需求度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組織設計的產品/設計等價于這個組織的溝通結構,這是康威四大定律的第一定律,換句話說就是“組織決定產品形態”,更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把BAT代入會得出一個不成熟但與現狀相符的結論,阿里有交易基因,所以在C2C領域一家獨大,騰訊有即時通訊基因,所以在社交利于風生水起。但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系,所以阿里干不成社交,騰訊做不好電商。在BAT三者中百度最特殊,擁有搜索基因的百度連自己的基本盤都守不住,自身業務被分食,開展其他領域的業務也難有成功。
無論是什么領域,商業互聯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流量入口背后的流量變現,不同領域之間的共性就是需求度。
騰訊滿足了即時通訊需求,阿里滿足了交易需求,百度滿足了搜索需求,這三種需求在需求強度上屬于剛需,需求頻次上屬于高頻率,因此形成為了互聯網的流量入口,進而逐步衍化成了社會的底層應用。BAT就是各自的入口為基礎盤進行商業運作完成商業變現,龐大的市場份額使其擁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終成為了巨頭。
需求層次有高下,這也就意味著不同需求的商業化延展性不同,或者說入口有強弱。理論上,誰的需求涵蓋范圍越廣誰的流量入口價值越高,BAT三者排序應該是百度(搜索)>騰訊(社交)>阿里(交易),因為搜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需求劃等號,用戶有了需求第一時間就是想辦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搜索獲得滿足,搜索的子集是社交,而交易又屬于社交的子集。
但時代在變化,PC時代百度獨領風騷,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逐漸掉隊,其根本原因在于百度搜索需求的可替代性,多樣化垂直APP的出現分散了百度的入口價值,其入口作用已非不可替代。屋漏偏逢連夜雨,AT為代表的互聯網外鏈封禁大戰使得百度的搜索功能進一步弱化。
也就是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崛起破壞了百度最基本的生態,其內容和服務被其他互聯網企業瓜分,百度喪失了作為巨頭“需求不可替代”的硬性標準,其落伍是必然的事情。
因此,要想翻盤的百度只能另起爐灶,將以搜索為主的基本盤更替為跳出時代的AI。臥薪嘗膽最煎熬的是過程,自動駕駛的廣闊前景已在眼前,百度究竟能不能重返巔峰擁抱星辰大海,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