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或將再“賣身” 曾經“零售之王”何以至此
家樂福中國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近日,據彭博社報道,蘇寧易購正聯系潛在買家,擬出售其所持家樂福中國80%控股股權,以籌資7至8億美元。
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就傳出,青島國資委與家樂福中國洽談收購事宜,被家樂福中國否認。
家樂福中國,曾經的“零售之王”
從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一直到2008年,家樂福中國以其上千SKU(庫存量)、開架自選、一字排開的幾十個收銀臺,在中國零售市場快速崛起。
2002年家樂福中國賣場達到了35家,2005年突破60家,2006年更是超過了100家,并且在開店數、單店產出、盈利方面都是行業翹楚,令其他中國零售企業望塵莫及。
這一時期家樂福在中國市場勢如破竹,得益于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樂福沿用了在法國與歐洲的分散化管理模式,從最高管理層到門店店長,只有CEO、區長、店長三層結構,縮短CEO與店長的溝通鏈條,使組織的反應速度更敏捷,能對當地情況迅速做出回應;
其次,店長責任制則使各門店店長經營著一家幾乎完全自主決策的商店,選址、采購、定價、陳列等事宜全部由店長決定;
最后,門店的收益與店長的收入直接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店長的責任感和積極性。門店漂亮的營收和充滿激情的員工使家樂福成了中國零售業的楷模。
為何節節敗退
在2009年之后,面對零售行業白熱化的競爭,家樂福中國這個零售之王開始掉隊,其銷售額、門店數量、單店業績先后被大潤發、沃爾瑪、華潤萬家等競爭對手超越,近年來更是連續跌入到虧損的泥潭之中,其在2017到2018兩年連續虧損:2017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虧損10.99億元;2018年繼續虧損5.78億元。
據界面數據統計,2013年至2016年,家樂福中國地區銷售額在全球總銷售額中的占比持續下降,由5.93%降至5.13%。2018年,該占比進一步降至4.87%。
2014年,家樂福中國區銷售額首次同比負增長,隨后的2016年和2018年,同比負增長的情況再次出現。界面數據進一步整理季度數據后發現,2016年至2019年,家樂福中國季度銷售額持續同比負增長。
在行業競爭上,家樂福也日漸式微。據凱度消費者指數,2016年和2017年,家樂福市場份額維持在3.3%,低于行業TOP3——高鑫零售集團(8.1%和8.4%)、大潤發(6.8%和7.1%)和華潤萬家集團(6.4%和6.6%)。2018年,家樂福市場份額降至3%,被永輝集團反超。
2009年以后,電商崛起,整個中國的商超業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家樂福相當于遭到“降維打擊”,指標急劇惡化。家樂福從營收來說,2009年之后還有所增長,但主要是靠增加開店數達成的,單店營收已經從2009年的2.35億元降到2013年的2億左右。
家樂福中國掉隊背后,和不建供應鏈和物流倉有很大的關系。家樂福在法國有40個物流配送中心,虧損1個百分點;家樂福在中國沒有物流系統,才有4個百分點的息稅前利潤。
家樂福中國所有商品均由供應商直接送到家樂福門店的倉庫,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倉儲配送等硬成本;同時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和各種返點,以及壓占貨款來賺取利潤。另一方面,家樂福中國沿用了在歐洲的本地采購戰略,據稱,家樂福中國每個賣場有90%的商品都是由當地供應商提供。
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賣身前的資產價值115億、負債138億,賬面凈資產是負值。
2019年6月24日,蘇寧以48億元代價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且外方有權繼續向蘇寧出售另外20%股權。
根據蘇寧易購2019年年報顯示,從家樂福中國80%股權交割日至年末,家樂福中國虧損3.04億元。
在2020年三季度報上,蘇寧易購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家樂福超市關閉11家。2021年上半年年報中顯示,家樂福超市減少了5家。
蘇寧收購家樂福是一步好棋,確實對構建一個整體的零售服務體系有很大幫助。不過,現在形勢比人強,瘦身重新調整戰略才是蘇寧的關鍵目標。所以出售家樂福并不是一個不能考慮的選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