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凈美妝的時代來了?
近期,林奈氏首家Clean Beauty化妝品集合店登陸上海、寶潔收購定位“純凈美妝”的美國新銳品牌Farmacy、美國純凈美妝品牌Milk Makeup花落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Waldencast Acquisition Corp……
一邊是純凈美妝被巨頭或資本爭相競購;另一邊據青眼不完全統計,近3年國內誕生了至少7個主打純凈美妝概念的品牌,這似乎說明純凈美妝風口已至。但,在火熱市場背后,還存在著概念不清晰、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賽道初現,巨頭入局
Clean beauty純凈美妝,早期也被譯為清潔美妝,最初興起于歐美市場。在越來越多倡導純凈美妝概念的品牌進入后,并從過去強調成分的“無毒、無害”,發展為品牌整體追求透明、零殘忍、可持續等更為全面的條款和準則,海外純凈美妝市場逐漸成型。
左右分別為Farmacy、DrunkElephant醉象
根據青眼梳理的情況來看,海外純凈美妝市場2005年之前就開始萌芽,2010年后進入到一個蓄力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海外共計有16個新品牌將“純凈”作為品牌標簽,以護膚品牌為主,其次為彩妝和洗護,這些品牌中也包括了開篇提到的Farmacy、Milk Makeup,以及2019年被資生堂收購的DrunkElephant醉象。
從DrunkElephant醉象、Farmacy和Milk Makeup相繼被國際美妝巨頭和資本競購,以及市場數據來看,純凈美妝正迎來上升期。今年上半年,美業顏究院發布了《2021純凈美容趨勢分析及預測》,該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純凈美妝市場為54.4億美元,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115.6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內電商的迅猛發展,海外純凈美妝品牌慢慢滲透國內市場。在今年天貓“618”期間,純凈美妝類別下的精華、潔面、卸妝等產品,以同比超過100%的增速,遠超于天貓國際美妝行業其他品類。
還是以被美妝巨頭們買下的Farmacy和DrunkElephant醉象為例,在天貓國際的Farmacy海外旗艦店內當前月銷量最高的產品即為深層清潔卸妝膏,顯示月銷達8000+;DrunkElephant醉象海外旗艦店的水飽飽維他命B5提亮補水保濕水光肌精華月銷1000+,市場表現可圈可點。
另在小紅書上,有5400多篇與“純凈美妝”相關的筆記。純凈美妝風起,本土企業也趁勢而起。青眼發現,2019年后,國內市場涌現了7個純凈美妝品牌,護膚與彩妝對半開。總體來看,青眼梳理的10個國內純凈美妝品牌,普遍價格定位大眾,少數如onTop、淂意偏中高端,單品價格在179-400元之間。
截自小紅書
品牌乍現,市場需求高增長下,零售企業、代工廠也開始關注純凈美妝。如近期林奈氏開設了首家Clean Beauty化妝品集合店,諾斯貝爾近年開發出純凈美妝產品線,以滿足品牌需求。此外,成立于2011年的花皙蔻,也在今年官宣對包裝和配方進行全線升級,“Clean Beauty純凈美容,安全有效”成為了花皙蔻全新升級后的品牌定位。
“隨著全球疫情的加劇及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會去關注產品的成分安全問題,這讓Clean beauty的概念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從而形成一個初期規模。”科絲美詩戰略市場部經理賀雪敏就此現狀分析道。
當然,不光是疫情下,長時間佩戴口罩致使肌膚問題集中爆發,一些不正確的護膚方式,如盲目追求高濃度成分護膚產品,也可能誘發過敏等不良反應,都在無形中助推了主張“不添加對肌膚有潛在危害的物質”“天然、安全”的純凈美妝的發展。
成分之爭,標準模糊
然而需要正視的是,即使在起步相對早的歐美市場,純凈美妝的定義仍然眾說紛紜,缺乏統一標準,當前大量品牌都試圖在“成分”層面來界定純凈美妝,純凈的背后也逃不掉“植物、天然、有機”幾個關鍵詞。例如國外的REN、Beautycounter、Snowberry,國內的YOKIA、淂意等,都在強調“不添加對皮膚有風險、有潛在傷害的成分”,并且也有像品牌onTop自己提出純凈美妝的六條標準,將7412種成分列入品牌的禁用名單。
左右分別為onTop、淂意
在市場端,今年8月天貓國際首次對“純凈美妝”給出了清晰的定義,同樣聚焦成分,即倡導不添加六大爭議性成分,包括parabens防腐劑、增塑劑、SLS表面活性劑、礦物油、硅油/人工香精。
然而,早在2019年9月,美國醫學會皮膚學分會雜志曾發表一篇對Clean beauty(當時被譯為清潔美妝)的社論,主張“天然并不意味著安全”。其中針對護膚品中用作防腐劑的成分,到底是選擇天然植物還是化學合成,爭議較大。
“對原料的選擇不要有歧視性,”理性護膚運動發起人冰寒直言要基于科學理論和實踐。在他看來,天然來源的原料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這個世界本就是由化學物質構成,因此對于植物和天然來源的成分也要客觀看待——天然產物不都是安全、無副作用、無毒的;合成的化學物質也是如此,“不能貼個‘天然’或‘合成’的標簽,就以標簽論好壞。”
“它不同于簡單的‘清潔標簽’”。針對純凈美妝的概念,上海帝科總經理喻敏也向青眼強調,初期對純凈美妝的討論多集中在原料方面,這是相對狹隘的理解,“其實純凈美妝是基于對地球環境、人類生存和消費趨勢等方面的一個更高維度更負責任的品牌理念。”
諾斯貝爾副總裁(研發)邱曉鋒和賀雪敏也均表示贊同:純凈美妝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必然的發展趨勢。賀雪敏進一步介紹,純凈美妝強調的是對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僅僅是表現在對產品配方本身要求無毒、無害、無負擔,還表現在對產品容器、包材、彩盒,甚至彩盒印刷上也是可持續、是對環境友好的。
邱曉鋒亦向青眼表示,純凈美妝是在原來的天然、綠色、來源透明、公平競爭、對環境友好、對自然界其他物種友好、保持多樣化等,這些概念綜合起來而得到的,“這是一個在化妝品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非常實在且可以落實的方式,不單只是一個概念。”
國產品牌如何蓄力?
盡管純凈美妝爭議頗多,也沒有明確規范化,但從大趨勢來說,關乎自然、動物福祉和消費者安全,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議題,所以純凈美妝仍然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就國內而言,由于起步晚、技術薄弱、消費者人群復雜多變,所以本土品牌還需付諸更多努力。“當前國內外純凈美妝發展速度差異較大,主要還是源于國內外化妝品的發展時間、品牌方對社會責任認知,以及消費者對產品本身認知層面。”賀雪敏指出,國內的消費者目前更加追求的是成分的安全和高功效性,而對產品是否可持續,是否對環境、生態、動物友好等方面并不是很關注。
國內某純凈美妝品牌的聯合創始人亦表示:“國內品牌目前還在初期培養市場階段,這一塊需要整體市場正確的培養及教育以及時間去沉淀。”
當然,除了對市場和消費者的普及教育,在原材料、技術和法規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攻克。邱曉鋒認為,一方面,原料信息的規范化和披露是國內企業還需要提升的;另一方面,國外有COSMOS、ECOCERT等認證,國際上有ISO16128等標準,但是國內目前沒有相應的法規標準,也沒有相應的標簽標識管理方法,從而導致缺乏統一的宣稱宣傳標準。
他指出,如果能在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的引導下,由國內的化妝品企業、聯合上游原料供應商和科研機構,探討并建立一個中國特色的純凈美妝標準,能夠更好地促進純凈美妝產品的持續良好發展,促進中國化妝品走向全球。
總之,“純凈美妝”的出發點值得肯定,而只有摒棄噱頭、偏見和概念性宣傳,純凈美妝才能贏得更多認同,成為引領行業的新潮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