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精釀廠牌Taste Room獲千萬級Pre-A輪融資
36氪獨家獲悉,生活方式精釀廠牌「Taste Room」宣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 Pre-A 輪融資,由親親食品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研發實驗室建設、新產品線開發、線下旗艦店開設以及銷售渠道拓展。
2016年,來自杭州的新酒飲公司「Taste Room」成立。2017年,首款產品“桂”問世,售價在30元左右。2018年11月,果汁西打系列上線,售價在20元左右。2019年全年累計銷售額破千萬,開始自有試驗酒廠建設,于今年正式落成生產,并擁有出口資質。2021年全年銷售額持續增長,并成為天貓“雙11”增速最快的精釀品牌。
圖片由企業提供
“桂”和果汁西打兩個系列是公司最重要的兩條產品線,占到總銷售額一半以上。除“桂”和果汁西打系列以外,「Taste Room」還有全系列的經典精釀產品,例如雙料牛奶世濤、湖光IPA、安林塞松等等。截至目前,「Taste Room」累計出品超百款實驗性酒品。
創始人潘貫明告訴36氪,「Taste Room」擁有從釀造到包裝的全套生產線,針對不同風格啤酒的特性,在釀造過程中研發增味配方,希望做出不受時間和場景限制的口味豐富的啤酒,同時實現設計與口味的融合“聚變”,成為“精釀啤酒屆的設計師品牌”。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啤酒消費正趨向于高端化、多元化,這為精釀啤酒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天貓新生活研究所發現,精釀所代表的新酒飲,成為天貓上繼新茶飲、咖啡之后的新消費市場。據數據統計,2020年以來,天貓精釀啤酒一直保持著超過20%的增長,而果味化的精釀啤酒增速甚至超過40%,這一細分品類有著不小的發展潛力。
“‘精釀啤酒’的概念源自美國,那么它進入到中國之后,其實是需要一個本土化行為的,包括原材料的改變、風味結構的研究、工藝的提升、包裝的創新等等,都值得重新設計一遍。” 潘貫明表示,以多元化的風味和出色的設計取悅自己,是「Taste Room」一貫的品牌態度。
「Taste Room」的產品研發理念是:在做到核心風味明確的前提下,達成與其他風味的平衡、呼應,不追求復雜度,最大程度保留低度酒帶給消費者的輕松、愉快的感覺。
圖片由企業提供
以拳頭產品—“桂”為例,杭州的“市花”桂花與小麥啤酒相互作用,區別于選用歐洲常用香料和美國常用啤酒花添加風味,「Taste Room」考慮桂林的金桂以體現中國味道,從這個角度上團隊將它戲稱為“中國式”小麥啤酒。
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桂”系列產品曾獲得日本2019年IBC啤酒世界杯自由風格組分類總冠軍以及2019年CCBA中國精釀大獎的小麥組金獎;雙料牛奶世濤從2017年誕生起,連續三年獲得CCBA中國精釀啤酒大獎的金銀獎。
每款產品代表特定的風味,包裝設計首先影響了消費者對于這一風味的預期。傳統的酒類包裝多為男性主導,「Taste Room」則更多地考慮了女性視角,原因在于女性消費者已占據其一半的銷售額。
再以“桂”系列為例,其在包裝上以江南地區的黑瓦白墻為靈感進行設計,最外層包裝紙給人一種粗糙的感覺,整體呈現出素雅的“中國風”。“看著有‘味道’,喝到嘴里還能喝出中國味道,品質就立住了。” 潘貫明如是說。
據悉,“桂”和“果汁西打”系列已全面上架天貓超市、京東超市和網易嚴選等線上流通渠,線下入駐有超過300家酒吧、咖啡館,羅森、全家便利店,奧樂齊、盒馬、Olé等精品商超,以及單向空間、誠品書店等公共空間,基本上覆蓋華東地區主要城市。「Taste Room」主攻線下渠道,線上銷售額占比約為20%。
在潘貫明看來,傳統啤酒巨頭在餐飲場景中提供的多是所有人都能喝的標品,而像「Taste Room」這樣的新品牌則提供了風味更為多元和飽滿,以及體驗更加豐富的產品,兩者不是替代關系,而是補充關系。
圖片由企業提供
「Taste Room」擁有豐富的設計師、藝術家資源,與不少青年文化藝術活動有聯名合作,團隊期望自身產品首先在這部分人群中形成口碑,再去影響TA身邊的“粉絲”,分階段逐步打透追求潮酷生活方式的年輕用戶。
接下來,「Taste Room」一方面會將品牌的核心產品推到更大眾的渠道,另一方面計劃研發可適配更多場景的產品,進一步擴大目標人群基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