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超市品牌T11完成1億美金B輪融資 阿里領投
36氪獨家獲悉,生鮮超市新零售品牌「T11」近日完成1億美金B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鴻為資本、和玉資本(MSA Capital)跟投,漢能投資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核心業務的服務升級、電商建設、供應鏈賦能、零售科技投入等方面。
此前,T11曾獲得由光大控股新經濟、IDG聯合領投,國美、遠望資本、壹叁資本跟投的1億元天使輪融資;和玉資本(MSA Capital)獨家領投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T11成立于2018年5月,是一家以全渠道零售、智慧供應鏈、零售科技為三大核心業務的新零售平臺。T11生鮮超市是以生鮮、一般食品為主,同時經營中/西餐、日料、咖啡飲品、日雜等品類,涵蓋家庭餐廚、洗化等日常生活場景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城市生活會員超市。
T11供應鏈業務,提供全商超行業的供應鏈賦能服務,從商品結構規劃、采購解決方案、倉配物流解決方案,搭建全球、全國、地區三層供應鏈體系,全自研供應鏈管理系統,可提供從采、銷、存、配全流程解決方案。同時,公司籌建PDT/C,未來可提供從產地端到貨架端的最優商品標準化服務。
零售科技上,T11自建技術研發團隊,研發國內領先S11系統,該系統靈活適配性、模塊化等特質,獲多項知識產權,并得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雙認證。
T11創始人兼CEO杜勇告訴36氪,T11已布局北京、上海、武漢多個城市,年底將開至8家門店,包括北京5家(第5家-西西友誼店12月15日正式開業)、上海2家(第2家-漕河涇印象城店即將開業)、武漢1家。
受訪者供圖
從1到5,四種超市商業模型的連鎖化試驗
2019年6月,T11北京朝陽公園店正式開業。作為全國首家門店,該店主要服務于門店3km半徑里的寫字樓商務白領和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提供近7000個全球優選商品SKU。
經過一年多探索,已經在產品、供應鏈、用戶體驗等方面構建起智慧零售生態的T11加快了開店的步伐。去年8月到9月,T11首家獨棟門店(北京廣華新城店)開業。T11首個商業體改造項目(北京當代商城店)、T11首家社區門店(北京國奧店)相繼開業。
其中,T11北京廣華新城店,在北京首店原有特色商品基礎上,還引入了“干式/濕式熟成牛肉技術”,并提供加工/零售/代工等多種服務;此外,還開設了T11自有茶品牌Ti專 區。T11當代商城店則增添了香腸室、日料主題餐廳燈。T11國奧中心店是社區型的臨街門店,與此前的T11門店面積4000平米、7000SKU不同,其面積不足1000平米,只有2000多SKU。
圍繞不同商圈用戶、消費人群消費習慣,在店面選址、店面大小、門店裝修、選品、模塊布局、運營服務等方面,北京四家門店呈現了各自不一的特色。“未來商業連鎖的發展和以前本質不同,以前是標準化復制,現在需進行非標準化復制。每一個店要服務好周圍商圈人群,就必須基于用戶屬性,做精準的商品搭建、服務體驗提升等。”杜勇向36氪說道。
四家店分別對應地鐵商改物業店商業獨棟物業店、shopping mall店、社區店四種形態。而這四家門店正是過去一年多時間里T11在超市連鎖化上探索而來的答案。接下來,T11也會以這四種店面模型為樣本開展全國化布局。像武漢恒隆廣場店、上海漕河涇印象城店就是對shopping mall店型的異地打造。雖然都定位于shopping mall,不同城市存在本土差異化,比如武漢店高端酒區面積較大,上海則是生鮮面積大;兩個城市供應鏈不一樣,也會造成開店難度不同。
T11酒水區,受訪者供圖
杜勇告訴36氪,北京首店去年春節之后已經實現了單月盈利,單店累計活躍用戶30萬以上。新店增長曲線態勢良好,增長最快的當代商城店,銷量已超過朝陽公園店。在他看來,得益于T11成熟經驗積累、厚實的供應鏈等,即將開出的西西友誼店開業后會直接進入到較高位的增長周期。
F1賽車、喜達屋與頂級SaaS公司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T11在供應鏈、電商等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升級。
供應鏈:受疫情影響,海外進口水果,牛肉、水產供應鏈受到巨大沖擊,T11開始發掘國內供應鏈,一方面尋源優質產地優質商品,另一方面發力自有品牌,比如Ti茶葉、大米。
電商:電商:從1.0升級至2.0。圖案+短視頻內容推薦商品,促進訂單轉化;從純垂直電商到現在以“天天菜場”和Tmart為主的自營+平臺的業務形態,并在自提模式上新增了“訂劃算”計劃購業務。
目前,T11北京朝陽公園店線上業務占比已經達到40%,其他門店線上業務則是30%。線上訂單履約方面,每單配送成本在7元-8元塊之間,綜合履約成本10元-12元。
受訪者供圖
此前社區團購乘風而起,對生鮮零售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一些公司財報里也能窺得一二。杜勇告訴36氪,T11的用戶,即使有受社區團購的一些影響,但對T11的支持并沒有減弱,經營數據一路向好。在他看來,用戶跟T11產生連接,更多是出于信任。“與用戶長期做朋友,為他們提供極具性價比的高品質商品,形成這種匯聚和信任之后,我們賺取長期價值。”
杜勇表示,T11已經形成清晰的目標:第一,線上線下一體化電商,他希望“自營+賦能”兩條路都能走通,“自營是開好店,類似于做F1賽車,賦能則像量產車,把積累的konwhow,提供給行業”,未來成為中國零售領域的喜達屋;第二,供應鏈,搭建全球、全國、本地化的三層供應鏈體系;第三,零售科技,成為該領域的頂級SaaS公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