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西餅」獲1億元融資,未來將啟動上市計劃
36氪獨家獲悉,互聯網蛋糕品牌「幸福西餅」已完成1億元新融資,老股東亞商資本領投,新投資方春澗資本、福杉投資(韻達旗下投資公司)跟投。此前,幸福西餅曾獲得由華興新經濟基金、美團龍珠、亞商資本等機構參與的多輪融資。
關于本輪融資資金用途,幸福西餅董事長袁火洪告訴36氪,將主要用于“縣鎮鄉村計劃”的供應鏈布局和全鏈條數字化建設,未來將啟動上市計劃。
幸福西餅成立于2008年,最初定位線下烘焙連鎖品牌,2013年轉型做互聯網蛋糕,通過建立“中央工廠+衛星工廠+自建冷鏈物流”模式,保證蛋糕新鮮現做、準時送達。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幸福西餅已覆蓋全國300多家城市,私域用戶超過2200萬。
幸福西餅蛋糕,受訪者供圖
近幾年烘焙行業高速發展,市場超3千億規模,賽道里新興烘焙品牌相繼涌現之時,不少老烘焙品牌卻陷入頹勢。
在新舊勢力交鋒中,幸福西餅這家13年的老品牌如何突圍?袁火洪和36氪分享了幸福西餅的布局和規劃。
構建供應鏈體系,加速下沉市場擴張
在轉型做互聯網蛋糕前,幸福西餅在深圳已經開到了40多家門店,還成為了華潤萬家300多個連鎖超市的供應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各種新商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互聯網蛋糕迎來發展機遇,這對線下烘焙品牌也造成了一定沖擊。2014年,審時度勢之后,袁火洪關閉線下門店,開啟了幸福西餅的線上化轉型之路。
相比線下開店,互聯網模式不僅省去了店租等成本,輕資產運營也有利于品牌規模化擴張。因此,在轉型之時,幸福西餅就確定了做全國性品牌的發展路徑,瞄準中端市場,主打性價比,在品牌定位和生產模式上做出差異化。
生產模式方面,在中央工廠基礎之上,幸福西餅還自建了配送半徑為3公里的多點分布式衛星工廠,以標準化制作流程保證蛋糕新鮮現做,并實現2小時內準時配送。幸福西餅在江蘇鹽城建造的全自動化蛋糕半成品生產中心,已于2019年10月投產,另在全國建立了7個省會二級倉儲中心。
數字化建設方面,幸福西餅從供應、生產、倉儲、物流,到運營等都進行了全鏈條升級。其與阿里本地生活合作打造的智能視頻數據管理系統——后臺“云督導”,通過系統智能識別異常行為并進行抓怕,如工作人員沒有正確佩戴口罩或者工衣著裝不規范,沒有在指定時間開消毒燈等,并實時推送給管理人員督促其立即整改。通過實時全鏈條監控,保證食品安全,同時降低管理難度和成本。
在城市拓展上,幸福西餅采取的是“蛋糕云”合伙人模式。針對不同城市的合作伙伴,幸福西餅會提供統一選址裝修、技術培訓、品牌運營、供應鏈和IT技術系統等支持。
袁火洪向36氪表示,目前中國烘焙行業比較分散,大部分都是區域品牌,尚未跑出一個真正的全國性品牌。原因在于打造全國品牌要解決兩個難題:一是供應鏈覆蓋范圍和效益,二是標準化管理半徑和效率。在他看來,幸福西餅在過去幾年發展中,已構建起了覆蓋全國的供應鏈體系和全鏈路數字化管理系統。
在幸福西餅已開通的300多個城市中,三線及以上地級城市覆蓋率達到80%以上,包括西藏拉薩、新疆烏魯木齊、黑龍江、佳木斯等邊遠地區。2021年幸福西餅提出“縣鎮鄉村計劃”發展戰略,該計劃將以地級市為總樞紐,以區縣為總端口,擴張業務規模。計劃到2024年,拓展至全中國80%以上縣城,覆蓋全國2000個以上縣級城市。
線上線下一體化,高頻、低頻品類全覆蓋
隨著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幸福西餅也開始嘗試重回線下,探索更低成本流量來源。幸福西餅已經開出200多家新零售門店,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東莞、成都、昆明、長沙幾個城市。
在產品品類上,幸福西餅從生日蛋糕、面包、下午茶、深圳特產包裝手信到現制茶飲實現全覆蓋。袁火洪強調,“蛋糕屬于高客單價/低頻品類,面包、下午茶等低客單價/高頻品類可以滿足多樣化需求,提高用戶留存。”
幸福西餅下午茶,受訪者供圖
幸福西餅已經深入到社區、商圈、寫字樓,占領日常及節日消費場景。渠道方面,除了線下實體店擴張,線上則打通了公眾號、美團、餓了么、淘寶等多個主流平臺。據袁火洪介紹,蛋糕線上訂單占比95%以上;面包、飲品線上占到40%,線下占到60%。
亞商資本合伙人郭銳表示,幸福西餅在近三年的發展中,雖然經歷了疫情的不利影響,但依托于公司強有力的管理團隊,適時調整公司的經營策略,在供應鏈、客戶服務體系、數字化建設等方面持續強化,使得公司在近幾年仍取得了穩步的增長。因此,亞商資本在2018年首次投資幸福西餅后,本輪持續加注。
春澗資本CEO陳慶森表示,目前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有2000多億,但是極其分散。幸福西餅已經建立起全國性的品牌和渠道,憑借其品牌勢能、產品研發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供應鏈的優勢,有機會占據非常大的市場份額。“我們非常看好幸福西餅的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