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消費”的大潮來了,名創優品憑什么造浪全球?
1月6日,名創優品(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發表題為《興趣消費時代已來,用勇敢的心去世界造浪》的內部公開信。
葉國富表示,新的消費觀念帶來新的消費趨勢,以興趣消費為特征的第三次消費浪潮正在到來。圍繞“興趣消費”,名創優品面相全球消費市場持續輸出好看、好用、好玩的產品,點亮全球99國的美好生活,成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因的全球化興趣消費企業。
葉國富認為,對于企業而言,興趣消費的浪潮才剛剛興起,這里面有很大的機會。圍繞興趣消費,所有的產品都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重做一遍。
提出興趣消費恰逢其時
近一百年,零售模式的變遷從滿足基本生存需要到提供稀缺享受,再到追求更高的性價比,每一種模式都有其對應的時代。
葉國富總結了消費領域發展的新趨勢。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的零售業發展,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是性價比消費階段,從改革開放到2010年左右,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最關注的因素;第二是質價比消費階段,從2010年到2018年前后,小米、淘寶、京東、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崛起,消費者除了關注價格以外,也關注產品性能;第三是興趣消費階段,萌芽于近兩年,隨著Z世代成為主流人群,年輕人開始愿意為情感價值買單。
名創優品抓住了“興趣的風口”。早在兩年前,葉國富在業內首次提出“興趣消費”。他認為,被興趣支配也是這屆年輕人最大的消費特征,商品的使用價值和情感價值逐漸分離。他們注重文化屬性和情感價值,追逐好看、好用、好玩的產品。
名創優品位于美國波士頓的全球第5000家門店開業
自此,名創優品不斷付諸行動。當優衣庫位于日本大阪市心齋橋的旗艦店、韓國首爾明洞的全球旗艦店,接連關閉。名創優品逆勢全球擴張, 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門店已突破5000家,海外門店近2000家。即使在疫情暴發后的12個月,名創優品依然保持1天1店的節奏,全球新增門店364個。
IP戰略是推動興趣消費的核心
名創優品借力IP聯名構建起Z世代感興趣的內容生態,以興趣為核心打造產品,用IP產品構建差異化與競爭力。目前,名創優品IP戰略已全面覆蓋全球頂流IP、二次元IP等六大板塊,與全球超80個知名IP達成深度合作,包括中國航天、故宮、迪士尼、漫威、NBA等。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IP產品銷售額,較2020年同比增長79%。
名創優品“草莓熊抱”系列產品
“雙11”前夕,名創優品再度聯名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新產品。名創優品借助社交媒體的運營,以私域作為話題起源地,利用與年輕消費者高互動的微信紅包封面、短視頻撬動話題熱度,這個系列在預售期就孵化出了超過100個主題IP社群,日均互動量達到6000多條。在小紅書,相關話題瀏覽量超過700萬。名創優品上線草莓熊系列,有四款產品在預售期內被一搶而空。這種精準鎖定用戶興趣的能力,也是迪士尼與名創優品長期合作的原因之一。
名創優品賣火草莓熊,還有更深層次的邏輯所在。為了滿足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年輕人的興趣,滿足全球5000家門店貼近地域特色的偏好商品消費需求,名創優品需要:每7天上新100件SKU(單品),全都是興趣追蹤的產物;由數十個不同風格的團隊對提交的產品設計進行篩選;向全球900+主要在中國的供應商下單;針對特定市場定制的產品精準分發到近百個國家的門店;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對店內設施進行持續優化...這些閃光點,其實都可以歸結為“以用戶價值為歸依”的經營理念。
興趣消費的兩大抓手
興趣消費的時代來了。除了物質的極大豐富這個前提,還必須解決兩大矛盾:一是洞察需求;二是強大的供應鏈能力。美國和日本錯失興趣消費的機會正在于此。
深耕年輕消費者和中國供應鏈,是名創優品引領興趣消費的兩大抓手。借助互聯網強大的數據能力,名創優品實現低成本快速捕捉用戶興趣;依托中國制造的靈活反應能力以及成熟的全球物流體系,名創優品實現了快速的“興趣造物”。從捕捉興趣,到最終推出產品,名創優品平均只需要21天。
以香薰品類為例,通過對年輕人的興趣趨勢洞察,名創優品發現家居香氛市場和國潮搜索熱度快速增長,兩度攜手故宮宮廷文化推出香薰1.0和2.0系列,上市后迅速掀起一股“東方香薰”的新潮流。基于香薰系列的持續火爆,名創優品也將深耕香薰品類做新的開發,研發更適合中國年輕人的新中式香薰。
聚焦興趣的核心是鏈接用戶,投其所好。從讀懂興趣到與消費者共創興趣產品,名創優品打出三套組合拳:一是聯合國內外頭部IP&設計資源,開發新產品;二是發力興趣品類,根據興趣圈層發力潮玩、考古盲盒、香薰、潮襪、文創等品類,迎合用戶興趣消費偏好;三是通過用戶大數據、1500萬私域用戶調研的方式,與用戶共創,形成一套反向C2M和DTC模式,精細化運營柔性供應鏈打造核心競爭力。
名創優品的實踐和葉國富的洞察提供了一個思路:興趣消費。興趣把中國制造和供應鏈的優勢用到了極致,它預示著興趣消費時代已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中國品牌能走得遠而且好,一定是最能發揮中國優勢的模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