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9年,超6000家店,路邊攤起家的企業也要上市了
19歲的楊國福,決定擁抱資本了。只是,逆勢擴張的故事別人沒講好,他能嗎?
向萬店規模邁進
新年伊始,鄉村基、老鄉雞、和府撈面等多家連鎖餐飲企業紛紛傳出IPO消息,就連此前對外宣稱“不差錢”的麻辣燙頂流“楊國�!币苍谄渲小�
證監會國際部近日披露,楊國福麻辣燙的主體公司——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向證監會提交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的申請材料。這意味著,一旦獲得受理,楊國福麻辣燙就可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有望成為“麻辣燙第一股”。
消息一出,引發業內外熱議,一方面,對很多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想到發源于路邊攤、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并不怎么高端的麻辣燙居然也能做上市;另一方面,楊國福成立19年來,從未有過融資行為,即便碰上了投資建廠、在上海買辦公大樓等耗資巨大的投入,也未借助過資本市場的力量。一向“不差錢”,突然宣布“擁抱”資本市場的消息,難免引人猜測。
公開資料顯示,楊國福麻辣燙第一家門店于2003年誕生在哈爾濱的賓縣,彼時還叫“楊記麻辣燙”。為適應東北人不吃辣的飲食習慣,楊國福摒棄了傳統川味麻辣燙的紅油湯底,選擇用骨湯熬制,并在湯中加入了奶和糖,降低辣度,提升鮮度。正是這一改良,讓楊國福麻辣燙一炮而紅,一步步從東北走向全國、甚至全球。截至2021年底,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已有6000多家,遍布全國31個省市,且覆蓋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加拿大等五個海外國家。
楊國福的快速擴張,緣自于加盟模式的放開。2007年品牌名稱注冊成功之后,楊國福便利用加盟模式迅速在全國跑馬圈地,目標也遠不止目前的6000家,而是計劃到2025年,國內外門店數量總和達一萬家,集團整體營收達一百億元。
關于加盟費用,楊國福招商加盟官方公眾號的最新信息顯示,加盟費有四個檔次,其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每年27900元,港澳臺地區每年39999元,其他地級市及直轄市為每年23900元,鄉鎮縣級市為19900元;另外,在此費用基礎之上,還要向每位加盟商收取1-3萬元不等的品牌保證金。如此算來,總加盟費用并不低,最高的港澳臺地區第一年需要近7萬元,國內一線城市也需要近5萬元。
雖然加盟費用不低,加盟的門店也不少,但在楊國福的營收結構中,加盟費收入只占小部分。公司創始人楊國福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公司2019年總營收13億元,其中加盟費用的占比只有兩成,收入大頭由商貿板塊貢獻。所謂商貿,即楊國福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廚房設備及餐廳家具等等。
與張亮麻辣燙只負責品牌管理、原料需外采而非自產的模式不同,楊國福有相對完整的供應鏈體系。2018年自建的工廠和研發中心投入使用,專門用于生產門店所需的麻辣燙底料、調味料等原料。供應鏈上的優勢,提升了公司的利潤空間,也為規模擴張奠定了基礎。有觀點認為,與此次扎堆IPO的鄉村基、七欣天等連鎖餐飲企業一樣,提速開店將是楊國福上市融資后的重點計劃,“如果基礎設施搭建好,一旦有資本介入,就可以快速擴張,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逆勢擴張的“勇者”
不過,上市雖短期內可以為餐飲企業快速造血,解決擴張需要的資金難題,但長遠來看,并非企業經營的“解藥”,這一點已經從多家上市餐飲企業身上得到驗證。上市之后,怎么講好故事,怎么應對更嚴格的監管,都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目前,A股和港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并不多,就楊國福此次要沖擊的港股市場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作為一種類火鍋快餐小吃,這兩家企業上市后的業績情況以及二級市場的表現,對楊國福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遺憾的是,這兩家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陷入了翻臺率、營收持續下滑,股價跌跌不休的困境之中。拿海底撈來說,目前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與剛上市時的風光相比較,可謂冰火兩重天。昨日收盤,海底撈的股價為17.8港元,市值992.2億港元,相比于2021年2月的峰值85.7港元,股價跌幅近80%,市值蒸發超四分之三。
面對嚴峻的經營困境,海底撈于2021年年底啟動關店策略,一口氣關掉300家經營不佳的門店。本想趁著疫情“抄底”、逆勢擴張,誰曾想疫情常態化后,業績不但沒有恢復,還在持續下滑,“苦果只能由我們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而呷哺呷哺迫于虧損壓力,也于2021年關閉了200家門店。
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不可小覷,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2020年全國餐飲收入增速、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速分別相較上年同期下降26%和21.1%。如今雖整體態勢得到控制,但疫情的反復,依然帶來很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任何一個快速擴張的餐飲企業都可能面臨業績增長速度與開店速度不對等的問題。走加盟模式的楊國福,雖然主要收入來自于“收割”加盟商,但任何一個加盟門店的營收情況,最終都會影響到整體盤。
另外,作為類火鍋快餐小吃,麻辣燙的普適性更強,門檻更低,楊國福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更多,除了張亮、覓姐等連鎖品牌,還有無數遍布在大街小巷不知名的品牌和小店。對此,除了加速跑馬圈地,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楊國福也在嘗試向零售業務延伸,面向C端推出自營的火鍋底料和自熱產品,試圖拓寬營收結構。在楊國福的百億目標中,餐飲板塊只占35億,調味品零售板塊則要實現65億元營收。
楊國福的天貓官方旗艦店自2021年1月上線至今,剛好一年時間,目前粉絲數量22.7萬,店內SKU不足20個,除了一款火鍋底料月銷有2萬+,一款自熱食品月銷有3000+,其他產品的月銷量都在300以下。目前的復合調味料和自熱食品賽道,已是一片紅海,楊國福作為新入局者,短期內恐難有大的業績貢獻。
另外,要上市就意味著企業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和更大的獲利壓力。開放的加盟模式,在助力企業快速擴張的同時,也給內部管理和食品安全保障帶來了隱患,楊國福曾多次因食品安全相關問題上熱搜,被監管機構點名。而上市則意味著接受更多的、來自方方面面的監督,付出的管理成本也將更大,稍有差池就會影響到公司的業績和股價,這對楊國福來說,會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楊國福此次選擇在港股上市,估計一方面考慮到港股的進程相對較快,另一方面,港股對企業運營和盈利能力的審核,相對A股而言,沒那么嚴格,此前又有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成功案例。一旦申請獲得受理,楊國福最快將于2月遞交招股書。
如果順利,楊國�;蛘娴哪苣孟隆奥槔睜C第一股”,可“逆勢擴張”的故事,海底撈沒講好,楊國福,真的可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