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鮮活面包」獲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36氪獲悉,中華面包專營店「福氣鮮活面包」已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旦恩資本獨家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品牌建設搭建與供應鏈優化。
民以食為天,碳水化合物是勞動者一天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喚醒不同國家消費者的早餐卻不盡相同,在歐美國家,這份能量主要來自面包、意面、糕點等;而在中國的早餐鋪上,通常以包子、油條和粥品為主。
按照弘澤研究在2019年的數據,意大利人均年消費烘焙產品72kg,僅次于德國,英國的工廠面包市占率高達80%,其中切片吐司占據了65%。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我國大陸地區年消費烘焙產品僅7.2kg,原因在于面包這一西式料理在19世紀中期之后才開始進入中國,屬于餐飲文化中的舶來品。
但同樣,由于并未完全成為最主要的主食,面包也在中國市場上有較大增長空間。據Euromonitor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約7.4kg,德國的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是中國9.3倍。消費人群的變動也促進了這一趨勢,2019上半年,中國烘焙消費者中80后占比最高,達42.5%。
橘生淮北則為枳,在中國市場的面包也應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基于此,「福氣鮮活面包」成立于2021年12月,特色是口味以咸口為主,再加上極富中國色彩和年輕消費者的偏好性的元素,打造的新中式面包連鎖品牌。
例如,「福氣鮮活面包」原創的咔咔福氣卷(肉松麻薯蛋卷),就是在現烘蛋卷中加入包裹辣口肉松和海苔碎的麻薯團,產品兼具酥脆軟糯和甜辣微咸,再如獨創的手撕生椰拿鐵吐司,就是以可頌面包的起酥方式與吐司融合,加入生椰拿鐵元素,產品外形黃棕相間,具有咖啡香和椰奶香雙重風味。
「福氣鮮活面包」咔咔福氣卷(左)、手撕生椰拿鐵吐司(右)
其他主要特色產品還有小龍蝦軟法、螺螄粉法棍、青團肉松吐司和紫芋咸蛋小鼓等,涵蓋幾乎所有的烘焙細分品類。
此外,為了讓面包的口味更加松軟、口味更好,「福氣鮮活面包」還對基礎的面包制作環節做了微創新,即采用自培鮮活酵母發面,這種酵母由來自吐魯番葡萄自然發酵一周形成,制作出的面包可以自帶果香。
在供應鏈上,「福氣鮮活面包」也選擇了前店后廚的方式用于面團的制作,餡料由中央工廠代工。李堯告訴36氪,傳統面包店通常是先在中央工廠加工好冷凍面團,再將面團由冷鏈送至店內,由店內的后廚房負責之后餡料加工和烘烤環節。相比之下,「福氣鮮活面包」的供應鏈也為使用自培鮮活酵母創造了有利條件。
持續創新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福氣鮮活面包」還將在未來的每個月度上線新品,李堯向36氪表示,下個月度的新品將融入爆漿絲襪奶茶等元素,同時上線一系列具有中式風味特色的起酥類產品。未來更多還會繼續嘗試將更多新的食物元素與面包融合。
為打響「福氣鮮活面包」品牌,「福氣鮮活面包」正以其自有方式向消費者傳遞國潮文化。「福氣鮮活面包」門店酷似80年代國營工廠,李堯告訴36氪,國潮是具有現代中國內核的東西,改革開放初期的狀態能讓更多的人對“純真年代”產生共鳴感。定價方面,「福氣鮮活面包」采用高品低價的定價策略,價格帶位于同品類中下游,產品價格普遍在9-20元之間。
「福氣鮮活面包」門店
烘焙行業的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按照歐睿數據,2014-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8.6%,2021年我國烘焙食品零售額達2462億元,預計未來5年仍將保持這一增速,市場規模在2026年達到3700億元。李堯告訴36氪,在烘焙市場中,面包店的承載力比點心店更高,因為面包店的產品組合兼具了主食和休閑食品兩個消費場景,而點心難以被作為主食來食用,因此面包店是更具長期主義的生意。
目前,「福氣鮮活面包」已經在深圳南山開設了兩家店鋪,第一家店鋪在開業首月內就獲得了超百萬元的營業收入。李堯告訴36氪,「福氣鮮活面包」今年計劃在深圳和廣州開設共10家店鋪,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逐步將品牌連鎖化。
團隊方面,創始人&CEO李堯2012年畢業于法國藍帶廚藝學院,有10年烘焙行業經歷,曾任職于巴黎米其林三星餅房,創辦電商蛋糕品牌申時一茶,積累了產品市場化與品牌運作的經驗。
投資方觀點:
旦恩資本合伙人牛禹表示,隨著我國人均GDP不斷提升,人們對飲食的需求逐漸從“吃得飽”變成“吃得好”,體現為人們對優質蛋白和優質碳水的需求量和占攝食比重不斷提升;
同時,連鎖化是中國餐飲行業的大趨勢,福氣鮮活面包是同時具備上述兩個屬性的企業。
此外,烘焙行業從業者存在年齡斷層,40歲以下從業者較少。李堯及團隊不僅對產品和品牌的認知引領行業發展,更能通過全方位的交付與產品迭代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