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bug營銷,瑞幸咖啡是一把好手?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劉芳
把營銷玩的風生水起的品牌,瑞幸絕對是第一梯隊選手。
前幾天瑞幸牽手椰樹上線了新品椰云拿鐵。包裝風格延續了經典的“椰樹體”,讓人看了很辣眼也很上頭,但是效果卻出奇的好。
論品牌聯名營銷,瑞幸當仁不讓,椰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也是玩的一手好牌。
而近期,瑞幸又出“新招”。4月14日上午,根據多位網友反饋,餓了么瑞幸咖啡出現超低價格,6塊錢即可喝到原價64元的兩杯咖啡。
對此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道歉信回應:由于餓了么后臺價格配置問題,導致瑞幸椰云套餐價格短時內出現錯誤,門店受到大量異常訂單擠壓。為正常運營,我們現已緊急取消了餓了么平臺異常訂單,餓了么門店暫時閉店,我們將考慮做用戶補償并另行通知。給您帶來不便,深感抱歉!
隨后,在下午,瑞幸咖啡針對上午出現的BUG再做回應。瑞幸咖啡表示,經核查,餓了么平臺上的瑞幸咖啡后臺價格出現配置問題,是由于瑞幸咖啡內部運營人員配置失誤導致。瑞幸咖啡正在處理后續問題。
01
是真錯誤?還是有意為之?
筆者把這個信息發到自有的私域流量成長社群后,群友紛紛討論熱烈,但是很多朋友仍然站在這是一次瑞幸價格失誤的角度,想著去搶一把便宜。
作為筆者來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瑞幸向來是把營銷玩的風生水起的一把好手,怎么可能會在這么大的平臺出現這么大的失誤?
所以筆者認為這是一次瑞幸有意為之的bug營銷事件。
什么叫做bug營銷?bug營銷其實算是增長營銷的一種方式,屬于劍走偏鋒。
雖然并沒有很多明確的定義什么叫做bug營銷,但是bug營銷和事件營銷的底層邏輯其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在短期內將話題傳播引到峰值,比如故意將產品營造出漏洞,讓用戶感覺占便宜或者不可思議,從而形成曝光、傳播、裂變、關注、轉化。所以bug營銷其實也叫漏洞營銷,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種病毒式的傳播效應。
在bug營銷上有哪些事件?
2019年3月28日晚混沌大學突然爆炸式的推送消息。
然后有人說,這是技術操作失誤,應該殺程序員祭天;有人說,這是常見的bug營銷,套路,博眼球,創造傳播話題。
對于第1種情況,可能導致的結果也許會引來用戶卸載APP。對于第2種情況就可能會引發自我的SNS賬戶討論,話題傳播。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舍棄的,不是自己人;傳播的,真愛一家人。
而針對這個事情不到半個小時,混沌就給予用戶500研值賠償。你看看這不是bug營銷是什么?
類似的經典案例,還有2019年3月19日肯德基35元瘋狂搶全家桶。
2019年1月20日拼多多被薅羊毛200億事件。
2017年3月19日摩拜被曝支付漏洞,充一元送100元。
2015年5月18日,南航所有微信用戶連續收到三條消息,明明沒有坐飛機,卻收到航班登機口變更信息,南航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系微信服務號出現系統故障,隨后恢復正常服務。
2013年6月21日百度云支付系統疑似出現重大的bug,所有付費套餐價格變成原來的1/1000一毛錢可以買一年會員,100GB最高等級套餐只要5毛錢。
還有很多的bug營銷事件數不勝數。有些是真金白銀的給,有些就是讓你在里面找漏洞,比如故意把廣告里面的字打錯,錯得還特別明顯,引起用戶的討論,用戶瘋狂的討論就引發了對這個品牌的好奇與關注。
02
瑞幸的營銷到底利好哪幾方?
瑞幸的這一次bug影響,很明顯是利好三方:瑞幸,剛牽手聯姻的椰樹椰汁,餓了么,全部都是瑞幸大肆官宣過合作關系的品牌。大量的用戶進餓了么去搶瑞幸與椰樹推出的新品椰云,三個品牌都獲得了流量,獲得了關注,獲得了傳播,獲得了轉化。
bug營銷通過埋下槽點,控制槽點的方向,借助段子手網民吐槽來保持話題的熱度,收割用戶,實現轉化。
帶來什么:
1、短期內用戶量增加;
2、引發社交媒體討論;
3、大量老用戶被召回;
4、其他相關聯的品牌都帶來了傳播、流量以及轉化。
瑞幸的這次bug營銷預算,完全收放自如,只要在平臺上配置好對應的量賣完就下架關店,一定不會超過他的營銷費用預算。
不信你看這會兒不就關店搶不到了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