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線上業務停擺?
5月26日名創優品集團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財年第三財季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名創優品集團總營收達23.4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營收18.2億元人民幣,海外營收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4%。
其他財務指標顯示,其凈利潤按非國際會計準則(Non-IFRS)調整后凈利潤1.1億元,凈利潤超市場預期36.7%,凈利潤率4.7%;毛利率提升至30.2%,較去年同期提升2.1%。
在門店數量上,截至2022財年第三季度,名創優品全球門店數量為5113家。其中,中國門店數量3197家,海外店鋪數量1916家。
在潮玩方面,財報顯示,TOP TOY季度收入達1.1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截至本季度末,名創優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門店數累計達92家,其中夢工廠店11家,集合店81家。
不過受疫情影響,財報中也提到了名創優品集團的海內外業務都受到了沖擊。3月份,名創優品在國內暫時關閉的門店數量超過300家,TOP TOY約關店11家。3月份名創優品因疫情造成的商品交易總額損失約3億元。在在海外市場,截至2022年3月31日,有74家門店或海外門店總數的4%尚未恢復運營。
但需要強調的是,壹覽商業此前報道過,名創優品的模式以加盟為主,直營門店很少。根據名創的加盟模式,每新開一家門店,將進賬包括加盟費、保證金共83萬,另外收取超過60%的營業收入。因此在疫情這樣重擊下,名創優品關店背后,加盟商們實則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名創優品一直想通過線上模式彌補疫情對線下門店造成的影響。2020年是名創優品發力線上電商的轉折點,首先是做小程序,據悉名創優品小程序積累了近3300萬的會員數據。其次是在2021年6月25日成立了跨境電商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以布局跨境電商業務。
那么名創優品的線上業務進展如何?
從名創優品發布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報告中可以看到,名創優品本季度來自線上渠道(電商+O2O)的營收貢獻首次超過10%,其中電商業務貢獻1.7億收入,收入貢獻為7.7%;O2O業務貢獻近7000萬收入,占比3.1%。
2021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名創優品國內電商收入2億元,電商及O2O業務合計貢獻集團總收入的12%。
在名創優品2021年年終財務報告中強調開始發展線上銷售渠道。除了自建小程序外,名創優品還入駐了,包括京東、餓了么、拼多多和美團在內的多個平臺。但當名創優品發布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時發現,其線上渠道(電商+O2O)的營收貢獻僅占10%,線上營收占比不升反降。
綜上,名創優品連續三個季度在線上業務的表現平平無奇,以至于到了2022財年第二季度,以及剛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名創優品都未公布線上業務的相關數據。
名創優品的電商業務為什么發展不起來?壹覽商業認為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不重視。名創優品本就不具備做電商的基因,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此前對電商并不感冒,甚至在2016年時直言“未來3-5年電商會死掉一大片。”后來名創優品做線上,也是被疫情催生的產物,但是從發展來看,名創對這個新業務并沒有投入太多。其二,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與直營電商沖突。
線上業務沒能發展起來,名創優品一直都引以為傲的海外業務也遭到疫情沖擊尚未恢復運營。因此,名創優品從Z世代開始突圍,比如開始做潮玩品牌TOP TOY和美妝品牌WOW COLOUR,還在去年底推出草莓熊IP,并與迪士尼旗下的多個IP進行合作。
近日,名創優品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計劃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美銀證券、海通國際和瑞銀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2020年10月名創優品在美股上市,在敲鐘上市當天,名創優品的市值一度接近70億美元。然而自2021年2月份開始名創優品股價便呈現“跌跌不休”的態勢,截至發稿名創優品市值縮水至17.25億元。接下來能否順利在港股上市,壹覽商業也將持續關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