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檔”不能用了?可已經開出400多家了
兩品牌被告
背后是“大牌檔”已風靡區域
“大牌檔”告了“大牌檔”,餐飲圈又一個商標侵權案火了。
近段時間,南京大牌檔告了安徽合肥的兩家餐廳——巢州大牌檔和合淝大牌檔。
起訴書稱:南京大牌檔已在多個類別注冊“大牌檔”、“大牌檔”、“南京大牌檔”、“南京大牌檔”等商標;這兩家餐廳用類似標識宣傳推廣,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兩家被告極力抗爭,論證自家招牌的合理性以及南京大牌檔指控的不合理處。
目前,巢州大牌檔已改名巢州府酒樓,合淝大牌檔還保留名字,案子今年7月開庭,過段時間才能知道判決結果。
這起餐飲行業簡單的訴訟,背后卻有一個重要的行業現象:那就是各地所謂的“大牌檔”已蔚然成風,據統計,工商部門登記在冊、含“大牌檔”字樣的餐飲企業有400余家。這些各式各樣的“大牌檔”分布在全國各地,已經成為區域餐飲的特色創新了。
探店“河南大牌檔”
更像高配版美食街
這些分布在全國各區域的“大牌檔”過得怎么樣?內參君近期特地探訪了河南鄭州的“河南大牌檔”。
“河南大牌檔”位于鄭州市英協路上,門店面積接近1500㎡,上下兩層。
一層是回字結構,外圍一圈小吃檔口,明廚亮灶,集結了幾乎河南各地的小吃,比如老湯鹵味、爽口涼菜、涼皮肉夾饃、胡辣湯和粥、羊肉湯,中間是清一色的4人卡座。
二層是5個包廂,分別以區域文化符合作為名稱,如“宋都”、“商都”、“魏都”等,歷史上這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內。
門店的檔口充滿美食街氣質。各種小吃、主食、菜品加一起近百個單品,顧客可在各個檔口可直接下單把東西提到位置上,也可用二維碼點單讓服務員送餐。
點餐完畢后上菜速度很快,5分鐘左右即可上齊,就餐時間在30分鐘左右,基本上1個小時可以翻臺一次。
同時,門店也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無論是門口高掛的大紅燈籠、還是號稱“一招吃遍河南”的牌匾,抑或是四墻的裝飾畫,都非常有河南的風格。
售賣河南特色餐飲外,河南大牌檔還售賣特色農產品如西瓜醬、芥菜絲,文創產品如門店自制門神造型冰激淋。
就餐過程中,還能遇到特色表演,比如身著古裝戲服的演員現場演唱豫劇。
部分圖片來源:小紅書
“大牌檔”就像是當地美食一條街的集成店,既具有當地美食街的特征——店大,門店充滿了當地特色美食,SKU豐富,又具有外地特色菜餐飲店的特征——門店裝修設計凸顯地方文化,以示差異化。門店人均一般在50元至80元區間內,相當于當地中檔餐飲消費水平。
長安大牌檔同樣也體現出當地特色美食加地方特色文化的門店特點,不過是換成陜西菜和唐風。因為西安的長安大牌檔門店較多,所以長安文化還多了一系列“展示位”——門店名稱,比如長安大牌檔之鳳舞朝陽,長安大牌檔之上元燈會,長安大牌檔之夜夜未央。
部分圖片來源:小紅書
走進區域美食集合店的3類顧客
搜集資料過程中,內參君注意到:這些本地餐飲集成店雖然店少,但“壽命長”,生意好。長安大牌檔最早的店開了8年,河南大牌檔開了6年。內參君探店河南大牌檔時,發現早上6:00門口就有等位的人了。
通過調查,內參君發現區域美食集合店的顧客主要有3類:
1、體驗新事物的人
區域美食集合店門店設計、布局吸睛,菜品豐富多樣、價格實惠。這樣一家別具一格的店,對重視體驗性消費、樂于嘗新的群體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內參君就餐過程中,還聽到附近的食客互相贊嘆:今天選這家店選得很成功啊!
2、打卡當地美食的人
這部分群體主要是外來游客,他們來區域美食集合店主要是想高效打卡當地的特色美食。他們可能是自己做攻略選擇了區域美食集合店,也可能是受當地人邀約,來到區域美食集合店赴會。
3、小聚一下的人
區域美食集合店可小吃可快餐,形式靈活,環境優美,三五好友周末小聚選不下地方吃東西時,區域美食集合店就是破解糾結癥的利器。
小聚的顧客占了門店的半壁江山。內參君在河南大牌檔就餐時,發現店內大約一半的顧客在拍拍拍,一半的顧客在聊聊聊。攝像派的以年輕群體為主,對談派的多像幾口之家,中年群體帶著長輩或晚輩。
本地消費者是區域美食集合店的重要顧客,為門店創造了穩定持續的復購。
大牌檔業態
離光明的未來還有3個問題要解決
雖然當下區域美食集合店客流穩定,在當地享有不錯的口碑,但隨著餐飲市場連鎖化程度提高、餐飲品牌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步入新階段,區域美食集合店的短板會暴露得更明顯,阻礙區域美食集合店的發展。
首先,區域美食集合店豐富的SKU一方面以“菜品全”招攬顧客,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門店生產效率。保留消費頻次低的單品,給門店系統帶來大量的冗余信息,這些餐品還將提高食材損壞概率,提升門店食安風險及經濟損失。
SKU繁雜也會限制生產標準化見著,不利于門店發展供應鏈。目前,區域美食集合店產品中,大部分小吃產品可以預制,帶到門店即賣即食售。但如果遇到突發狀況引起需求變動,龐雜的SKU會給門店來帶許多麻煩。
生產標準化受限,產品品控、食安問題也將接踵而來。如果不能保證食物的特色風味穩定呈現,門店的競爭力勢必大打折扣。
其二,門店服務效率有限。區域美食集合店門店面積大,但不一定有合理的動線設計。動線不合理之處給門店服務人員工作增加困難,同時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延長顧客消費體驗時長,不利于翻臺率的提升。
部分區域美食集合門店僅僅是將各路餐飲檔口匯總,統一收銀,遇到客流量峰值,這種“外合內散”的結構將會暴露更多痛點。
其三,隨著餐飲品牌門店升級,區域美食集合店保留多年的“低配文和友”場景設計終將落伍。文藝演出部分如果不能穩定安排,保持協調,偌大的門店失去場景價值后,區域美食集合店極有可能重返美食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