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隱退”,李佳琦“停播”,直播江湖風云突變
自6月3日之后,李佳琦已多日未出現在直播間。當天,他也曾遭遇突發事故,導致直播突然中斷,對此李佳琦團隊給出的解釋是“后臺出現技術故障”。
緊接著,坐擁千萬粉絲的羅永浩,宣布正式退出“交個朋友”管理層,但仍會以主播身份偶爾參與直播。羅永浩稱,他將從交個朋友的“首席好物推薦官”變為“首席品牌監督官”,將持續關注選品質量和消費者反饋。同時,羅永浩也表示,將更多投入精力在AR領域創業。
淘寶、抖音中的兩大頭部主播紛紛“隱退”,一時間,眾說紛紜。
直到6月6日,浙江消保委發通告稱,“在淘寶平臺的李佳琦直播間發現1批次商品標簽不規范問題。”李佳琦的運營方美腕表示,立即停售相關商品,對庫存商品進行整改。
兩大現象級大V低調的“偶然性”,也難免讓人與直播行業本周執行的新規存在“必然性”。
01
直播新規:再見了,“榜一大哥”!
回顧2016年,直播行業正“百花齊放”。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一波主播迅速崛起。只是當時,各大平臺為搶奪用戶,暫時放縱了主播打擦邊球、低俗、炒作等行徑。后來由于屢次被官方點名,快手封殺了牌牌琦、仙洋等主播;抖音封殺郭老師、風小逸等主播。
如今,短視頻平臺已度過野蠻發展階段,需要監管亂象。而此次新規,正是一劑強心劑。
新規的第一個方面就是禁止人為制造假數據,從技術上徹底切斷“掛鐵”的行為。在新規實行后,一些“超人氣”網紅主播們的直播間,其中真實人氣也都將“原形畢露”。
比如,抖音號“奇奇悅悅”的主播田靜,其每個視頻都能獲得較高點贊量,帶貨數據也十分可觀。近日,杜粉爆料田靜存在數據造假行為。杜粉表示,田家用的是一款數據軟件,發布打榜任務后,0.8元/贊。倘若主播一天發布多個這樣的任務,點贊量即可輕易破萬。
無論是有人眼紅,還是真實存在造假。新規的執行,必然會把一些真實數據較差的主播淘汰。而該灰色產業,也會受到沖擊。
此外,直播平臺還是軟色情的“重災區”。大量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借著才藝外殼,展示極具暗示性的動作、言語,以擦邊球引起“大哥”刷榜、PK。
所以,新規第二個方面就是取消直播間的榜一榜二,關閉直播平臺小時榜等入口,間接限制高額打賞。早前在快手,一直有“甩人”習俗。各大主播會砸重金擠進其他主播的直播間排行榜前列,借著用戶的“從眾心理”、湊熱鬧的習慣,實現“引流”。
一位MCN機構從業人員對鯨商表示,“不少年入百萬的秀場主播都靠榜一大哥。現在沒有了排行榜,秀場的氛圍就消失了。”一些想憑此身份快速吸粉或出圈的主播,也將無法繼續。不過,這并不會對用戶正常打賞以及買貨有影響。
最后,新規嚴格限制主播PK次數。PK也是短視頻平臺內,最容易滋生事端的玩法。尤其在短視頻平臺,充斥著大量主播們“表演”、“叫罵”、“挑事”的PK場面。一些大主播為了制造熱度,還會對其他主播進行“約戰”,以刺激粉絲高額打賞。
不良之風存在久矣,抖音、快手等平臺也積極響應號召,試圖去除平臺內的炒作、低俗現象。
抖音官方發布公告稱,抖音直播禁止0-18歲的未成年人參與直播充值打賞消費,并嚴厲打擊違規誘導未成年人用戶使用打賞服務。“快手黑板報”公眾號亦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公告。
02
直播機構關門or轉型
其實,新規出臺前,我們就能從商家、MCN機構、電商平臺等方面,窺得直播行業已有“收斂”的趨向。尤其是杭州這座“電商直播重地”。
早在2016年,杭州四季青以全年近6000億成交額,刷新外界對杭州的認知。2019年—2021年間,更有無數電商人奔向杭州,其中不乏大主播、名人MCN機構,如羅永浩及其“交個朋友”直播間團隊,胡海泉的MCN機構聚匠星辰。
然而,就在去年,薇婭、雪梨兩大頭部主播被封殺后,較為頭部的主播只剩下李佳琦、羅永浩等人。現在,李佳琦暫停直播,羅永浩隱退,讓更多直播電商人內心一顫。
一位主營服飾的商家向鯨商表示,“以往開播一個季度能賣幾十萬,現在消費力下降,開播投流、運營,反而會虧錢。尤其是我們這行都需要刷單,沒人氣也不好賣,索性少播了。”
與此同時,網上已有很多關于杭州直播電商公司倒閉的消息。無論是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帶貨直播,這些主播背后的MCN機構已無力變現。某杭州MCN機構負責人張濤(化名)對鯨商說,“不僅我們一家搬走了,看到薇婭、雪梨垮臺后,我們濱江這邊好多直播公司都搬走了。”
接連的整頓,大量直播公司的倒閉、轉型,剩下的商家和MCN機構不得不開始思考新方向。
張濤曾嘗試過公司轉型。起初,他們會“廣撒網”,多簽主播。優秀主播會著重培養,有單獨的編導。后來由于公司沒有太多經費,都是一個編導跟兩三個主播。如果新主播如果2—4個月內表現不好,就會終止合作。
并且,由于入局略晚,張濤并沒有吃到紅利。馬太效應下,中小主播、商家向上攀爬的出口越來越小。很多MCN機構都倒在了高額成本里。
而就以上商家、MCN機構現狀而言,平臺短期內的直播GMV受到沖擊,但從直播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淘寶、抖音等平臺其實已“苦頭部主播久矣”。平臺及時調整,能讓中小商家不再“出淘”,多分一杯羹,對平臺、商家,是雙贏的事。
今年4月,淘寶發布通知稱,為了更好的促進淘寶直播機構行業的良性發展,淘寶擬調整更新《MCN機構管理規范》。
淘寶直播選擇扶持商家自播和中小主播,讓直播的意義回歸本位,提高商家和消費者的交易效率,調整直播生態,建立健康科學的主播生態結構,將流量拿捏在自己手中。
同時,淘寶響應國家政策,加強對平臺MCN、主播的管理,提升機構和主播的素質,進而改善整體直播環境,提高平臺直播質量和水平。
總之,直播電商的熱度正在退去,歸于常態。層層新規整頓后,鯨商認為,直播電商也會有更細分化的發展,更完善的服務體系。畢竟,直播電商野蠻生長之后,流量紅利不再,唯有回歸產品和服務本質,才是正道。
03
平臺調整策略,“重構”直播
目前,直播電商行業不斷洗牌,已進入“下半場”。品牌自播、店鋪自播,達人短視頻(內容)分銷/種草的策略分水嶺,愈加明顯。
像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孵化品牌的同時,順應直播電商規范調整;品牌方和主播,也應避免虛假宣傳、品質不符等問題。
鯨商已在《快手PK抖音,“大決戰”在新消費品牌見分曉》中探討過抖品牌、快品牌的發展。深入供應鏈、產品側的挖掘已是大勢所趨。
在618之際,傳統電商與短視頻各顯其能,幫助商家之余,也會加速行業洗牌。
阿里發布的《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招商規則》,今年618天貓將首次上線直播間專享權益,可以與跨店滿減疊加。對于商家而言,平臺方將提供站外投放補貼,以流量反哺店播商家。
快手今年616大促推出了包含寵粉日、排位賽、挑戰賽等多項核心玩法,基于直播間多元化場景,在互動漲粉同時沖擊銷量,完成挑戰賽即可獲得平臺專屬激勵。
抖音則為達人、商家、素人提供流量激勵。通過優質直播間與優質種草內容,主動幫助用戶發現潛在需求,并依托算法邏輯,最終實現人貨匹配。
然而,很多商家,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不僅要面對用戶消費力降低的問題,還要平衡原料供應、工廠生產和物流運輸等不確定性。
一位從事箱包行業的商家向鯨商表示,“現在大廠裁員,經濟不景氣。可能以后直播電商獲取流量的成本會更高,我們沒指望618能多賺錢。更多在考慮怎么精準地挖掘用戶痛點,提升內容質量。不然隨著品類品牌增多,會被淘汰。”
可見更多中小商家,并未把此次618作為沖刺銷量的年中考,反而更多希望維持不虧損的狀態,穩中求進。
另一方面,行業的重構離不開商家和主播這類主體。自從直播帶貨興起,有越來越多非專業人士來“科普”,產品也以次充好。待消費者發現貨不對板時,找平臺,平臺不管;找商家、網紅,他們也不管,只能獨自消化較差的購物體驗。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新消費投訴舉報12.3萬件,同比增長110.2%。其中直播帶貨(10.3萬件)最為突出,占比 83.7%。
針對此類商家、主播,直到今年3月,相關部門才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現在,直播行業的監管有了更細分的趨勢。比如醫療行業,由于抖音、快手等平臺中出現了大量醫生打著醫療科普的幌子,在網絡上賣化妝品、護膚品和非 OTC 藥品。國家馬上發布相關條例,規范醫療行業的商業化發展。
未來,其他行業或許會像醫療行業一樣,有更明確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條例。不過,在直播行業賺快錢的模式,似乎已成為往事。如何長遠、健康的發展,還需要電商平臺、品牌方,各安其分、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