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花2億,買了把“世界最舒服的椅子”
高瓴斥資2億,買下了“世界最舒服的椅子”。
6月2日晚間,曲美家居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Qumei Runto就股權融資事項與高瓴正式簽署戰略投資協議,高瓴以增資的方式向Qumei Runto投資2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為4.76%。Qumei Runto是曲美家居為收購Ekornes AS時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
2018年,曲美家居斥資40億元收購Ekornes AS,曾創下家居行業最大規模的跨國收購記錄。Ekornes AS是一家挪威全球知名家具生產商,產品包括舒適椅和床墊等,擁有“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
公告顯示,Ekornes AS最新估值超60億元。
一場收購,帶來6成營收
Ekornes AS創建于1934年,距今已有88年歷史,是挪威國寶級家具生產商,總部位于挪威Ikornnes,1995年在奧斯陸證券交易所上市,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數千萬用戶,超過4,000個銷售網點,幾乎涵蓋了世界主要家具市場。
公司主要開發、制造的舒適椅和床墊產品,旗下品牌包括Stressless、IMG、Svane等。
其中,Stressless是全球知名高端舒適椅和沙發品牌,號稱擁有“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IMG主推高性價比的挪威躺椅,憑借高顏值和設計感是時尚雜志明星同框的�?停环Q為“挪威寵”。Svane則是布局精品酒店業務的床墊品牌。
Stressless舒適椅,圖源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收購 Ekornes ,曲美于2018 年 2 月 10 日在挪威盧森堡設立了特殊目的公司Qumei Runto,注冊資金為12000 歐元,當時的Ekornes估值在40億左右。2018年,曲美家居正式收購Ekornes AS。
本次收購堪稱一場“雙向奔赴”。
受歐美家居市場規模放緩的影響,Ekornes AS營收增長乏力。2017年至2018,Ekornes營收分別為25.1億元、25.7億元,凈利潤為1.6億元、2.4億元。不過,其業績體量依然領先于曲美家居的巔峰時期(2017年曲美營收21億元、凈利潤2.46億元)。
同時,增長勢頭強勁的亞太地區,成為了Ekornes AS第二增長點。
與此同時,曲美家居同樣陷入營收降速的困境。2018年,地產市場增速放緩,曲美家居營收增速由2017年上半年的29.73%下滑至2018年上半年的10.32%。公司亟待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于是,兩家公司迅速達成合作。Ekornes嫁接曲美家居在中國門店、渠道,提升其在中國的銷量。曲美家居也借助Ekornes在全球家居領域的影響力,開啟了海外布局。
Ekornes AS被曲美家居收購后,為曲美貢獻了近六成營收,讓曲美家居營收規模顯著增長。2018年-2021年曲美家居的營收分別為28.92億元、42.79億元、42.79億元、50.73億元。2021年,Ekornes AS的營業收入約合人民幣30.47億元,占曲美家居總營收的 60%。
曲美也助力Ekornes AS在四年時間里,估值漲了20億。根據高瓴認購股份對應的支付價款計算,Qumei Runto全資子公司Ekornes AS目前估值為60.45億元。此番戰略投資,高瓴有權委派一名董事進入Ekornes AS董事會。
家居史上最大收購案:
一場斥資超40億的“蛇吞象”
不過,曲美和Ekornes結合之初,并非一帆風順。這場家居行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跨國收購,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持久戰,
2018年,曲美家居聯合華泰紫金以40.63億收購挪威家具生產商Ekornes AS,曲美的交易對價約36.77億元,持股90.5%,是Ekornes控股股東。
2021年,曲美進一步收購Ekornes AS剩余 9.5% 股權,最終成為Ekornes AS的100%控股股東。
但這場收購一度讓曲美家居不堪重負。當時的曲美,年營收只有21億元,總資產僅為21.6億元,2018上半年流動資金只有8.3億元,加上曲美上市募集資金尚未使用的2.68億元。要一口氣拿出四十多億收購Ekornes AS,多少有點“蛇吞象”的色彩。
曲美也因此欠下30多億巨額債務。曲美家居的實控人趙氏兄弟趙瑞海、趙瑞賓及股東趙瑞杰“自掏腰包”,質押全部股份拿出15億元,再加上招商銀行18 億元貸款才勉強把錢湊齊。
這也讓曲美在2018年迎來了上市4年來首次虧損。僅2018年半年左右的時間,曲美就為收購資金付出了1.39億元利息。2018年末,曲美家居負債率從之前的不到35%飆升至80%,一直至2020年第三季度才低于70%,而家具行業普遍的負債率為40%。
償還債務刻不能緩。2020年,曲美要償還的短期借款有9.25億,賬面資金已不足以支撐,公司不得不開啟了一系列資本運作。
為了減輕趙氏兄弟15億融資成本,2020年3月曲美家居宣布,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趙瑞海和趙瑞賓,擬向張家港產業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合計493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11%,合計3.34億元。
2020年7月,曲美家居定增募資6.59億元,用于支付收購重組交易部分現金對價。
隨著疫情穩定,國內市場開始復蘇,曲美的困局在2021年逐漸解開。曲美家居2021年年報顯示,Ekornes AS在中國的滲透率直線提高,訂單金額超過1.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截至2021年末,Stressless中國市場門店數超過120家。而曲美家居2021年營收相比于收購Ekornes前,幾乎實現了翻倍增長。
曾20億美元收購床墊
高瓴再次試水“舒適圈”
高瓴在軟體家具早有布局。在投資“挪威椅”之前,高瓴還收購了一家床墊公司——愛夢集團。
而這家床墊公司銷售的不是普通床墊,正是中國消費者心中床墊的“天花板”,美國本土連續8年出貨量第一的舒達-席夢思。
2021年8月,安宏資本宣布,已將愛夢集團的控股權出售給高瓴。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沒有披露。不過,據外媒報道,這筆交易金額大概在20億美元左右。
愛夢集團在中國除了經營前述提到的“天花板級床墊”以外,旗下還擁有另一高端床墊品牌金可兒。根據公開資料,金可兒在中國580多個城市、擁有1700多家專賣店及銷售網點。
雖然名氣不如席夢思響亮,但金可兒也稱得上“資本收割機”。在高瓴之前,它曾經歷過兩任買主。
2014年,中信資本宣布收購金可兒中國的控股權;根據Pitchbook數據,交易價格為2565萬美元,中信資本收購了后者57.14%的股權。
2016年,安宏資本又以1.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金可兒中國;中信資本在短短2年拿到超6倍回報。隨后,安宏將金可爾與旗下舒達-席夢思品牌合并為愛夢集團。
2021年,安宏資本董事總經理李晰安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愛美集團的收入、利潤在5年內翻了10倍,在中高端床墊市場位列第一,市場份額是第二名的2.4倍。
同年,高瓴出手。若按2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計算,愛夢集團給安宏資本帶來了近10倍回報。
當時有意收購愛夢集團的不止高瓴一家。據彭博社報道,黑石、KKR、太盟投資、貝恩資本、Brookfield都有意向競標愛夢集團。
巨頭們為何紛紛看向床墊生意?
這從愛夢集團的自我定位可窺見一二。愛夢集團標榜自己是高端睡眠解決方案提供商,而非一家床墊公司。
這意味著,它瞄準的是睡眠經濟,那是一條隱秘而又龐大的超級賽道。
據《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統計,中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問題,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4000億元,2030年預計突破萬億元。
縱觀整個中國睡眠市場,床墊是當中最容易標準化的一項單品;而當前床墊行業依舊分散,除國際品牌外,并沒有跑出領先的國產品牌,行業尚未形成寡頭。
不少國產床墊品牌都在暗自發力,近期也有兩家公司正在沖刺IPO。
一家是成立于2004年的東莞企業慕思股份,靠一張動輒數千甚至上萬的床墊實現了年收入40多億,背后股東有紅杉中國、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頭部機構和家居集團。
另一家是成立于2014年的小米生態鏈企業趣睡科技,產品主打8H床墊。公司背后資本同樣亮眼,包括雷軍系的順為投資和天津金米、劉強東的京東數科、喜臨門甚至還有籃球明星易建聯等。
不可否認的是,消費者對美好生活體驗需求的日益增長,而“令人舒適而愉悅”的細分市場:床墊、枕頭、助眠香薰、冥想等,也悄然興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