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的債務煩惱:3000億資產打底,杭州項目或出售
地產板塊的負債正在成為復星國際投資者們心頭懸著的一塊石頭,因為地產的負債,復星國際不僅評級被下調,境外債券也屢屢遭遇砸盤。
為了拯救資本市場的信心,數日前,復星國際舉行了一場電話會議,在會議上,復星國際高管為投資者們拆解集團旗下各個板塊的債務情況,強調旗下擁有近3000億資產,持有大量可退出資產以保障流動性,且集團正在提前管理到期的債務,主動改善債務結構。
至于地產板塊,復星國際高管坦言,已經有了詳細的償債計劃,包括出售杭州部分項目,或出售、抵押豫園股份股票進行償債。
緩解流動性,杭州舊項目或被出售
盡管復地早在幾年前就放慢了拿地腳步,但過往遺留下的債務卻在今時今日成為外界質疑復星國際流動性的引子。
2018年是復星國際地產板塊發生天翻地覆的一年。那一年,復地與豫園股份重組方案終于敲定,包含了26個子公司的資產包被注入豫園股份,對價258億,豫園股份以發行價每股9.98元,發行25.9億股的方式支付。
然而,重組中注入的僅為資產,債務仍然留在復地。根據復星國際高管所說,目前,復地在公開市場還有43億存續債券,其中,今年7月及11月均有債券到期,額度分別為30億和8億,另外5億也將在明年11月到期。
在復星國際高管看來,復地的現有負債“總量不大”,想要解決這些債務也不難,有三條路可以走。其一就是將手頭現有的舊項目賣掉,例如杭州的部分項目。
不過,多位杭州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暫時未收到復地出售項目的具體消息。而另一位接近復地的資管人士分析指出,此前復地有大約6年多未曾在杭州拿地,近兩年拿地也都并入了豫園股份中,真正留在復地且可供出售的項目,基本只剩下個別自持的公寓和商辦項目。
該資管人士推測,復地正計劃出售的項目或為杭州復地北城中心。時代財經通過網上房地產信息查詢到,杭州復地北城中心位于杭州莫干山路,建設于2009年,占地16萬方,包含商業、寫字樓和商住公寓業態,是當年杭州政府重點支持項目。2009年首度開盤時,該項目曾推出高層商住公寓,寫字樓部分則由復地自持進行出租。
另外,時代財經還了解到,杭州復地北城中心項目公司為“杭州花園商貿”,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復地集團100%持股。
而除了出售資產之外,復星國際高管表示,2018年重組時獲得的豫園股份股票也能夠為復地的債務兜底。“第二個選擇是把豫園股份的股票賣掉來還債。還有第三個選擇,把豫園股份的股票拿出來抵押進行再融資。”
受地產“拖累”,復星屢遭砸盤
復星國際的債務風波由穆迪一份評級報告引發。
不久前,穆迪宣布將復星國際的評級展望列入觀察名單,其在報告中指出,未來6-12個月,復星國際境內外債務到期規模較大,且截至2022年3月底,復星國際在控股公司層面的現金不足以償付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務,而其經常性收入亦不足以支持利息和運營支出。
翻閱財報可以看到,如穆迪報告中所說,復星國際的確面臨著較大的短債壓力。截至2021年年末,復星國際計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總計2371.19億,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達1052.27億。但同期,復星國際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及定期存款僅有967.8億。
盡管穆迪強調,復星國際能管理好自己的債務到期問題,可以使用抵押債務、銀行借款以及出售資產來償還到期債務,復星國際與銀行關系在近期亦不太可能受到沖擊。
但復星國際旗下復地和豫園股份經營業務涉及房地產成為引子。目前,曾是復星國際支柱之一的地產板塊,狀況不容樂觀。今年一季度,豫園股份的地產業務毛利率與營收雙雙下滑,其中,物業開發與銷售業務實現營收11.98億,較去年同期下滑47.37%;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0.42個百分點至為26.39%,為重組以來最低值。
如此情形下,穆迪稱,由于境內外投資者對房地產行業敞口較大的高收益民企避險情緒上升,復星國際的公開債券市場融資渠道將面臨挑戰,這將顯著提高復星的再融資風險。
投資者隨即用腳投票,復星國際股價連續暴跌,市值瞬間蒸發近 51%。與此同時,復星國際多只境外美元債遭遇砸盤,一只3.6億歐元的債券面值一度下跌45%。
復星國際嘗試通過提前回購今年年內到期的僅存兩筆境外債券來提升市場信心,6月20日,復星國際先是宣布對該兩筆境外債券進行要約回購,總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兩天后,復星國際再發公告,將回購比例提升至全額贖回。
即便如此,其境外債下挫的狀況仍未扭轉。6月28日,復星國際2027年到期、票息5.05%的美元債每1美元面值下跌1.9美分,至61美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